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远文化吧 关注:106贴子:828
  • 7回复贴,共1

【每日语法】绥远晋语的疑问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记得小时候,自己不好说话,有不懂得事情也不敢问,于是家里人就训斥我说:”人长嘴就要问,不是光为吃饭长的。”人生在世,不免要询问。尤其对于刚来归绥的外地朋友,如果不懂晋语的话,可能会误事。所以今天的内容,就是疑问句的用法。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7-24 22:54回复
    这里举例来解说各种疑问句。
    1.“你走不?”“若(音nia,三声或轻声,第二人称或者第三人称,这里明显是问第三人称,因为除了自言自语,不可能问自己是否来)来不?”
    我们知道,国语中的“他来吗?”这个句子,集中于“他”是否会来,也就是问非问句式,而“若来不”,则是反问句。这个句子对应法请大家熟练掌握,因为使用频度很高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7-24 23:01
    回复
      2.“吃(cep)不(bep)?”(吃不吃)
      “多(de)不?”(多不多)
      这一组句子里,国语用肯定一面和否定一面都说出来让人选择,而晋语只说出肯定一面,否定一面只说否定词,而否定什么则不必说出,这种特殊的对否定对象的省略,国语是不具有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07-24 23:08
      回复
        3.“你过个呀不?(你去不去?)”“你来呀不来?(你来吗?)”
        晋语在否定小句和肯定小句之间加入“呀”,重点问得是“呀”前边的动词或动词短语。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07-24 23:13
        回复
          下载贴吧客户端发语音!
          4.“你不吃?(你吃饭吗?)”“你不喝?(你不喝水/粥/汤吗?)”
          这个句式是难点,因为只看句子很容易误会,以为在问“你吃不吃(国语思维啊)”,其实表达的是一种诘问,就是“你为什么不这样(动作)”。这个句式省略了第二个宾语,仅依靠动词提示。句尾的动词读做升调,而不像国语的“吗”读做轻声,这种升调和国语的反诘句中的反问词的升调原理是一样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07-24 23:20
          回复
            9.”累人不?(累不累人啊?)”“好走不?(好不好走啊?)”
            这种句式,在国语中叫做反复疑问句,而晋语省略后一个被重提的问句,只用“不”来代替。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07-24 23:23
            回复
              应该注意的是,晋语中有很多入声词,这也是晋语存古的一个特点,对于官话区(不含江淮)的朋友来说可能不好学,这里简单的说,就是把气流猛地喷出形成短促的音,不过晋语字和国语字发音不同,所以不是仅仅用国语发音短促化就行了,而是应当多听多找韵母规律。这里的“不”就是入声。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07-24 23:27
              回复
                 另外,据晋语吧的研究,还存在如下用法:
                  结构是,动词+也不+同一个动词。从整个语义上来说,是否定性的,但较之单纯的否定句,含义更为丰富,否定的意味也更加强烈,前面的动词,隐含有肯定的意思,如,吃也不吃,就顾谋的耍。前面的一个“吃”,意思是本应该“吃”,但是却未吃。这类句式,多用於责备或规劝。再如,下也不下,打上个伞。这里的“下也不下”,较之单纯的说“不下”,否定的意味也更为强烈。
                  “也不”,也可换为“也没”、“也嫑”等否定性字眼。如,问也嫑问,人家去也不去。当是拉回啦,闹了半天,去也没去。


                8楼2014-08-14 16: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