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得瑟装备…三不齐箭
天工开物记载:
凡箭,中国南方竹质,北方萑柳质,北边桦质,随方不一。竿长二尺,簇
长一寸,其大端也。凡竹箭削竹四条或三条,以胶粘合,过刀光削而圆成之。漆
丝缠约两头,名曰"三不齐"箭杆。浙与广南有生成箭竹,不破合者。柳与桦杆,
则取彼圆直枝条而为之,微费刮削而成也。凡竹箭其体自直,不用矫揉。木杆则
燥时必曲,削造成时以数寸之木,刻槽一条,名曰箭端。将木杆逐寸戛拖而过,
其身乃直。即首尾轻重,亦由过端而均停也。
凡箭,其本刻衔口以驾弦,其末受镞。凡镞冶铁为之。(《禹贡》石乃方
物,不适用。)北边制如桃叶枪尖,广南黎人矢镞如平面铁铲,中国则三棱锥象
也。响箭则以寸木空中锥眼为窍,矢过招风而飞鸣,即《庄子》所谓嚆矢也。凡
箭行端斜与疾慢,窍妙皆系本端翎羽之上。箭本近衔处剪翎直贴三条,其长三寸,
鼎足安顿,粘以胶,名曰箭羽。(此胶亦忌霉湿,故将卒勤者,箭亦时以火烘。)
羽以雕膀为上,(雕似鹰而大,尾长翅短。)角鹰次之,鸱鹞又次之。南方
造箭者,雕无望焉,即鹰、鹞亦难得之货,急用塞数,即以雁翎,甚至鹅翎亦为
之矣。凡雕翎箭行疾过鹰、鹞翎,十余步而端正,能抗风吹。北边羽箭多出此料。
鹰、鹞翎作法精工,亦恍惚焉。若鹅、雁之质,则释放之时,手不应心,而遇风
斜窜者多矣。面箭不及北,由此分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