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
“我”到底是什么?其实很简单,“我”就是“我”,“我”是灵魂最本质的属性,“我”独立于一切属性之外而存在。人在知道所有的东西之前,最先知道的就是一个“我”,人的一切都是围绕着一个“我”。这也是人与机器最大的区别,机器不知道什么是“我”,机器只会按照程序行动,它的行为,永远不会为了那个“我”。
但是人很奇怪,人总是不满足于单纯的一个“我”,总是想要找出“我”到底是什么。但是静下心来想一想,即使没有记忆,没有性格,没有长相,我还是能知道“我”,知道周围的一切都不是“我”,知道只有“我”是“我”。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J4v1FVcCLo0/bid=03&pid=1&resourceId=0_03_05_01这段视频是一个关于自我意识与记忆关系的试验,试验的结论是,自我意识是伴随着记忆产生的(是这么理解吧?),但是我认为,用这个实验来说明没有记忆的孩子没有自我意识是相当武断的。因为孩子不知道自己鼻子上有污垢,可能是对镜子这个事物的不理解,不能说明这个孩子没有自我意识,不能说这孩子不知道什么是“我”。换个思路想,正是因为孩子还没有被诸多的常识污染过,所以更清楚什么是“我”,那么这个实验是不是恰好可以证明,“我”不是这个“肉体”呢?
有人说,如果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可以复制记忆,把A的记忆复制给B,那么B就会认为“我”是A。注意,在这里B的想法是“我”是A,因为B的记忆让他相信他就是A,但B同样也有一个“我”的理念,B的“我”和A的“我”显然不是同一个“我”,只是B的“我”被记忆欺骗,让B误以为“我”是A。这个饶人的例子,是不是可以说明“我”也不是记忆?
那么“我”到底是什么?“我”就是自我意识,就是区别“我”与“非我”的一个概念。不管为什么,反正“我”就是知道“我”是“我”,其他的都不是“我”。
你会说,什么都没有,那这个“我”到底有什么意义?如何区别这么多的“我”?我会说,“我”自然会知道,就好像我们看其他动物,甚至是跟我们不同种族的人,一开始总是分不清楚谁是谁,可是他们自己能分清。举一个更极端的例子,双胞胎,多胞胎,也许别人分不出来他们谁是谁,可是他们自己分得出来。总有那么一个标准,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吧。
所以佛说色即是空,佛说本来无一物,佛说抛却贪嗔痴,回归本我,大约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