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国强正在和志愿者一起为爆炸做准备
昨天,在空间巨大的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大厅里,火药艺术家蔡国强完成了一张以百年海派艺术为大背景的火药画,名为《没有我们的外滩》,数百名观众和媒体人士观看了他的制作爆炸过程,也被呛了满肺的浓烟。
外滩几百年后是啥样?
蔡国强称《没有我们的外滩》关注的是人类命运和生态问题。他说,想像一下几百年后我们都消失了,外滩没有了人类,可能回复到“山花烂漫在藤蔓包裹的楼群废墟里,当令人百感交集”。
与其听蔡国强说得这么“文”,不如直接观察他的创作意图。其实蔡国强的每件作品都喜欢针对一个宏大叙事或文化地标,往往造成轰动,在上海,就变成了“炸外滩”。虽然每次爆炸都有不可控的地方,效果难以估量,但蔡国强很享受这种不可知,并通过资本的社会化运作,让许多俊男靓女也开始围着他,一起享受这种类似于“合理破坏”的爆炸过程。
创作现场像巨大的电影棚
爆炸现场,几十名年轻的志愿者已经和蔡国强一起工作了整整4天,创作现场更像一个电影棚,有巨大的摇臂,多个摄影机,好几组工作人员,还有几十名保安维持秩序。
蔡国强的火药画创作过程总共19道工序。蔡国强指挥着手下把9张12平方米大的特制日本纸平铺在牛皮纸上,这些日本纸就是蔡国强火药作品的基本材质。日本纸上,盖着硬纸模板,模板已制作成了外滩20多幢大楼的形状,它的外形轮廓和里面的窗户镂空部分,在炸过之后,爆炸痕迹就成了蔡国强美学中的“效果”。蔡国强在硬纸板上洒上火药,铺上引线,再覆盖上一层厚厚的硬纸板,用砖头压住,以增加火药的药力。最后,在整个4米×27米的巨幅作品四周,工作人员围上导火线。然后只剩下最后一道工序“点火”了。
导火线没接好,重炸一遍
手持话筒对观众说了句“开始点火”后,蔡国强点燃导火线,两三秒钟的噼里啪啦巨响声过后,展厅内烟雾弥漫,工作人员迅速上前把零星的火苗扑灭,然后移去最上面的硬纸板,蔡国强紧张地巡视着查看效果。突然,他面色凝重起来,原来,画面中间部分有一处导火线没有接好,导致外滩的某一段没有被炸到。
于是蔡国强立即指挥手下重新盖上硬纸板,接好导火线,重炸一次。重炸后,工作人员快速移去全部硬纸板,“几百年后的外滩”露出了它黑乎乎的斑驳样貌。蔡国强蹲下来,手里拿着几柱香,给那些还没炸透的地方继续补炸一下,进行最后的修饰。然后,一幅未来版的外滩图画便完成了。
对于蔡国强人们毁誉参半
对于蔡国强的火药画人们是毁誉参半。很多年轻观众喜欢蔡国强的跨界创作,认为爆炸很刺激,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大家都可以在现场如同看戏一般地观摩,很新奇;而喜欢传统艺术的朋友大多对此表示不屑,认为蔡国强的创作是哗众取宠,一门心思追求新闻效应,当代艺术越来越像是在做工程了。
但是不管人们如何评价,至少,蔡国强今天已经是玩转世界的知名艺术家了,而且,他的作品无论有没有艺术价值,都可以让普通大众来畅快地发表点评。正如有人所说,“对于蔡国强人人有发言权,你评价个吴昌硕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