慈策吧 关注:254贴子:5,689
  • 20回复贴,共1

【收集楼】 对慈&策的观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预留


1楼2014-08-09 18:26回复
    此贴搜集人们对慈&策的各种观点.
    请列资料来源.


    2楼2014-08-09 18:48
    回复
      吧友自己对慈&策有什麼看法, 也可发在这里.


      3楼2014-08-09 18:53
      回复
        http://tieba.baidu.com/p/1231804156


        4楼2014-08-09 18:59
        收起回复
          http://lt.cjdby.net/thread-285693-1-1.html
          " 什么是孙策所谓之“纵横之人”呢? 这个“纵横”的意味更多是“合纵连横”(代表反复无常、两面三刀)还是 “纵横天下”(代表有争夺天下的欲望和能力)呢? 我以为两者都有,后者甚至可能更多。因为从孙策 “虽气勇有胆烈,然非纵横之人” 的逻辑关系来看,“气勇有胆烈”者,往往是“纵横之人”,只不过太史慈是个另类而已。下面的解释得更清楚:太史慈是有 “义士情结” 的人,这种人有原则,重信誉,不会做对不起朋友的事。
          这些话当然都是赞扬,
          可是换一个角度看,是不是也是说:尽管太史慈才能卓越,但不是 “搞政治” 的材料? "
          --------------------------
          " 他的处境是有些尴尬的:在 “江东公司” 里,他不是一个“打工者”,而是一个“小股东”(他的“股本”,可以说是自己“融”的,也可以说是孙策在大搞 “兼并收购” 时为了拉拢人心 “赠” 的),而且还不像周瑜那样,与大股东联系紧密、共荣共辱。这样的小股东,通常是要与大股东有些不愉快的。过去孙策掌舵,还可能基于英雄相惜,比较有信心,比较能放手,换了孙权呢?
          孙策之死,太史慈作何反应并无记载,当时的人也未必知晓,但不管他怎么想,人们是有理由对他不放心的:他对孙策的忠诚,与其说是“君臣之道”,不如说是“朋友之信”,这种感情是不大可能“遗传”的,而他的特殊身份更让他游离于“嫡系”之外,现在孙策死了,他会不会认为“龙欲腾翥”的时候到了呢?"


          5楼2014-08-09 19:29
          回复
            w w w .pt t. cc /man/ Chan_Mou / D923/ D945 / M.12 885 01809. A. 271 .htm l
            " 史书并没有写明是单挑,虽然也没有明讲他们是不是围殴,但我很难想像他们敢让自己主公孤身犯险,
            无论如何,太史慈看到对面有十四个还敢主动上前挑战真是见鬼了.... "
            "也许孙策想单挑,但老板拿命出去玩,我不相信旁边的部下敢站在旁边看戏....
            就算孙策叫大家闪开,一打只要感觉不对最后一定是一拥而上的,
            这两个打到连头盔都掉了,显然相当激烈,换成你是黄盖会不会冲上去? "


            6楼2014-08-09 20:01
            收起回复
              这里樱子另一个号...暂时在忙三次元。
              瑜蒙真的好敬业TUT好感动。支持。


              IP属地:美国7楼2014-08-14 21:00
              收起回复
                (顺便截一下贾诩的)
                15. 恶魔 贾诩
                “恶魔“缺乏道德观念,也没有原则,它意味着随性的放荡、个人主义以及狡黠。它往往诱惑人们,激发出他们内心阴暗面的欲望。
                贾诩这个人没什么道德上的束缚,也没有理想或信念的鞭策,连命运似乎都与他无关。他是乱世之中一个无拘无束的人,凭借着自己的才智在险恶的政治漩涡里飘来飘去,却片叶不沾身,最后悠然做到了三公之位,活了七十多岁,还得以善终。
                不得不承认,贾诩的智谋是惊人的,那是一种恶魔般的智慧。苟活于乱世对于普通人来说,不算难事;但对于一个时刻处于政治大潮的高位者,却需要无比的狡黠才行。
                只因他一句话,李傕、郭汜反攻长安,败布杀允,万千民众复陷兵燹,天下由是大乱;也因他一句话,天子得以逃出生天,成全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孟德。众谓曹军不能追,诩谓可追,结果曹军大败;众议袁氏强盛,唯独诩劝投曹,数月以后,遂有官渡之战。那种直指人心的可怕洞察力简直就如同恶魔赐予的一般。
                有意思的是从贾诩的仕途履历中,我们看不出他有什么抱负,也不知道他有何信念;他由董至李,由李至段,由段至张,再由张至曹,辗转之间所求的不过是“家与身必俱全”,所行的不过是“救命之计”。即便是在后期,他也不跟高官显贵来往,低调生活;连曹操咨询他继承人人选的时候,贾诩也不肯直接了当地表达意见。或许这就是他苟活于乱世的秘诀所在吧。
                贾诩的这种风格后人多有恶评,连时人都对此不屑;甚至在贾诩位列三公以后,孙权还嘲笑魏国举人不当。
                “阖家平安,大小团圆,此生足矣”
                这个拥有恶魔般智慧的男人也许会这样回答。


                11楼2015-02-21 21: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