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sdns吧 关注:2贴子:34
  • 2回复贴,共1

【搬运】 穆里尼奥的切尔西战术改革路线图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图片来自:Wasdns的百度相册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楼2014-07-20 21:49回复
    1.2 倒三角反击
    反击和快攻是当今足球战术中最重要的得分手段之一。据统计,在世界足坛高水平比赛中,每3次进攻就有1次是快速反击。从进攻效率来看,快速反击的成功率也明显高于阵地进攻,有资料表明,现代足球比赛中有80%到90%的进球是由守转攻后25秒内攻入的,而在中前场断球后形成的进球占这些进球的70%,时间大多是在8秒以内完成。
    穆里尼奥正是当代最重视反击的主教练。他早年秉持唯快不破的理念,追求反击的极致速度。执掌皇马后,穆里尼奥尝试了高位防守体系,后场反击和前场反击相结合,凭借皇马球员极强的带球推进和小组配合能力,闪电反击达到登峰造极、天下无双的地步,令对手不寒而栗、望而生畏。重返切尔西,穆里尼奥同样重视反击,只不过与皇马相比,这支切尔西的球员带球推进能力相差不可以道里计(只有许尔勒是例外),根本不可能打造出皇马那样的反击速度。但这支切尔西也有自身的优势,就是中前场传球手多,整体球商高,阿扎尔、奥斯卡、威廉都或多或少带有一定10号属性。穆里尼奥在继承皇马快反的基础上,为切尔西重点设计倒三角反击战术。
    穆里尼奥要求在反击中,中锋或前腰回撤,两个边路插上,在前场进攻三人组之间形成倒置三角形。处于下顶点的球员带球推进,两个上顶点的球员通过跑动拉开空间,为持球队友创造超过1条以上的出球路线选择。三个顶点通过传球、跑动和换位,在不断打破和构造三角形过程中,变化出球点和接应点的角色职责,迫使对手后卫在退防过程中不断面临选择,从而增加失误的机会。也就是说这不是一种追求最快速度、最少触球的反击,而是让己方进攻球员与对方后卫不断单挑判断合理性的“斗智游戏”。(PS:其实不仅在反击中,在阵地战中穆里尼奥也贯彻了倒置三角进攻的理念,因此整个英超1314赛季,切尔西的三名中锋没有一粒入球是通过反越位打入的,因为他们更多不是第一时间反越位前插,而是回撤拿球。)
    超级杯对拜仁的第一球是很有代表性的一次倒三角反击
    在动图中可以看到托雷斯将球交给阿扎尔以后两者进行了交叉换位,制造了拜仁防线的混乱
    切尔西在反击中大量使用斜线进攻和交叉跑位。这是因为斜线进攻可以绕开中场中路这个防守最厚实的区域,攻击对手边路和肋部等防守薄弱环节,也有利于创造和利用边路空间,扩大对方的防守面积和球员间距。同时,任何球队在阵地战中是可以横向换防补位的,但在退防过程中则只会纵向移动以维持防守阵型结构稳定,斜线进攻可以让球经过不同防守球员的防区,从而增加换防难度,制造受迫性混乱。
    在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三名球员在倒三角反击体系中的作用。
    第一个是托雷斯。如果有人问我穆里尼奥想要什么样的中锋,我的回答就是——能进球的托雷斯。这貌似是一句废话,但我要表达的是,如果排除进球率这个指标,托雷斯就是队内对倒三角反击理解最深刻、执行最到位的中锋,甚至可能超过刚刚加入球队的迭戈科斯塔。阿森纳花费时间和成绩代价培养各路妖人,而切尔西也花费时间和成绩代价将托雷斯从一名“五步以内天下无双”的射门机器培养成了一名善于回撤做球的战术中锋。因此,虽然托雷斯的进球率令人无法接受,但他的顺位却在“知道凌晨4点伦敦样子”的登巴巴之前,也在卢卡库之前,切尔西没有不惜代价强行清洗他——他的战术价值比很多切尔西球迷认为的要大。
    第二个是许尔勒。许尔勒是球场上的“枪骑兵”,他的风格大开大合,特别善于在开放空间中来回冲刺。他的纵向快速推进能力全队第一,可以实现进攻的瞬间提速挂档。而他出色的配合意识、快速合理的无球跑位和干净利落的一脚出球,能够与1名队友创造出两人三角的效果。换句话说,他的这个特长能降低进攻特别是反击和快攻中投入兵力的数量底线,从而完成进攻链构成,最终形成射门机会,就好像球场上多打一人一样,我把他的这个技能称为“二重身”。比如,巴西世界杯德国队比赛中,多次出现许尔勒后场抢断球权前插,又快速前插到对方小禁区附近抢点射门的镜头。

    对赫尔城比赛中许尔勒高速前插反击
    从头球争顶到前场接球用时8秒完成了一次超过50米的纵向机动
    第三个是迭戈科斯塔。为什么切尔西选择了他而不是曼朱基齐,答案就是科斯塔更适合倒三角反击和波动进攻(波动进攻将在后文阐述)。曼朱基齐更适合做一个固定强桩,背身接球、居中策应,让一群技术流球员围绕着他来跑。在马竞的442/4231体系里,无论搭档是法尔考还是比利亚,科斯塔他打的都是突前中锋身后的F.Targetman(桥头堡)位置,3年的经历帮他奠定了全能中锋的技术基础,虽然背身弱于曼朱基齐但也够用,拉回到中场面对后卫盘带突破和持球推进的能力远强于曼朱基齐。如果说曼朱基齐是一名纵向30米的中锋,那么科斯塔就是纵向50米的中锋,显然科斯塔更适合穆里尼奥的要求。
    最后简单提一下,理解了倒三角反击,就能理解为何穆里尼奥连续两个夏季转会窗强烈希望买入鲁尼,鲁尼在曼联长期担任的就是一个回撤中锋的角色,并拥有出色的传球视野、跑动覆盖和策应能力,能够轻易与前腰和边锋形成互动和换位,并且不存在适应英超的问题,在穆里尼奥心中,鲁尼确实是他的第一中锋人选。


    3楼2014-07-20 21:55
    回复
      1.5 从马克莱莱到马蒂奇
      从皇马时期开始,我注意到穆里尼奥的一个变化,就是他对后腰的使用偏好发生了明显改变。在切尔西一期433是马克莱莱、埃辛、兰帕德组合,有2名专职防守后腰。在国米前期4312是萨内蒂、坎比亚索、斯坦科维奇/莫塔组合,2名专职防守后腰;后期4231是坎比亚索、莫塔双后腰,1名专职防守后腰。在皇马则是阿隆索、赫迪拉双后腰,已经没有纯粹的专职防守后腰了。当初我看到这对后腰组合的时候,曾在心里打了两个问号:穆里尼奥在皇马一直重用组织、防守兼备的阿隆索,到底是看菜下饭、因人成事,还是最初就不打算使用专职防守后腰?赫迪拉在皇马频频插上助攻,有时甚至导致阿隆索在中后场被孤立,这是赫迪拉的进攻意识过剩导致失位,还是教练的战术安排?1314赛季前半段穆里尼奥对拉米雷斯的使用解答了第二个问题,而2014年初买入马蒂奇解答了第一个问题。于是我们得到这样一个结论:从切尔西到国米到皇马,穆里尼奥在不断减少专职防守后腰的使用。
      这牵涉到欧洲足球的一个变化趋势,自安切洛蒂在AC米兰使用拖后组织核心皮尔洛和专职保护的加图索以来,在多后腰体系中,1大师和1到2打手曾经成为一个标准配置,然而近五年来针对这种配置的克制战术应运而生,因此部分球队开始使用双全能后腰或三全能中场配置,促使组织核心分散化和位置功能通用化,战术体系从强调互补性,转变为强调替代性。这个转变的典型代表就是从阿隆索、马斯切拉诺组合过渡到杰拉德、亨德森、乔阿伦组合的利物浦。穆里尼奥的理念是后卫避免过多助攻,而4213阵型的中前场球员要全部可以投入进攻,因此不再使用导致体系流动性下降的专职防守后腰(就是前些年炙手可热的“兽腰”)。不再使用专职防守后腰这个改变对于穆里尼奥的战术思想和体系而言至关重要,标志着穆里尼奥从防守反击教练向全攻全守教练的转变。

      购入法布雷加斯是切尔西转会操作的神来之笔和最优选择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更好的分析买入法布雷加斯这笔转会。穆里尼奥在前腰身后,使用1名具有组织能力的防守后腰和1名BTB中场(我称之为BTB后腰)的搭配组合,目前看马蒂奇能够胜任前者要求,而拉米雷斯则无法达到后者要求。主要障碍在于,上个赛季贝尼特斯的兰帕德+拉米雷斯组合是个传统的分工体系,兰帕德主要负责组织出球,拉米雷斯主要负责防守覆盖和提供一定的策应,在这个体系里拉米雷斯传接球基本功差的弱点被有效掩盖了。而穆里尼奥采用的是一个全能体系,拉米雷斯也要承担大量的出球任务,穆里尼奥希望拉米雷斯可以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达到这个要求。基于这份期待,穆里尼奥在2013年夏季转会窗口没有买入既符合他要求又价格适中的即战力保利尼奥,而是买入了符合他要求但更便宜也更年轻的范金克尔。同样我们可以理解为何2013年切尔西没有试图买入其他优秀的防守型后腰人选,比如古斯塔沃,再比如拉斯本德(这里先不提是否能够实现,仅指有没有实质性操作)。拉米雷斯最终没能达到穆里尼奥的期待,在新体系中他的缺点被充分暴露出来,表现与1213赛季相比大幅下滑。
      在此我非常遗憾范金克尔的时运不济,在拉米雷斯发展难如人意的情况下,他原本是有可能取得更多上场机会,并像国青队好基友斯特鲁曼一样实现华丽蜕变和一鸣惊人的——这两名球员起点差不多,在荷甲时荷兰国内球迷对他们的评价也在一个档次上。然后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何法布雷加斯是马蒂奇搭档的最佳人选了,比达尔和博格巴太贵,克罗斯没打过英超。如果是2013年夏天,赫迪拉与拉米雷斯互换原本是个可以接受的选项,但现在有了更高水平的法布雷加斯。法布雷加斯的防守确实不算很强,但我要说穆里尼奥的切尔西是唯一能够承受让法布雷加斯打后腰的球队,这不是说另一名后腰马蒂奇防守有多强,而是靠球队的整体防守理念和能力。换成阿森纳、曼联甚至曼城,都支撑不起。因此法布雷加斯转会切尔西于双方而言,都是黄金选择、最佳搭配,我毫不怀疑法布雷加斯在切尔西一定会有很好的发挥。


      5楼2014-07-20 21: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