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燕吧 关注:5,967贴子:1,688

有关魏晋南北朝的研究书籍,欢迎补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按照惯例献给河蟹大公主..


1楼2008-02-06 15:23回复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界涌现了一大批成就卓越的学者,如周一良、谷霁光、萨孟武、严耕望、李源澄、王伊同、姚薇元等。他们活跃于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各个领域,代表性的作品有

    周一良
    《南朝境内各种人及政府对待之政策》(《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38年第7本)、
    《领民酋长与六州都督》(《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47年第10本)、
    《乞活考》(《清华学报》1949年第12期),

    谷霁光
    《六朝门阀》(《武大文哲季刊》1936年第6期)、
    《西魏北周和隋唐的府兵》(《中国社会经济史集刊》1937年第7期),

    严耕望
    《元魏北镇制度考略》(《现代学报》1947年第8期)、
    《魏晋南朝地方政府属佐考》(《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47年第10本),

    萨孟武
    《南北朝的政治和社会》(《政治季刊》1940年第10期)、
    《两晋的中央官制》(《新认识》1943年第4期),

    李源澄
    《两晋南朝之军户及补兵》(《史学集刊》1941年第3期)、
    《元魏之统制诸夏与诸夷》(《责善半月刊》1941年第11期)、
    《汉末魏晋思想之转变》(《真理杂志》1944年第6期),

    王伊同
    《五胡通考》(《中国文化研究汇刊》1943年第9期),

    姚薇元
    《北魏帝室氏族考》(《说文月刊》1944年第6期)等。


    3楼2008-02-06 15:26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其中,断代史的著作有

      何兹全
      《魏晋南北朝史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

      王仲荦
      《魏晋南北朝隋初唐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等。

      经济史著作有

      唐长孺
      《三至六世纪江南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贺昌群
      《汉唐间封建的国有土地制与均田制》(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

      韩国磐
      《北朝经济试探》(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
      《南朝经济试探》(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年)、

      李剑农
      《魏晋南北朝隋唐经济史稿》(三联书店,1959年)、

      李亚农
      《拓跋族的前封建制》(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等。

      民族史的著作有

      马长寿
      《北狄与匈奴》(三联书店,1962年)、
      《乌桓与鲜卑》(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姚薇元
      《北朝胡姓考》(科学出版社,1958年)等。

      侯外庐
      《中国思想通史》第3册(人民出版社,1957年)和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华书局,1955年)
      则分属于研究魏晋南北朝思想史和佛教史的著作。

      唐长孺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三联书店,1955年)、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三联书店,1959年)

      周一良
      《魏晋南北朝史论集》(中华书局,1963年),是两作者多年研究成果的结晶。唐书侧重于社会经济,兼论民族、政治和思想文化等问题;周书则重点在政治制度方面,旁及民族、宗教文化等专题。

      粗略统计,17年间共发表魏晋南北朝史论文约1400多篇。大多数作者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魏晋南北朝史的重大问题进行了重新梳理,在门阀制度、土地制度、阶级结构、农民战争、民族矛盾和冲突以及历史人物评价等方面,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


      4楼2008-02-06 15:28
      回复
        20世纪后半叶,港台地区的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仅以《魏晋南北朝史》为名的断代史就有数部出版,作者分别是劳干(台北中华文化出版委员会,1955年)、林瑞翰(台北至大公司,1977年)、黎杰(台北九思出版社,1978年)、邹纪方(台北长桥出版社,1979年)等。

        此外,

        金发根
        《永嘉乱后北方的豪族》(台北学术著作奖助会,1964年)、

        毛汉光
        《两晋南北朝士族政治之研究》(台北学术著作奖助会,1966年)、

        逯耀东
        《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


        6楼2008-02-06 15:30
        回复
          l989年笫一期(创刊号) 
          创刊词(王护国) 
          浅论北朝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的地位(朱绍侯) 
          周昙咏史诗中的北(周一良) 
          读李波小妹歌论北朝大族骑射之风(唐长孺) 
          北朝文化源流探讨之一—司马金龙墓出土遗物的再研究(杨泓) 
          北魏拓跋焘的经营西域(韩国磐) 
          北朝寺院地主经济的发展及其特点(简修炜、庄辉明) 
          北魏推行均田制的年代问题(郑欣) 
          《通鉴》南北朝纪记时订误·上(李裕民) 
          龙门石窟命名之由来(阎文儒) 
          云冈弥勒洞的黑石之谜(赵一德) 
          云冈第十七窟比丘尼造像题记考释(辛长青) 
          云冈佛教石窟艺术夸张的美学品格(王剑舜) 
          论拓跋鲜卑的氏族制(吕一飞) 
          论儒学知识分子与西魏北周的强盛(孔毅) 
          北魏的都督制(张焯)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长孙氏世系考(王欣) 
          北魏平城京畿地名考释·上(力高才、殷宪) 
          从《魏书·释老志》看北魏道教的发展情况(陆屹峰、员海瑞) 
          平齐郡的设置与齐地的俘虏·译文(李凭) 
          北朝历史、文物研究论著索引1980—l988(薛惠引) 
          补白五则(张增光、邢一、方木)

          1990年上半年刊(总第2期) 
          前秦政权的民族性(蒋福亚) 
          北魏的国营畜牧经济(朱大渭) 
          简论东魏、北齐与西魏、北周的租调问题(张维训) 
          略论北魏镇兵的若干变化(施光明) 
          再论崔浩(许殿玺) 
          北魏定、冀、相三州的历史地位(郭黎安) 
          南北朝通使刍议(梁满仓) 
          中古佛教寺院为社会文化中心说(谢重光) 
          论北朝时鲜、汉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孔毅) 
          北朝时期家庭规模结构及相关问题论述(冻国栋) 
          魏孝文帝崇儒及家庭生活(刘精诚) 
          《通鉴》南北朝纪记时订正·下(李裕民) 
          对《大魏寰州筑城碑》之我见(周铮) 
          北齐《贺娄悦墓志铭》释考 
          论殷邺一体与两个古邺城——兼及东魏邺、南城(江达煌) 
          平城营造始末(张增光) 
          对《云冈十七窟比丘尼惠定造像题记考释》一文的商榷(姜丰荣) 
          孙吴世袭领兵制度探讨(高敏) 
          北魏的将军号(日·洼添庆文著 邓奕琦译) 
          日本有关北朝史研究论文著作索引(冯继钦编译) 
          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三届年会综述(陈泉) 
          补白(君爽等)
           
          1990年下半年刊(总第3期)
          崔浩军事思想述论(黎虎)
          元延明与科学家(李迪)
          苏绰政治思想探源与评述(丁巧林)
          苻坚灭代(蒋福亚)
          从经济规律谈鲜卑拓拔族的形成和消亡(易谋远)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森林及其破坏(晶戎华)
          魏晋南十六国北朝对河西农业的开发(符丽明)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地区间的贸易联系及其交通路线(马志冰)
          北魏北齐监察制度的变迁(陈琳国)
          北魏、东魏、北齐的僧官制度(谢重光)
          北朝的总管制——兼论周隋府兵军府的建置(张焯)
          北朝婚姻简论(薛瑞泽)
          试论北朝山西佛教的发展(赵云旗)
          六镇的鲜卑化倾向——与张国安同志商榷(吕一飞)
          杜崇□造老君像发隐(周铮)
          北魏平城京畿地名考释(下)(力高才、殷宪、高平)
          三至六世纪的辽东和辽西(洪廷彦)
          北魏州的等级(洼添庆文著,邓奕琦节译)
          山西云冈(关野贞、常盘大定著,赵一德节译)


          7楼2008-02-07 16:08
          回复
            1991年上半年刊(总第4期)
            西魏、北周与东魏、北齐的封爵制探讨(高敏)
            论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北部的民族矛盾及其演变(陈可畏)
            北魏太和前后若干史事考辨(杨际平)
            西魏、北周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及其作用(张旭华)
            北魏赏赐制度述论(梁满仓)
            十六国及北朝兵户的考察(刘汉东)
            北魏养老制度研究(薛瑞泽)
            崔暹与北齐监察(邓奕琦)
            浅谈两种北朝史籍(漆泽邦)
            封魔奴墓志考辨(周铮)
            盛乐考(刘溢海)
            敦煌莫高窟296窟《佛说绪副田经变》研究(孙修身)
            山西云冈·续(关野贞、常盘大定著,赵一德译)
            试绘北魏平城图说明(姚学奎)


            8楼2008-02-07 16:12
            回复
              1991年下半年刊(总第5期)
              云冈“十寺”的兴废沿革(赵一德)
              北朝赵郡李氏的起家与仕宦(高诗敏)
              山东士族人关房支与关陇集团的合流及其复归(刘驰)
              魏孝文帝和赵武灵王改革的历史比较(李元庆)
              北魏孝文帝用人政策及其在改革中作用(张金龙)
              六镇鲜卑的社会心理—兼论六镇起yi的原因和性质(孔毅)
              《隋书》郡县封爵研究(华林甫)
              “兰肴异蟹肴”—南北朝食蟹风俗(关剑平)
              西域乐舞在北朝文化中的地位(钱伯泉)
              北魏鲜卑族民族文化的改造和重建(李开元、管芙蓉、赵琦)
              大秦瓦当考释(周铮)
              移道坛修筑悬空寺(力高才、高平)
              对《北魏平城京畿地名考试·上》一文中的几处古地名的商榷(刘溢海)
              短命的高家王朝(张子英)
              云冈石窟编年论——兼驳宿白和长广学说(吉村怜著,荆钰译)
              关于《北齐书》颜之推传中《观我生赋》的研究(渡边武著,王维范译)
              北朝研究论著索引(1988-1990)(薛惠引)
              补白十则(何德章等)


              12楼2008-02-07 16:16
              回复
                1992年第1期(总第6期)
                拓拔鲜卑文化述略(米文平)
                勿吉— 文化研究(张秦湘、吴英才、李亚斌)
                民族文化融合大潮中的一代文宗——瘐信(张明志)
                苻坚监察略论(邓奕琦)
                从孝文帝清定流品看北魏官职的清浊(张旭华)
                北朝隋唐时代胡族的通婚关系(长部悦弘著、冯继钦译)
                云冈石窟的研究笔记(长广敏雄著,张丽波译)
                本刊89-91年总5期目录

                1992年第2期(总第7期)
                《平定县金石》著录的北朝史刻(李裕民)
                读《耀县药王道教造像》(周铮)
                忽洞坝古墓出土的算筹(邢一)
                鲜卑文字说辨正(何德章)
                鲜卑慕容名称详解(郑小容)
                魏都平城(解延琦)
                北魏平城宫殿建筑初探(李开元、管芙蓉、赵琦)
                北魏平城人口数字致疑(力高才、高平)
                在云冈石窟中的北魏石雕佛塔(张华)
                北朝墓群与曹操传说(张子英)
                论北魏孝文帝的政治思想(王广生)
                从北魏刁遵墓志看南北朝士族婚姻(王大良)
                论魏晋南北朝的婚姻法规(薛瑞泽)


                13楼2008-02-07 16:17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1992年第3期(总第8期) 
                  从《北史》关于西魏、北周和东魏、北齐封爵制的记载看《北史》的简略失当(高敏) 
                  《魏书》所见拓跋鲜卑婚姻关系研究(施光明) 
                  北魏正平年间政局述评(吕克勤) 
                  宇文护论述(高蕴华) 
                  从《木兰诗》看北朝民族文化精神(王菊艳) 
                  洛阳与南北朝时期佛教教义的发展(方光华) 
                  北魏元邵墓出土文物的民族学研究(张乃翥 韩玉玲) 
                  略说云冈第七、八窟的几个问题(智夏冰) 
                  北朝都督制溯源(张焯) 
                  隋文帝罢郡裁冗释疑(杨际平) 
                  武昌王拓跋提享年辨(马志强) 
                  北朝隋唐时代胡族的通婚关系·续(日·长部悦弘著 冯继钦译) 
                  一字释疑(李生龙)


                  14楼2008-02-07 16:17
                  回复
                    1992年第4期(总第9期) 
                    儒学理性精神与北周武帝(彭体用) 
                    魏孝文帝班行俸禄与整顿吏治(刘精诚) 
                    试论鲜卑族的共同语言(冯继钦) 
                    略论北魏时期的南朝降人(张兆凯) 
                    浅论北朝民歌的美学思想(管芙蓉) 
                    北魏高僧昙鸾评传(施光明) 
                    “北地三才”论(孔毅) 
                    解飞及其制车成就(张子文) 
                    娄睿墓志铭浅注(邓林秀) 
                    1990---1991年魏晋南北朝研究评述(卢秀文) 
                    北魏初世匈奴独孤部的盛衰(日·田吟风著 张丽波译 冯继钦校)


                    15楼2008-02-07 16:23
                    回复
                      1993年第1 期(总第10 期)
                      北魏的镇人与城民(张维训)
                      论魏太武帝的汉化改革尝试(刘伟航)
                      略论北魏后期的奢侈风气(王永平)
                      尔朱荣与北魏后期的政治(王化昆)
                      论北朝时期的官僚经商(朱和平)
                      《魏书·序记》的史学价值(张承宗)
                      冯氏家族与北魏孝文帝时期的佛教(张元林)
                      法秀起yi于佛社考(夏毅辉)
                      闲谈东魏壁画艺术(薛玉川)
                      北魏王权与胡汉体制(朴汉济)
                      北朝宦官散论(马志强)
                      本刊1992年总目录


                      17楼2008-02-07 16:26
                      回复
                        1993年第12期(总第11期)
                        《关东风俗传》撰者宋孝王家世——读《北史·宋隐传》书后(何兹全)
                        魏孝文帝改革中的新斗争(刘精诚)
                        浅论魏晋南北朝的“吏”、“力”、“役”(刘汉东、凌峰)
                        鲜卑代国成长与拓拔鲜卑初期汉化(何德章)
                        读高允《征士颂》论北魏神○四年征士及其意义(张金龙)
                        从出土实物与文献资料看魏晋南北朝的权衡(郭正忠)
                        论龙门造像题记在北朝佛教研究中的史料价值(张乃翥)
                        从磁县出土墓志考北齐高氏莹地(张子英)
                        冯太后与高力士(辛长青)
                        西魏北周时代胡姓的重行与胡汉体制(朴汉济)

                        1993年第3期(总第12期) 
                        论北朝的时代特征(施光明) 
                        魏孝文帝时期的南北关系(刘精诚) 
                        略探北魏末年各族人民大起yi对民族融合的促进作用(车军社) 
                        试论干禄制在北齐的作用和地位-------与高敏先生商榷(王天庥) 
                        北朝盐业略论(周兆望) 
                        五胡十六国对封建法律文化的借鉴与继承(邓奕琦) 
                        北齐裴子诞兄弟三人墓志略探(杨明珠 杨高云) 
                        北魏平城与平城县故城(张长海 马金花) 
                        左云发现的石佛像考(张童心 王宪伟 杜志明) 
                        北齐娄睿墓壁画简述(邓林秀) 
                        云冈发掘记(日·水野清一 长广敏雄文 王银田译) 
                        慕容德建立南燕的前前后后(韩·池培善文 金光勋译) 
                        中原地区的佛教文化遗迹·龙门石窟----为龙门石窟1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而作(张乃翥)


                        18楼2008-02-07 16:27
                        回复
                          1997年第1 期(总第25期)
                          从封建庄园最一般的特征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园”、“墅”、“别业”(杨际平)
                          范阳卢氏的兴衰与历史地位(高诗敏)
                          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的商业贸易(张兴盛、盛会莲)
                          论拓拔鲜卑民族的形成(王万盈)
                          乞活长期存在的原因浅析(张小虎)
                          释“士族”(张晓莲)
                          论资排辈和北魏“停年格”(袁刚)
                          《文白对照〈颜氏家训〉》求疵(韩府)

                          1997年第2期(总第26期)
                          北魏孝文帝政治思想散论(张金龙)
                          关中氐羌与北魏鲜卑政权(任树民)
                          漫谈西魏北周依《周礼》六官改革官制(袁刚)
                          论北魏学校发展的几个特点(张敏)
                          《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北朝造像记部分补正(侯旭东)
                          北魏诗论(李青山)
                          试论北魏后期的吏制腐败与社会腐败(李永康)
                          浅谈北朝名臣高隆之(王福生)
                          崔亮生年考(张先昌)
                          北魏平城宫廷经济析(高平)
                          贫儿村舍无觅处,思宗城址有遗迹——从贫儿村和思宗城看北齐后主的思想腐朽(张子欣)
                          都督论考(李炯)

                          1997年第3期(总第27期)
                          论魏晋南北朝土地制度改革与国家财政(赵云旗)
                          北朝地名学成就述论(华林甫)
                          北朝人才选拔途径分析(唐群)
                          汉族著姓与拓拔贵族的调和(丁博爱著,鲁力译)
                          略论王肃与北魏政局(王大良)
                          论宇文泰(张兴胜)
                          鲜卑的金属制造和应用(王进玉)
                          北魏侯忻墓志考释(周铮)
                          颜之推的养生思想(韩府)
                          其益如毫,其损如刀——读高允《酒训》(李青山)
                          略谈北齐名将斛律光(张子英)


                          21楼2008-02-07 16:29
                          回复
                            1997年第4 期(总第28期)
                            一代雄著拓拔焘及其晚年的悲剧(张承宗)
                            论拓拔鲜卑民族的汉化与融合(王万盈)
                            北朝教材建设及其变化分析(唐群)
                            南北朝时期西域音乐在中原的传播(刘锡涛)
                            北朝科技文献摘录注评(李海、张兰英)
                            三国西县、木门县地理位置探析(柴亚军、高凤)
                            《皮演墓志》略论(马志强)
                            龙门石窟艺术之我见(戴霖)
                            洛阳出土文物的人物艺术(卫琪、戴雨林)

                            1998年第1 期(总第29期)
                            北朝中央决策制度的演进——以外交决策为中心述论(黎虎)
                            魏晋南北朝的妇女尚武从戎风气(周兆望)
                            浅谈汉魏晋南北朝尚书台(省)职能的发展及组织机构的变化(袁刚)
                            魏晋南北朝太原王氏研究二题(汪波)
                            试论魏晋关东士族(张晓连)
                            魏晋黄河流域民族关系辨析(李红艳)
                            一方鲜为人知的北魏早期墓志(殷宪)
                            刘昼与《刘子》的教育模式试探(唐群)
                            试论颜之推的教育思想(韩府)
                            北朝时期形成的典故(张子英)
                            《六朝门阀一研究—太原王氏谱系考》略评(滋贺秀兰著,汪波译)
                            《北朝研究》1997年总目录


                            22楼2008-02-07 16:30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刘驰《六朝士族探析》,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
                              梁满仓《汉唐间政治与文化探索》,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
                              卫广来《汉魏晋皇权嬗代》,书海出版社,2002年。
                              马植杰《马植杰秦汉三国史论文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高敏《魏晋南北朝兵制研究》,大象出版社,1998年。
                              谢宝富《北朝婚丧礼俗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李书吉《北朝礼制法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
                              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学苑出版社,2002年第二版。
                              陈良伟《丝绸之路河南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侯旭东《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陈爽《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李小树《秦汉魏晋南北朝监察史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王利华《中国华北饮食文化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周建江《太和十五年——北魏政治文化变革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方诗铭《三国人物散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胡阿祥《魏晋本土文学地理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雷依群《北周史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傅克辉《魏晋南北朝籍账研究》,齐鲁书社,2001年。
                              王启涛《魏晋南北朝语言学史论考》,巴蜀书社,2001年。
                              汪波《魏晋北朝并州地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
                              李凭《北魏平城时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周征松《魏晋隋唐间的河东裴氏》,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熊德基《六朝史考实》,中华书局,2000年。
                              牛润珍《汉至唐初史官制度的演变》,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程维荣《拓跋宏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朱大渭等《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黎虎《魏晋南北朝史论》,学苑出版社,1999年。
                              黎虎《汉唐外交制度史》,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
                              王素《高昌史稿——统治编》,文物出版社,1998年。
                              王素《高昌史稿——交通编》,文物出版社,2000年。
                              王素《敦煌吐鲁番文献》,文物出版社,2002年。
                              阎步克《乐师与史官——传统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论集》,三联书店,2001年。
                              阎步克《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
                              李蔚然《南京六朝墓葬的发现与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
                              巫鸿主编《汉唐之间的宗教艺术与考古》,文物出版社,2000年。
                              巫鸿主编《汉唐之间文化艺术的互动与交融》,文物出版社,2001年。
                              杨泓《汉唐美术考古和佛教艺术》,科学出版社,2000年。
                              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增订本),文物出版社,2001年。
                              刘长东《晋唐间弥陀净土信仰研究》,巴蜀书社,2000年。
                              米文平著《鲜卑史研究》,中州古籍版,2000年
                              朱大渭《六朝史论》,中华书局,1998年
                              范子烨《中古文人生活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
                              薛瑞泽《嬗变中的婚姻——魏晋南北朝婚姻形态研究》,三秦出版社,2001年
                              薛瑞泽《汉唐间河洛地区经济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唐长孺《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
                              胡阿祥《六朝疆域与六朝政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周勋初《魏晋南北朝文学论丛》,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刘磐修《盛世探源——汉唐农业发展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
                              韩国河《秦汉魏晋丧葬制度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王永平《六朝江东世族之家风家学研究》,江苏古籍,2003年1月
                              王承文《敦煌古灵宝经与晋唐道教》,中华书局,2002年11月
                              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
                              康中乾《有无之辨--魏晋玄学本体思想再解读》,人民出版社,2003年5月
                              孙明君《汉魏文学与政治》,商务印书馆,2003年3月
                              谷川道雄著、马彪译《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世界汉学译丛),中华书局,2002年
                              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章义和《地域集团与南朝政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李文才《南北朝时期益梁政区研究》,商务印书馆,2002年
                              丁福林《宋书校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许福谦《南北朝二史八书疑年录》,北京出版社、文津出版社,2003年
                              王青《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与神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张承宗《六朝民俗》(六朝文化丛书),南京出版社,2002年
                              卢海鸣《六朝都城》(六朝文化丛书),南京出版社,2002年
                              李裕群《北朝晚期石窟寺研究》(考古新视野丛书),文化出版社,2003年
                              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考古新视野丛书),文化出版社,2002年
                              姜波《汉唐都城礼制建筑研究》(考古新视野丛书),文化出版社,2003年
                              陶新华《魏晋南朝中央对地方军政官的管理制度研究》,巴蜀书社,2003年
                              田余庆《拓跋史探》,三联书店,2003年
                              葛兆光《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三联书店,2003年
                              罗维明《中古墓志语词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韩树峰《南北朝时期淮汉迤北的边境豪族》》(东方历史学术文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24楼2008-02-07 16: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