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煤炭消费企业环保工作不到位,才给社会造成了如此严重的污染。”刘震一语惊人。
据刘震介绍,随着煤矿开采规模越来越大,相应地也带来了许多生态问题,如造成大量农田以及建筑物被破坏、矸石堆积成山、河川径流量减少以及地下水供水水源严重干枯等;
而煤炭在燃烧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远大于煤炭开采,煤炭燃烧过程中除了产生大量烟尘外,还会形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及烟尘等有害物质。其中,二氧化硫的破坏力最强,它不但会污染大气,而且还会危害动、植物生长及人类健康,甚至腐蚀金属设备;当含硫量高的煤炭用于冶金炼焦时,还会降低焦炭和钢铁的质量。
尹瑞东称,中国85%的煤炭是通过直接燃烧使用的,主要包括火力发电、工业锅炉、民用取暖和家庭炉灶等。高耗低效的燃煤方式,是造成煤烟型大气污染的罪魁祸首。
“个别企业对污染物进行偷排现象也比较严重。”尹瑞东表示,“最近发生的山西阳城国际发电有限公司等10家燃煤发电企业擅自停运发电机组脱硫设施,将污染物直接向大气中排放,这种行为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更是难以估量。”
“煤炭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主要集中在开采地域,在消费的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则会随着大气的流动影响大片区域。”刘震表示,“解决煤炭使用过程中造成的污染才是当务之急。”
多位煤炭业内人士向金银岛表示,提高煤炭“洗白”技术,也就是所谓的洁净煤技术才是解决煤炭问题的根本。
洁净煤技术是将煤炭转变为洁净、高效能源的技术。该项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将显著减少煤炭对环境带来的污染,并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
“最大限度的降低煤炭直燃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成为重中之重。” 刘震表示,“这需要在燃烧前、燃烧中和燃烧后三方面同时下功夫。”
首先要对煤炭进行燃烧前的净化加工,主要是通过洗选降低部分污染。原煤洗选采用筛分、物理选煤、化学选煤和细菌脱硫方法,除去或减少灰分、矸石、硫等杂质。煤炭洗选可脱除煤中50%-80%的灰分、60%~80%的无机硫。燃用洗选煤可有效减少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燃烧中的净化技术,主要是流化床燃烧技术和先进燃烧器技术。流化床燃烧可以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而先进燃烧器技术则可以改进锅炉、窑炉结构与燃烧技术,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燃烧后的净化处理技术,主要是消烟除尘和脱硫脱氮技术。消烟除尘技术中的静电除尘器效率最高,除尘效率可达99%以上。脱硫有干法和湿法两种,它们的脱硫效率可达90%左右。
“简单来说,燃烧洗精煤并加装脱硫脱销设备是降低煤炭在消费过程中产生污染的最直接办法。”刘震总结道。
“提高煤炭使用的转化效率,也可以间接降低污染。” 尹瑞东表示,“提高转化率有两大方法。第一,对于传统的煤电转化率,通过2×100兆瓦的超超临界机组可将煤电转化率由35-40%提高到60-70%。第二,通过煤化工技术,将煤炭转化成气体或烯烃。”
对于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刘震认为,全封闭的作业环境,可以解决煤炭开采对大气污染的影响。而通过水资源转移储存、矿井水资源化等相应的保水开采技术,可以对矿区水资源保护及矿井水污染加以控制。
尹瑞东表示,“如何使煤矿的开采得到可持续的发展,这就需要采取合理的开采技术及有效的防治措施,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绿色矿业之路,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废弃’集约化经营的行业可持续发展目标,建设绿色煤炭工业体系。”
“短时期内不可能出现一种能源可以代替煤炭的主体地位。”山西省大型民营煤企负责人尹瑞东表示,“解决好生产、消费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煤炭也就是‘绿色能源’了。”
据刘震介绍,随着煤矿开采规模越来越大,相应地也带来了许多生态问题,如造成大量农田以及建筑物被破坏、矸石堆积成山、河川径流量减少以及地下水供水水源严重干枯等;
而煤炭在燃烧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远大于煤炭开采,煤炭燃烧过程中除了产生大量烟尘外,还会形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及烟尘等有害物质。其中,二氧化硫的破坏力最强,它不但会污染大气,而且还会危害动、植物生长及人类健康,甚至腐蚀金属设备;当含硫量高的煤炭用于冶金炼焦时,还会降低焦炭和钢铁的质量。
尹瑞东称,中国85%的煤炭是通过直接燃烧使用的,主要包括火力发电、工业锅炉、民用取暖和家庭炉灶等。高耗低效的燃煤方式,是造成煤烟型大气污染的罪魁祸首。
“个别企业对污染物进行偷排现象也比较严重。”尹瑞东表示,“最近发生的山西阳城国际发电有限公司等10家燃煤发电企业擅自停运发电机组脱硫设施,将污染物直接向大气中排放,这种行为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更是难以估量。”
“煤炭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主要集中在开采地域,在消费的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则会随着大气的流动影响大片区域。”刘震表示,“解决煤炭使用过程中造成的污染才是当务之急。”
多位煤炭业内人士向金银岛表示,提高煤炭“洗白”技术,也就是所谓的洁净煤技术才是解决煤炭问题的根本。
洁净煤技术是将煤炭转变为洁净、高效能源的技术。该项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将显著减少煤炭对环境带来的污染,并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
“最大限度的降低煤炭直燃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成为重中之重。” 刘震表示,“这需要在燃烧前、燃烧中和燃烧后三方面同时下功夫。”
首先要对煤炭进行燃烧前的净化加工,主要是通过洗选降低部分污染。原煤洗选采用筛分、物理选煤、化学选煤和细菌脱硫方法,除去或减少灰分、矸石、硫等杂质。煤炭洗选可脱除煤中50%-80%的灰分、60%~80%的无机硫。燃用洗选煤可有效减少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燃烧中的净化技术,主要是流化床燃烧技术和先进燃烧器技术。流化床燃烧可以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而先进燃烧器技术则可以改进锅炉、窑炉结构与燃烧技术,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燃烧后的净化处理技术,主要是消烟除尘和脱硫脱氮技术。消烟除尘技术中的静电除尘器效率最高,除尘效率可达99%以上。脱硫有干法和湿法两种,它们的脱硫效率可达90%左右。
“简单来说,燃烧洗精煤并加装脱硫脱销设备是降低煤炭在消费过程中产生污染的最直接办法。”刘震总结道。
“提高煤炭使用的转化效率,也可以间接降低污染。” 尹瑞东表示,“提高转化率有两大方法。第一,对于传统的煤电转化率,通过2×100兆瓦的超超临界机组可将煤电转化率由35-40%提高到60-70%。第二,通过煤化工技术,将煤炭转化成气体或烯烃。”
对于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刘震认为,全封闭的作业环境,可以解决煤炭开采对大气污染的影响。而通过水资源转移储存、矿井水资源化等相应的保水开采技术,可以对矿区水资源保护及矿井水污染加以控制。
尹瑞东表示,“如何使煤矿的开采得到可持续的发展,这就需要采取合理的开采技术及有效的防治措施,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绿色矿业之路,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废弃’集约化经营的行业可持续发展目标,建设绿色煤炭工业体系。”
“短时期内不可能出现一种能源可以代替煤炭的主体地位。”山西省大型民营煤企负责人尹瑞东表示,“解决好生产、消费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煤炭也就是‘绿色能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