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思维法吧 关注:10贴子:56
  • 0回复贴,共1

天使解读《道德经》第36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之胜刚,弱之胜强。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刚强处下,柔弱处上。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词意:
歙:收敛,吸进 聚集
张:放纵,无拘 开弓;拉弓弦 张弓设箭 张开
弱:消弱 衰败
强:使强,加强
废:衰败;败坏 废黜,罢官 废弃;废除
举:推选,推荐
夺:夺取
与:给与
微明:知幽眇之理而收显著之效
刚强:用物质实力去解决问题,以力量取胜。
柔弱:顺势借势从其势而为,以智慧取胜。
译文:
想要收弦放箭的时候,先把弓拉开。
想使其消弱的时候,先使其变强。
想将其废黜,先使其受到重用。
想要从其手中夺取,先主动给与。
这便是知幽眇之理而收显著之效。
顺势借势从其势而为,以智慧取胜。
胜过用物质实力去解决问题,以力量取胜。
所以,以力量称雄的军队,必然会败给以智慧取胜的军队。
没有韧性的木棍,最容易被折断。
用拼实力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是下策,用智慧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才是上策。
鱼不能离开水而存活,国家武器不可以拿来威协老百姓。
本章在大道原理概念中的位置:
本章论述刚强与柔弱的关系,强调以柔弱为上是为道的智慧。
举例:
知伯向魏桓子索要土地,魏桓子不给。
任章问他道:“为什么不给他呢?”
桓子说:“无缘无故来索要土地,所以不给。”
任章说:“没有缘由就索取土地,邻国一定害怕;胃口太大又不知满足,诸侯一定都害怕。假使你把土地给了他,知伯必定越发骄横。一骄横就会轻敌,邻国害怕就自然会相互团结。用相互团结的军队来防御对付轻敌的国家。知伯肯定活不长了!《周书》上说:'想要打败他,一定先要帮他一把;想要夺取他,一定先要给他一点。'所以您不如把土地给他,以便使知伯越来越骄横。您怎么能放弃和天下诸侯共同图谋知伯的机会,却偏偏让我国成为知伯的攻击对象呢?”
魏桓子:“好吧。”于是就把一个有万户人家的城邑给了知伯。
知伯很高兴,于是就又向赵国索取蔡、皋狼等地,赵国不答应,知伯就围攻晋阳。这时韩魏从国外反击,赵氏从国内接应,知伯于是是很快就灭亡了。
后来韩赵之间又发生争执。韩国去向魏国借兵说:“希望能借给我军队来攻打赵国。”魏文侯说:“我和赵国是兄弟之邦,不敢遵命。”
不久,赵国又向魏国借兵去攻打韩国,魏文侯说:“我和韩国是兄弟之邦,不敢遵命。”两国都没借到兵,就生气地返回本国。过后才知道魏文侯在中间替他们讲和,因此,都来朝拜魏国。
分析:对付知伯,任章的主意,正是运用将欲夺之,必固与之的规律。通过满足知伯的欲而达到消灭他的目的。


1楼2014-07-23 10:5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