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迁府建阳区之“三姓家奴”:本名“建阳”;欲姓“武夷山”,不成;今姓“南平”,成。延公子曰:“欲意以改姓作家奴而谋主子之家产者,即便成,也未尝有不遗臭万年也,今观建阳贼夺南平之名以谋南平(延平)家产,成败尚不可知,然,已徒增笑耳。笑话一则: 一外地人去南平市政府办事,坐火车到南平站,下了车发现是到南平了,打听了一下,说南平市政府在建阳区,准备找个公交去,结果发现没公交到建阳区,两个区间相隔120多公里,看看高铁站牌,高铁没有到建阳的,只能坐火车或中巴车,中巴车跟高铁票价一样好几十元,坐普速吧,省点,20元。折腾近两小时的普快到建阳,一问,晕!有高铁站,不过不叫建阳站,叫武夷山东站!此人心想,真坑爹啊,我一直以为北上广够大了,没想到中国最大的城市在闽北啊!注: 南平市府的“易名迁府”,本质是建阳北盗“武夷山”之名,南夺南平(延平)之财政,以谋建阳(伪武夷新区)之发展,因武夷山人的强烈反对,今“北盗”失败,“南夺”成功。 武夷山人民有幸,悲摧的是南平人民,从此与建阳共享“南平”之名,共享南平地级之财政,然,南平(延平)之财政为闽北老大,建阳,闽北之老五,今,迁府建阳,老五成老大,老大惨矣,从此南平延平区恐将成为南平建阳新区建设之提款机。 呜呼哀哉!南平(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