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az的烧杯吧 关注:328贴子:5,026
  • 4回复贴,共1

【实验】二氯酞嗪的另一种方法制备【烂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产物目前无法确定,只能是从荧光性质上粗略的判断,所以说是烂尾
Chemoffice坏了。。提示“并行配置不正确”。
很明显,合成路线是苯酐水合肼得到邻苯二甲酰肼,然后氯化。传统氯化剂是三氯氧磷,我用的是氯化亚砜+催化量DMF,日本有文献报道成功(不是这底物),文献找不到,只能自己yy。
30g苯酐。

100ml冰醋酸。

上图是冰醋酸。
加热回流。

14ml80%水合肼。



回流温度下缓慢滴加,反应剧烈,大量白色烟雾喷出(肼的盐和蒸汽吧),谨防冒料。最好用盐酸吸收尾气,绝对开窗通风,绝对不能有什么东西盖住冷凝管口,否则会中二。


1楼2014-08-01 13:25回复


    回流4h。反应放热剧烈(估计是成盐放热),不用怎么加热。大量白色沉淀会在中途析出。冷却之后抽滤,肼多余的都成盐了。雪白色的滤饼,用乙醇洗涤。所以很容易干燥。

    干燥完了,得到28g产物。产率85.4%的邻苯二甲酰肼。第二张图是3.2g邻苯二甲酰肼。。

    10ml氯化亚砜

    装置。尾气用氢氧化钠吸收。
    氯化亚砜里加入1mlDMF,不用冰浴,以前做VR试过,放热不显著。
    滴入氯化亚砜,加热回流,产生气体。这么快的话可能是和残留的乙醇反应。

    由于一直有人看管而且气压很大,就没有安全措施的吸收。

    气泡渐趋缓慢,陆续补加20ml氯化亚砜,回流反应4h。


    2楼2014-08-01 13:25
    回复
      2025-05-21 13:23:10
      广告
      冷却(必须!否则又会中二)之后缓慢滴加30ml冷水淬灭反应,NaOH就无法压制滚滚而出的废气了。qaz撤离。然后意外发生了,突然不明原因倒吸,吸收液大量流入反应装置中。好在经测量吸收液已经变成了强酸性,产物不会明显水解。可以继续处理了。虽然显得有些民科。
      这提示我们,吸收气体一定要有安全瓶,或者用洗气塔。


      产物。
      反应中点了次板子,PE:EA三比一,荧光强烈,停在原点,认为是成盐了。
      然后点板子。邻苯二甲酰肼用的THF溶液,第二部产物用的丙酮溶液,展开剂刚开始PE:EA=3:1,碘熏发现停在原点。认为是溶解度不够,展开换成丙酮石油醚一比一,神奇的是邻苯二甲酰肼有荧光,产物无荧光。碘熏发现基本无差距,似乎第二步产物极性稍大一些。
      最后是用的365nm荧光和TLC以外的方法进行的民科鉴别。

      第二步产物,THF溶液无明显荧光。
      邻苯二甲酰肼,THF溶液明显的蓝绿色荧光。
      说明第二步产物和邻苯二甲酰肼有别。是不是二氯酞嗪有待谱学表征。
      文献上使用了THF重结晶提纯,考虑到THF毒性和气味都较大,不想进行。


      3楼2014-08-01 13:26
      收起回复
        买根提勒管和毛细管测下熔点吧=-=


        IP属地:江苏4楼2014-08-01 17: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