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暗能量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渐渐发现引进暗物质虽可以解释诸如星系旋 转速率分布之类的观测现象,但种种迹象表明,尽管暗物质的数量远 远多于可见物质,却仍不足以使宇宙的物质密度达到临界密度。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相信暴胀宇宙论的预言,即宇宙的物质密度非常接近于临 界密度(Ω0≈1) 的话,那么宇宙中除了可见物质与暗物质外还必须有一 些别的东西!由于对暗物质的探测假定了其能量动量性质与普通物质相 同,因此在这种探测中漏网的“别的东西” 具有与普通物质不同的能量 动量性质。
这种“别的东西” 存在的另一个理由来自于对宇宙年龄的推算。由 于暗物质与可见物质产生引力的规律相同,简单的计算表明,在一个 Ω0=1 的宇宙中若物质全部由可见物质与暗物质构成,则宇宙年龄与 Hubble 常数的关系为:

目前对Hubble 常数H0的最新测量结果是H0=67.80±0.77km·s-1·Mpc-1,由此推算出的宇宙年龄大约为138.2亿年。这一数字虽比爱德温·哈勃当年20 亿年的尴尬结果体面一些,但由于误差之小让人失却了回旋退让的余地,与天体年龄之间的实际矛盾反而变得更为尖锐了。
于是宇宙学的历史又轮回到了二十世纪的上半页,宇宙学常数被 重新请回舞台来解决宇宙年龄问题。只不过大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宇宙 学的观测精度已非昔日可比。
引进了宇宙学常数后宇宙年龄与哈勃常数的关系式被修正为(假定Ω=1 且宇宙学常数为正):

其中Ω∧是宇宙学项对Ω 的贡献(Ω∧≡ρ∧/ρc=∧/3H²)。
若Ω∧=0 (即没有宇宙学项),上述公式便退化为t0=(2/3)H0^-1,而若 Ω∧趋于1 (即宇宙学项是唯一的物质分布),它所给出的宇宙年龄趋于 无穷,因此这一公式具有拟合任意大于(2/3)H0-1的宇宙年龄的能力。
对宇宙元素合成及天体年龄等方面的综合研究表明它大约在130- 140 亿年之间,由此对应的Ω∧大约为0.7。
Ω∧≈0.7 这一结果也被其它一些独立的观测研究-比如对超新星的 观测及对宇宙微波背景幅射的细致研究-所证实。这些高精度的观测 与分析同时也对暴胀宇宙论的理论预言Ω≈1 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目前对Ω 的最佳观测结果为Ω=1.02±0.02。
因此从迄今最为精密的观测结果来看,我们宇宙的真正主人既不是可见物质,也不是暗物质,而是沉浮了大半个世纪、被爱因斯坦称为自己一生所犯最大错误的宇宙学常数。
天文学家们把由宇宙学常数描述的能量称为暗能量(Dark Energy), 如上所述,它约占目前宇宙能量密度的70%。
从可见物质到暗物质,又从暗物质到暗能量,人类在探索宇宙之路 上走出的这一串长长的足印也是现代宇宙学发展的一个缩影。宇宙学常 数及暗能量的存在解释了许多观测现象,却也提出了一系列棘手的问题: 宇宙学常数的物理起源何在?它为什么取今天这样的数值?占目前宇宙 密度70% 的暗能量究竟又是由什么组成的?
宇宙学项的存在表明即使不存在任何普通物质(即Tμν=0),宇宙中仍存在由宇宙学常数所描述的能量密度。在物理学中人们把不存在任何普 通物质的状态称为真空态,从这个意义上讲宇宙学常数描述的是真空本身的能量密度,暗能量是真空本身所具有的能量。
但是号称一无所有的真空为什么会有能量呢?
这个问题是不应该由广义相对论来回答的,因为广义相对论描述的是能量动量分布与时空结构之间的关系,至于能量动量分布本身的起源与结构,则是物理学中其它领域-比如电磁理论、流体力学等的任务。
当然也有一些认为暗物质与暗能量不存在的理论:比方说2010年时,英国达勒姆大学的汤姆·尚克斯教授和他的学生尤坦恩·萨万维特在向英国 皇家天文学会提交的最新研究报告中却称,他们对WMAP望远镜的图像平滑方式 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分析,结果发现,图像的平滑处理程度远比以前认为的要大, 这意味着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测量并不像过去认为的那样准确,实际的微波背 景辐射起伏远比过去认为的要小得多,而目前据此建立的的宇宙标准模型可能是错误的,暗物质和暗能量也许根本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