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吧 关注:3,006贴子:28,999

回复:[宛绾君心]李恪重生+宫斗+架空唐史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听到东花厅内的响动,王妃杨千筝携婢女侍从匆匆赶到。“殿下如何了?”千筝熟悉的声音在李恪耳畔响起,倒是安定了他的心魂。
“本王无妨。王妃惊吓了。”虽时冷汗涔涔,李恪犹自淡定。
“殿下怕是醉了,臣妾不如去寻醒酒汤来为殿下醒醒酒吧。”说着,杨千筝起身


IP属地:爱尔兰来自手机贴吧28楼2015-01-01 18:41
回复
    李恪摆摆手:“方才本王叫人送了两碗醒酒汤来。似乎就搁在那边的案上。”
    杨千筝端过其中一碗:“似乎有些凉了,臣妾先尝尝看。”
    杨千筝轻啜几口:“是有些凉了,你们去把这汤拿去温一温。”说着,


    IP属地:爱尔兰来自手机贴吧29楼2015-01-01 18:49
    回复
      她感到有些不适,撑住了桌子。
      “王妃如何?”李恪有些慌了,“是不是有些……”
      尚未说完,杨千筝软软地倒了下来,“殿下那汤里


      IP属地:爱尔兰来自手机贴吧30楼2015-01-01 18:58
      回复
        那汤里……有毒……”说着已是瘫倒,吐血身亡。
        “千筝……“李恪骇然


        IP属地:爱尔兰来自手机贴吧31楼2015-01-01 19:02
        收起回复
          祝大家元旦快乐!(#玫瑰)(#Love)


          IP属地:爱尔兰来自手机贴吧32楼2015-01-01 19:23
          回复
            李恪感觉,整个世界都包藏着一种沉郁的气息。他的双手紧紧的攥成拳,眼圈红了,臂上青筋,一条条暴出,汗水涔涔。那不是汗水,是泪水,再不能压抑着,喷薄而出......
            "千筝!"他无力的呼唤着,然而于事无补。他终于意识到,原来一味的忍让,只会使爱自己的人远离。倒不如反戈一击,方能挽回些什么。
            窗外已是五更时,闷雨翻腾,裹挟着潮湿而又痛苦的气息,穿过窗纸,像银针,深深地刺进李恪的心间。李恪颤抖着,劲忍住泪,踉跄着后退,已不敢再看一眼他的结发王妃。
            一个响雷滚过漆黑的天空,李恪终于昏厥过去,堂中最后亮着的烛火也随之熄灭。
            "殿下,殿下!......"耳畔只留下焦急的呼唤,再无声响。


            IP属地:爱尔兰34楼2015-01-15 15:42
            收起回复
              chapter1
              云板声在沉闷的空气中回响,惊起一树鸦鹊。国有大丧,天下知。
              太子李治在百官的簇拥之下,跪拜在一众缟素的最前首。在他的右后方,是国舅长孙无忌。
              亲王的队伍里,李恪冷眼看着这一切,太子年少,若非长孙势力犹在,软弱庸碌的李治若登上帝位,当真能服众么?也未必。不过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何况父皇为自己择的名字,就是要恪守人臣之道。必将谦虚谨慎,否则,长孙一族与自己一向不睦,定会痛下杀手,也顺便抓得了把柄。
              彤云密布,不多时,大雨淋漓。
              “众位爱卿均是孤父皇的信臣良将,若淋了雨可怎么好?快各自回去吧。”李治犹豫了一下,瞥见长孙无忌默许的目光,便犹豫地说道。
              众臣退去,长孙无忌冷冷地笑了一声,向李恪一瞥:
              “吴王殿下,请留步。”
              李恪斜睨着长孙无忌,语气冷淡而礼貌:
              “国舅有什么事么?”
              长孙无忌指着李恪手腕上的明黄戒钏,亦是冷冷,“今天先皇大丧,你居然佩戴明黄色,岂不是有心犯上,大逆无道?”
              李恪的心沉了半分,而面上却不动声色,不卑不亢:“国舅提点的是。不过此钏是父皇赠予小王的,今日睹物思人,也不辜负了父皇昔往的教导。”
              “睹物思人?”长孙无忌斜过一眼,“吴王殿下,大行皇帝可没有允许你僭越吧。若是以睹物思人为幌子行僭越之事,可不是辜负了大行皇帝的训诫?殿下若是自比汉燕王旦,老臣只能代行霍光之事,以绝僭越恶行了。”
              “霍光专权朝政,备受垢病,国舅难道想重蹈其旧辙吗?”
              李恪直视着长孙无忌的双眼,不卑不亢的说道。
              只见长孙无忌的脸色红一阵白一阵,最终定格成将要发作的铁青色:“吴王于大行皇帝灵前出言不逊,又兼以僭越无道,甚是失仪!来人——”
              两个在一旁候立的太监走来,恭敬道:“国舅爷吩咐。”
              “你们带他去廊外长跪思过,无老夫和新帝的意思不许歇息。”
              “吴王殿下请吧。”为首的太监一挥拂尘,眼里闪过一丝轻慢。李恪何曾受过这般屈辱,当下只是不动声色地攥紧拳,又松开,无声地随太监走进雨帘,整一整袍襟,双膝跪下。
              长孙无忌嗤笑一声,闲在地走向侧廊,坐在一把檀木条椅上,冷眼看着雨中的李恪。大雨不停的淋漓着,不多时,就将李恪的全身湿透。李恪只是咬紧牙关,不屈服,也不求恕。
              待了大约一个时辰,雨渐渐地停了。长孙无忌悠然从椅上起身,傲慢地对李恪说:"老夫恕你这一回,若是再犯,则以唐律处置。"身边的太监欲将李恪扶起,李恪甩开了他们的手,虽是万分艰难却又坚持着自己站了起来:"国舅此次提点,李恪没齿难忘,定会好好回报。"他一拜,再一拜,恭深揖圆。纵使心中百般的恨千般的不甘,也不能表露于外。他只是默默地咬紧了牙关,任凭苦涩的感情在心中湍急成河。
              长孙无忌面上一滞,也不好说什么,摆了摆手,便撇下一众人潇潇离去。
              见近旁的人散去,薛万彻走近李恪,他们只是无言的站在阴沉沉的天穹下。无何,薛万彻拍了拍李恪的肩膀:“殿下,臣下送您回府。”
              李恪感激的看了薛万彻一眼,默然的点了点头。走至大明宫外,李恪与薛万彻各骑一匹骏马,向吴王府走去。又开始下雨了,但只是细细的淋着,并不冷得砭骨。不多时,就到了吴王府。
              东花厅里,李恪与薛万彻一人一杯酒,很快就喝得酩酊。薛万彻双眼沁出血色,乍然拍案而起:“我薛万彻立下赫赫战功,却被他人夺取了功劳,老夫怎能容忍?殿下亦是被权臣打压,经受雨中长跪之辱。是可忍,孰不可忍!”李恪忙按了按薛万彻的肩膀,暗示他要善自谨慎。薛万彻不解其意,仍然牢骚满腹。李恪无奈,只好勉强站起,指意一旁的仆侍端两碗醒酒汤来。
              片刻,一个侍从模样的人端着醒酒汤走进厅来。李恪见那人很是面生,就问了一句:“怎么是你来,其他人呢?”那人放下碗,“在下是新来的,他们都忙,就使唤我来。”李恪颇有些起疑,语气不免沉了些:“你这话说的不尽不实,本王告诉你,你若是不坦白究竟是谁指使你潜入内室以及用意,本王可就不客气了。”
              那人一惊,但很快就稳了心思:“吴王殿下,在下失礼了。”霎时间,一把暗剑就横在了李恪的面前。李恪一惊,兀自平定下心绪,从烂醉如泥的薛万彻腰间抽出一把佩剑,两人搏斗起来。
              那刺客显然是有备而来,剑法十分了得。李恪亦是高手。两把剑在空中旋转交织成了一道闪电,霹雳般的声响惊醒了被遣出去的侍卫,也使一旁的薛万彻酒醒了大半。不多时,侍卫将整个东花厅包围,李恪虚晃一剑,顺手将那刺客擒住。
              "你是受谁的指使冒充侍从潜入殿下的宅邸,意欲刺杀殿下?"吴王府的一个幕僚问道。
              那刺客一梗脖子:"无人指使,是在下自己的主意。"
              "你......"幕僚正想上前给那刺客一个耳光,"吴王殿下德行贵重,因何事得罪了你一个小小草民,竟招致如此祸患?还不从实招来!"
              "罢了。"李恪制止住幕僚,直视着刺客,兀自平定了语气,"你是条汉子,你既然竭力保主,本王也不难为你。但是就这样放虎归山,本王终究是不放心。不如,你就在本王的王府先暂住一段时间吧。"不等刺客回答,李恪一挥手,一群侍卫就押着刺客走向厢房,只留下薛万彻和几个幕僚。
              "殿下何以这么宽宥此等恶人?"薛万彻问。
              "这人颇有些血性,若是对其强逼不舍,他定会自尽或是与本王的人发生正面冲突。何况这更会使他的幕后之人派出更多的杀手,对本王极为不利。若是直接放他回去,谁能保证他不会受人之托再次卷土重来?以怨报怨只会使威望削弱,以德报怨又会助长敌人势气。不如先将他关押起来,静观其变,再作打算。何况,这也并不算是宽宥。咱们就等着看他背后的人的如坐针毡吧。"
              "殿下可是要好好防范。不如,就让老夫暂住王府,保殿下平安。"薛万彻沉吟片刻,说道。
              "不必了,您的苦心本王心领。这些日子,吴王府定不会有什么风波。除非那人狗急跳墙。更何况,将军此举,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当做把柄。"李恪又补充道,"如今不比前朝,将军可要善自谨慎啊!"
              "殿下此言果真极有道理,老夫是万万不可及的。天色既晚,老夫告辞。"薛万彻又是沉吟有间,拱手告退。
              "将军好走。"李恪亦是拱手言别。
              听到东花厅内的响动,王妃杨千筝携婢女侍从匆匆赶到。“殿下如何了?”千筝熟悉的声音在李恪耳畔响起,倒是安定了他的心魂。
              “本王无妨。王妃惊吓了。”虽时冷汗涔涔,李恪犹自淡定。
              “殿下怕是醉了,臣妾不如去寻醒酒汤来为殿下醒醒酒吧。”说着,杨千筝起身。
              李恪摆摆手:“方才本王叫人送了两碗醒酒汤来。似乎就搁在那边的案上。”
              杨千筝端过其中一碗:“似乎有些凉了,臣妾先尝尝看。”
              杨千筝轻啜几口:“是有些凉了,你们去把这汤拿去温一温。”说着,她感到有些不适,撑住了桌子。
              “王妃如何?”李恪有些慌了,“是不是有些……”
              尚未说完,杨千筝软软地倒了下来,“殿下那汤里......那汤里……有毒……”说着已是瘫倒,吐血身亡。
              “千筝……“李恪骇然。
              窗外一道闪电掠过,李恪感觉,整个世界都包藏着一种沉郁的气息。他的双手紧紧的攥成拳,眼圈红了,臂上青筋,一条条暴出,汗水涔涔。那不是汗水,是泪水,再不能压抑着,喷薄而出......
              "千筝!"他无力的呼唤着,然而于事无补。他终于意识到,原来一味的忍让,只会使爱自己的人远离。倒不如反戈一击,方能挽回些什么。
              窗外已是五更时,闷雨翻腾,裹挟着潮湿而又痛苦的气息,穿过窗纸,像银针,深深地刺进李恪的心间。李恪颤抖着,劲忍住泪,踉跄着后退,已不敢再看一眼他的结发王妃。
              一个响雷滚过漆黑的天空,李恪终于昏厥过去,堂中最后亮着的烛火也随之熄灭。
              "殿下,殿下!......"耳畔只留下焦急的呼唤,再无声响。


              IP属地:爱尔兰36楼2015-01-16 15:51
              回复
                再醒来已是次日清晨。李恪颤抖着掀开蒙住杨千筝的绸布,杨千筝安详的睡容刺痛了他的眼。她唇边上的那一丝血痕烙印在李恪的心上。"千筝,你还记得吗,当年你嫁入蜀王府,成为孤的妻子时,孤与你都还年少,一起泛舟湖上,一起题诗作画。那是个雨天,你成为了孤的王妃,也是在这样一个雨天,你遭奸人陷害,离我而去。......千筝,你相信我,我一定会为你争回你应得的公正!"李恪不忍再看,缓缓地闭上眼睛,两行清泪悄无声息的涌出。他轻轻的盖上绸布,就像是为她掖好被衾。


                IP属地:爱尔兰37楼2015-01-16 15:59
                回复
                  第二章 怨怼
                  次日早朝,长孙无忌的脸上颇有些不豫,但是由于自己位高权重,定要保持应有的威严,也未在面上多露些分毫。李恪冷眼望去,皇位上着尽龙纹的李治也不过是个傀儡似的角色,一脸的谦和恭顺,好像比之长孙无忌也不及。李恪心中暗暗地留意,面上亦是不错分毫,心中却已经波澜起伏。一个念头蓦然从心中升起,连他自己都被吓了一跳。
                  "朕听闻三哥王妃昨日薨逝,甚是惋惜,不如朕为兄长另择一妃,以告慰兄长之哀愁吧。"


                  IP属地:爱尔兰39楼2015-01-28 14:30
                  回复
                    萧宛的成分:
                    《贞观长歌》李恪:33.47%
                    《汗血宝马》赵细烛:29.22%
                    《黑枪背后》叶正龙:5.38%
                    《倩女幽魂》七夜圣君:1.86%
                    测试:聂远角色的缘分程度。


                    IP属地:爱尔兰40楼2015-01-28 15:38
                    回复
                      回到府上,安黑虎不禁怒道:”故王妃明明就是被他们那些人害死的,如今倒是故意提起此事想安插奸细在殿下府中了。殿下,长孙氏不论怎么说都是长孙无忌的族人,若说其人并非细作,便是连我这等愚钝之人都不相信。”
                      “若是不将长孙氏风风光光地聘入府来作殿下的正妃,殿下就是抗旨不遵,以下犯上。这样的罪名,殿下担是不担?”柴令武啜了一口茶水,慢悠悠的问安黑虎。
                      “这……”安黑虎又说道,”可是,长孙氏族明明就是没安好心哪!”
                      “安不安好心我们都是洞若观火,何必戳穿了让自己不利呢?”一旁的程怀亮也劝安黑虎道,”无论如何,既然殿下都没有拒绝,咱们这些部将又何需置喙呢。”
                      安黑虎点点头:”是我意气用事了。”


                      IP属地:爱尔兰46楼2015-01-30 11:57
                      回复
                        杨千筝的灵位前,李恪身着缟素,跪在冰冷的地上。他目中含戚,却也不能将心中的哀愁与怨怼表出。此时的吴王府,渲染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哀伤意味。李恪就这样一言不发地跪在发妻的灵位前,没有泪水,亦没有别的表示。他只是这样长跪不起,任凭一旁水漏滴滴答答,传达着夜幕降临的预兆。
                        东花厅里的幕僚们亦是不愿打搅他,他们就是这样坐在那里,时不时的叹口气。
                        沉闷的夜,就是这样过去。而属于宫廷的夜,却是另一番景象。
                        李治同宰相长孙无忌在蓬莱殿中饮酒作乐。酒过三巡,李治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舅父果真善于应变,外甥实在佩服!”
                        长孙无忌哂笑道:“李恪竖子,逃过老夫亲派的刺客那劫算他福大命大。可是今后,他便再无安宁之日。待到他娶了宜儇,整个吴王府都将处于老夫与陛下的掌控之中,任凭他再有野心,也不过是个跳梁小丑罢了。”
                        李治又替长孙无忌斟满一杯酒:”万事还是多亏了舅舅的筹谋。待到料理了朕的痼疾,舅舅就是永徽一朝的第一大功臣,我也可以高枕无忧了。”
                        如是,长孙无忌和李治畅饮通宵,似乎一切都尽在他们的运筹帷幄之中。


                        IP属地:爱尔兰48楼2015-01-30 12:28
                        回复
                          大家要是想看从第一章到最新进度的文本可以艾特我,我给你们发邮箱里,里面有最新进度。


                          IP属地:爱尔兰49楼2015-01-30 12:47
                          收起回复
                            大家看看下面的名字哪个作为李恪爱女信安县主比较好:
                            李舜筠 舜者,先贤也。筠,竹子,就是说信安有着竹子般的气节以及先贤般的智慧。
                            李景挚 景,明亮;挚,挚爱。
                            李令杭 令,美好。杭,方舟。平安有意境。
                            李荃 荃,寓意平安的一种植物。
                            还有高阳公主也即将出场,高阳名字暂定为李欢辰。
                            有良辰美景、欢好和宜之意。


                            IP属地:爱尔兰53楼2015-01-30 13:29
                            收起回复
                              想了想觉得还是李令杭比较好一些,不如这样好不好,信安名荃,字令杭。


                              IP属地:爱尔兰来自手机贴吧55楼2015-01-30 20:0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