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农民收入提供支持的目标指向不够清晰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农业比较优势的下降,农业补贴不断增加,甚至被当作提高农民收入的手段之一.实际上,在我国农业小规模经营为主的国情下,以农业补贴来提高农户的收入并不现实,而且也超出了国家现阶段的财政承受能力.即使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业补贴的作用也只是稳定农民收入,而不是大幅提高农民收入.所谓美国补贴占农民收入40%的流行说法,其计算依据是1999-2001年补贴金额占农业净利润的比例.实际上,该数字近年来持续下降,2010年之后已经降低到10%以下. (二)与相关政策尚未形成协调配合的机制 目前,新增补贴强调对某一具体产业的支持,对形成农业生产发展,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着力不大.例如,酝酿之中的目标价格补贴制度在政策表达上,只关注了某种农产品价格降低情况下的补贴机制.但是,农民遭遇农业灾害之后,农产品产量减少,价格反而可能上涨,农民收入也有可能减少.根据其制度设计,目标价格补贴却无法启动,这就失去了稳定农民收入的作用.再如,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助政策本意是为了推广适用技术,落实联技计补,但在发放上也分为对南方早稻集中育秧,东北水稻大棚育秧和玉米"坐水种",小麦"一喷三防"等,几乎成为某一地区某一产业的支持政策.
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 - 养殖业补贴 - 养殖业网
来自:www.8breed.com/yangzhiye/yangzhiyebutie/20140730/9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