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废,直接上文吧
前言
大业三十七年,夏,未央城。
皇城传来消息,在太庙守了高祖十年的锦秋太妃——殁了。遵循高祖的遗愿,元顺帝下令将锦秋太妃葬于国境之南:未央城——血海。
这个已经被人淡忘的修罗场,再一次变成了茶楼的话题。酌杯品谈间,已经没人记得当年被坑杀的三十万大军,只笑侃高祖的风月往事。
血海,血海。并非一片汪洋,而是以血染红的一片荒原!
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从都城出发,谁也不敢怠慢,就怕这炎夏把尸身弄腐了。
可毕竟路途遥远,足足半个月,送葬的队伍才到未央城,到时已是亥时。棺椁里早已飘出了恶臭。送葬的人都心知肚明,可谁也没去点穿。
司礼官等不得第二天放白了,当晚就下令入葬。城里的百姓早早的官衙赶回了家,说是皇家丧葬,不宜围观。
这夜,说也奇怪。子时之际,一阵异香自城北血海飘来,且是越来越浓。直至第二天放白时,又突然消失。
更为奇怪的是,从来寸草不生的血海,竟一夜之间开满了血红的曼珠沙华,终年不败。
送葬的队伍急于复命,老早消失在了夜色里。城里的百姓没人可问,自己又无从解答,加之血海本就是不祥之地,便更让人心生胆寒。
如此这般过了三年,城里除了偶有人过世,倒也还算太平。
这日,鞭炮声从城北白家一路飘过了全城。那些老老少少纷纷拿着米袋,循着喜庆的声音到白府门口候着。原是白老爷,老来得了一女,要给全城派米。
白家下人打开大门,搬出三口大米缸时,门外的人都沸腾了。他们望着雪白花花的大米,不住的说白老爷心善,白老爷好人。
白老爷抱着女儿从内府出来,听得门外的声音,本就是喜上眉梢,这下更是笑得合不拢嘴了。
忙是吩咐下人,不怕人多,就怕没人要,只管开仓放米。今儿个,管够!
只是,这好景不长。
这年隆冬,城里未满一岁的娃娃都失踪了,弄得人心惶惶。
除了白家的小姐。
官府几番查办没有线索,索性请了一个萨满法师来驱魔。没成想,那法师还未做法,偏偏就死了白府门口。还被人剜去了眼,割去了耳,缝住了嘴,砍去了手,甚是骇人。
这城里的人本就觉得白家古怪,怎么就他家女儿无事?如今法师又惨死在他家门口,便一口要定是白家在弄什么巫术,害死了全城的婴儿。
全城的人像是说好了似得,整日堵在白家谩骂,一刻不得歇。
白老爷百口莫辩,终日将自己困在房里,连女儿都不见了。家里的下人也觉得这白府不正气,纷纷出走。白老爷也不阻拦,只将遣散金放在客厅,让想离开的人自己去拿。
白夫人终是受不得这样的委屈,投井自杀了。
白老爷一看枕边人没了,也没了活下去的气力。当夜一把火,点燃了大宅。自己则抱着女儿坐在大宅里,笑着看着火舌一步一步吞噬自己。
白家百年基业,被烧得只剩下几块炭木。
城里的人却还是不解气,说要掘了白家的祠堂。有几个胆大的青年,冲进祠堂就拿了白家的祖宗牌位,说要回家当柴烧。
第二天,这些人都死在了乱葬岗。和那法师一样的死法。
沉默了……
城里的人终于沉默了,谁家都不想再死人了。官府下令,凡城中百姓,不得在提白家,不得在擅闯白家祠堂。
这件事,就这样,不了了之。和当年血海的三十万将士一样,慢慢的被人淡忘了。
这篇以前发过,用的是另外一个号,名字也改了,内容也该了。以前叫《婉君溯白》
前言
大业三十七年,夏,未央城。
皇城传来消息,在太庙守了高祖十年的锦秋太妃——殁了。遵循高祖的遗愿,元顺帝下令将锦秋太妃葬于国境之南:未央城——血海。
这个已经被人淡忘的修罗场,再一次变成了茶楼的话题。酌杯品谈间,已经没人记得当年被坑杀的三十万大军,只笑侃高祖的风月往事。
血海,血海。并非一片汪洋,而是以血染红的一片荒原!
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从都城出发,谁也不敢怠慢,就怕这炎夏把尸身弄腐了。
可毕竟路途遥远,足足半个月,送葬的队伍才到未央城,到时已是亥时。棺椁里早已飘出了恶臭。送葬的人都心知肚明,可谁也没去点穿。
司礼官等不得第二天放白了,当晚就下令入葬。城里的百姓早早的官衙赶回了家,说是皇家丧葬,不宜围观。
这夜,说也奇怪。子时之际,一阵异香自城北血海飘来,且是越来越浓。直至第二天放白时,又突然消失。
更为奇怪的是,从来寸草不生的血海,竟一夜之间开满了血红的曼珠沙华,终年不败。
送葬的队伍急于复命,老早消失在了夜色里。城里的百姓没人可问,自己又无从解答,加之血海本就是不祥之地,便更让人心生胆寒。
如此这般过了三年,城里除了偶有人过世,倒也还算太平。
这日,鞭炮声从城北白家一路飘过了全城。那些老老少少纷纷拿着米袋,循着喜庆的声音到白府门口候着。原是白老爷,老来得了一女,要给全城派米。
白家下人打开大门,搬出三口大米缸时,门外的人都沸腾了。他们望着雪白花花的大米,不住的说白老爷心善,白老爷好人。
白老爷抱着女儿从内府出来,听得门外的声音,本就是喜上眉梢,这下更是笑得合不拢嘴了。
忙是吩咐下人,不怕人多,就怕没人要,只管开仓放米。今儿个,管够!
只是,这好景不长。
这年隆冬,城里未满一岁的娃娃都失踪了,弄得人心惶惶。
除了白家的小姐。
官府几番查办没有线索,索性请了一个萨满法师来驱魔。没成想,那法师还未做法,偏偏就死了白府门口。还被人剜去了眼,割去了耳,缝住了嘴,砍去了手,甚是骇人。
这城里的人本就觉得白家古怪,怎么就他家女儿无事?如今法师又惨死在他家门口,便一口要定是白家在弄什么巫术,害死了全城的婴儿。
全城的人像是说好了似得,整日堵在白家谩骂,一刻不得歇。
白老爷百口莫辩,终日将自己困在房里,连女儿都不见了。家里的下人也觉得这白府不正气,纷纷出走。白老爷也不阻拦,只将遣散金放在客厅,让想离开的人自己去拿。
白夫人终是受不得这样的委屈,投井自杀了。
白老爷一看枕边人没了,也没了活下去的气力。当夜一把火,点燃了大宅。自己则抱着女儿坐在大宅里,笑着看着火舌一步一步吞噬自己。
白家百年基业,被烧得只剩下几块炭木。
城里的人却还是不解气,说要掘了白家的祠堂。有几个胆大的青年,冲进祠堂就拿了白家的祖宗牌位,说要回家当柴烧。
第二天,这些人都死在了乱葬岗。和那法师一样的死法。
沉默了……
城里的人终于沉默了,谁家都不想再死人了。官府下令,凡城中百姓,不得在提白家,不得在擅闯白家祠堂。
这件事,就这样,不了了之。和当年血海的三十万将士一样,慢慢的被人淡忘了。
这篇以前发过,用的是另外一个号,名字也改了,内容也该了。以前叫《婉君溯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