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仙二的停更,最主要的还是这本书的影响(收益)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特别是跟它的第一部比起来.
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读者这一方面来说,就是我以前开的那帖说的那样,大多数的人都是冲着张来的,他们想看的是张家的家庭情景剧,而不是王总的卧底风云,这批人,是诛仙系列的消费主流人群,萧鼎在最开始就把方向搞错了,虽然后来硬插了个小鼎进去,但是收效甚微.得不到这批人的支持响应,诛仙二的路只能越走越窄,最后无疾而终.
这跟王总的故事好坏,文笔的优美与否关系不大,或者说,根本就没啥关系,
只能说,诛仙只能是张小凡一个人的诛仙,它容不下王总来演续集,就算有续,也得继续上张小凡,继续他跟陆碧二人的生死恋,这里没王总啥事.
该怪读者的胃口古怪吗?也不能这样说,张小凡的故事过于成功,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太多自我想象的空间,看看网络上各种版本的诛仙续就知道了,而且,注意一点,这些续中,主角全部都还是张,这说明在读者,或者说,在诛仙迷的主流群体中,张永远都是最重要,永远都是第一位的.
这是读者的心理承受,没法改变的.
萧鼎自己主笔的这个王总版本的诛仙二,其实换个名字,说不定效果都要比现在好很多,老萧直接把诛仙二的这个旗号一打,也就跟大多数读者心中的那种张氏情节直接起了正面冲突.,最后落得虎头蛇尾也就不奇怪了.
从老萧的作者方面来说,
20多岁的人和奔四的人,完全就是两个概念了.
按照我自己的个人经历来看,只要年近30,浪漫这两个字,就开始跟自己渐行渐远,
年龄的上涨,使得自己不得不把精力放在现实的生活上去,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东西没法浪漫的.
而且,就算是没有生活上的负担牵扯,就是人的精力,人的思维观念,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会迅速地向现实转变,相同的,这文字的表达方面,也很难再像年轻时那样,散文式的小清新,
打个比方,就像恋爱和相亲,看起来好象差别不大,其实,这个中的学问,已经完全是两个范畴的了.
当然了,上面也就我自己亲生经历得出的个人观点,老萧到底是怎么搞的,也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其实,不得不说,老萧为了这本诛仙二,还是下过一番苦功的,那张世界大地图就是证明,从已经出来的这四本所包涵的东西来看,老萧最开始还是想大干一番的,甚至还想在诛仙这个成面上升华
,可能真像我们讨论剧情时说的,他或许真的想把诛仙做成一个完整的系列.但是,这当中遇上的读者消费阻力,却是他根本就没有考虑到的,这一点,从第四本小鼎突兀的出现在凉州就可以看出来,在不改变已定结构的情况下,老萧已经在第四本做了最大限度的微调,但是效果还是非常不理想.
记得我们在讨论诛仙二剧情时,我就提到过,其实诛仙,除了在写情上登峰造极外,其他的,在故事架构的组成上,有相当大的问题,诛仙一,完全就是以人物来带动剧情,以张小凡的核心,呈环形构状,最中心就是张陆碧,外面一点就是青云众人,鬼王,再往外一点就是周一仙等了,除了跟张关系特别紧密的,其他的都交代的很笼统,最外层的关系纯粹只能靠猜了.
而诛仙二,一开始就设定了一个大框架,所有的故事情节都在这些架构下发生,因为框架已经确定,所以故事的发展不会随主角的移动起伏而出现改变的,主角就是一台摄象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述说整个故事的起源,发展.就像王总哪怕不在青云了,青云该跟蓬莱干起来还是要干起来,这种情况,在诛仙一里绝不会发生,没有张的参与,绝不会发生大的故事走向.
这一点,诛仙二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了.
只是,已经没啥用.
人,都得生活,理解万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