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荷吧 关注:44贴子:792
  • 7回复贴,共1

【再水】偶题夜雨寄梧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清平乐》
懒题绝句,懒作相思曲。
漠漠梧桐招夜雨。拾起旧年心绪。
青衫无意婆娑,飞花报与风歌。
岁月其曾有我,人间不避单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7-22 23:51回复
    何叔的名声,本就是口舌之争。倒也不必多理,也不必表态了。
    昔日跟人讨论流年体。说起。流年体的关键在于空灵,那种气韵流畅婉转,浅白处又夹杂一丝少年深沉的况味。阿白和雪姨皆是厉害人物,飘零人物。然而后来人因为心动而纷纷效仿。学得皮毛,只关注浅白处,而不知深沉。空灵稍微一左,就成了空洞。空乏而寡味,千篇一律。许多人不屑一顾,也是应该。
    我不轻易评你们的词,文吧没有写诗词的,我多次这样说,包括自己。
    你说青丝和晓琳。我只看她们漂亮,词却不足道也。
    到底还是浅了些。虽然自有其深沉处。然而浑水之中,不见底,只见得上面飘落的红叶。路人来此,也就觉得红叶可惜,谁关注水里有着红鱼呢?


    IP属地:广西2楼2014-07-26 14:09
    回复
      再说一下,明白如话。
      唐诗多明白如话。我写东西也不爱用典。一来的确是底蕴不够,看书亦少。二来是真不喜欢把典故设进去。说文以载道的人就很爱用典。他们有些不是故意,是习惯如此,但一些人却是为了装逼。这个我只能蹙眉了之。
      然而过犹不及。明白如话,用得好,则如同清凌凌一汪水汽扑面而来,四野新绿。用劣了,就会油滑,让人猝不及防的跌倒,爬起来,不免气闷,回头瞪你一眼。这是应当的,自然的。别人说了,便默默受着,谁让你没把油抹干净呢?
      虽则有打油诗,可张打油的诗真是好的。好在妙趣横生,他乃故意为之,妥当诙谐。
      现在的打油,却是口水沫子横飞,话太多,生枝太多。盆栽已经小巧,还修枝剪叶呢。何况人言如此多。诗是截取与压缩。而非一味告诉人。只取其中最想说,最不能说。才写下两行,独自看看,读来潸然。先把自己感动了,才感动别人。诗既然已经写好,就让诗说话,不要解释。需要解释内容的,我以为已经不是好诗。
      你这个我不评,我知道你在其中有费心思。但是还很早呢。
      诗词于我而言几于道,是一场漫长的修行,要自己体悟。旁人说什么,可以听听,但也就是听听罢了。我并不想对人产生什么影响,也不愿意。
      以上算是自说自话。自问自答。
      殊眉。


      IP属地:广西3楼2014-07-26 14:2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