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克吧 关注:78,446贴子:2,918,699
  • 20回复贴,共1

投名状——论“无私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在这里要说的是流行于我们文化中的“无私症”,之所以称之为“症”,因为这种所谓的“无私”导致了两个人都会生病,一个是给予无私的人,一个是被无私的人。通常我们会听到或者自身感受到一句话“我这样爱你关心你,你却这样对我,你自私。。。。”这个句子结构是“我这样,你就应该怎样,否则你就是怎样(自私,没良心。。。)”,仔细分析一下这个句子,首先“我这样爱你关心你。。。”等等等诸如此类的表述,都在表明自己对对方的付出,而且这种付出还被想当然地赋予了高尚无私这样的“原善”(这个词特意创造出来与“原罪”对比,“原善”是不容质疑的,是必然对的,它虽然没有大声喊出要求回报,却因为它与生俱来的“原”字血统而自然在定义里就包含了回报!),我一生辛劳,处处为你着想,怕你冷着怕你饿着怕你摔着,各种爱你!对,戛然而止的句子,像没有表达完的情绪,隐忍,婉转,令人肃然起敬。但这个句子实际上读起来本来就仿佛还缺下半句,如果没有下半句,你会觉得这个句子是不完善的,还有一些情绪没有表达出来,还有一些愿望没有表达,这情绪,这愿望躲藏在原善的高尚面孔之下,没有说出来,或者是因为没有意识到,或者是意识到了而羞于承认,这个呼之欲出的下半句就是“你应该这样”,“我这样对你,你就应该这样对我”,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才是一段完整的情绪!看看,原善虚伪的面孔,“我这样对你”的前提,前提这个词好残忍,那么用结果因这个词好了,实际上都一样,就是“你要这样对我”,这个结果因是“你要这样对我”。
但是说它是前提仿佛欠妥,因为“你要这样对我”是需要时间的,尤其在家庭成员之间,我确实指的是亲子关系之间,夫妻之间。对于亲子关系,刚出生的孩子怎么可能有能力实践“你应该这样对我”,所以只是单方面的父母对子女的“我这样对你”,正是由于这里涉及到一个时间顺序不可逆关系,所以才给这种“我这样对你”原善的高尚假象,你看,孩子将来怎样我还不知道呢,因此我并非是看回报才关爱孩子的,因此是无私的!“无私”多少人假你之名!但是实际上呢,当随着孩子的渐渐长大,“我这样对你”就逐渐要求回报了,如果孩子不顺自己的意,这个句子也随着岁月的流长而长大,生长出了它的后半句,那就是“你应该这样”!于是我们在这里看到语言学和心理学的交融,这是语言学的心理成长,这是心理学的语言历史结构!如果孩子没有像其所期待的那样——“你应该这样”,那么父母会患上这种“无私症”,感觉失落愤怒,因为他们的生命的意义所系就是培养孩子,说得露骨一点,就是培养未来的“你应该这样”,现在孩子成了独立的个体,不再弱小无知,有了自己的想法,家长所期待的“你应该这样”充满了重重风险,家长焦虑辗转,担惊受怕,生怕这感情的物质的投资品折损。这种无私症的症状表现就是不停追溯从前的种种付出,情绪表现为失落和愤怒,行为表现为对子女的强烈干预!不,这个句子还差一点评价,这个评价看似虚弱无力,但却能打击无私症的受害者,这个评价就是“否则你就是”——自私的,无情无义的,白眼狼的,这样句子才完美了,以无私开始,以自私结束,以控诉升华!占尽道德的制高点。但是真相却是什么呢?“我这样对你”原本就是自私的,“你就应该这样对我”是对延迟数年打扮为无私的的自私的深刻诠释,“否则你就是”这样专横的判断底气都来自于原善的假面!被无私症波及的受害者们于是羞愧难当,是呀,我怎么能这么自私,当初如果没有父母给我衣穿给我饭吃给我钱上学,甚至如果父母没有生下来,哪有我这个存在,哪有我今天这个样子?!但是,请想一想,如果身为父母不给孩子衣穿饭吃以及必要的教育,还叫父母吗,即使飞禽走兽也出自本能要这样做,这有什么无私可言?反而倒是如果有这样的父母,我们会指责唾弃为禽兽不如,那么也就是说正常的抚养只不过是如禽兽的生物行为而已,无他!
在这里我要声明的一点是,我这里的分析仅限于我们的文化社会,至于崇尚个体价值观的西方社会可能是另外一番情况。我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想到我所看到的西方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仿佛并没有给我留下这种我们文化中的这种疾病——无私症!这个疾病的关键病因是把自己的价值建立别人的身上(把父母的价值建立在孩子的身上),自己的兴趣爱好,生命的意义,在孩子诞生的那一刻,全被孩子所替代(或许这里除了文化传统的原因之外还有经济的原因),我所接触的妈妈们鲜有自己的个人兴趣爱好,或者有妈妈甚至自豪地说孩子丈夫就是她生命的一切!说的时候眼神闪闪发光,再次充满了无私的光华,但我要残忍地道出事实——再次充满了无私症的病态光芒!这是一种多么可怕而卑贱的伟大!她借以无私的名义捆缚对方,控制对方,一旦你没有按照他的期望,她多年前种下的那颗被声称为不计回报的无私症病根,就会开枝散叶,在你面前大声喧哗:“你这个自私鬼!”之所以说是“卑贱”是因为她宁愿失去“自我”,要知道没有觉醒的“自我”为前提的任何行为都是虚假的,通常我们的文化赋以失去自我,用了“牺牲”这个词,牺牲自我!没有了自我的人,把别人认作自我,所以想尽一切办法控制别人!但是别人也是有意识的个体,通常又难以控制,所以我们的文化里极力颂扬这种自我的失去,让她在虚假大词里得到一点抚慰,然后在萧瑟秋风之后悄然落下,孩子的忏悔和解脱是她的墓志铭。


IP属地:福建1楼2014-07-19 08:43回复
    哈哈哈,昨天发帖求助,谢谢各位建议!觉得大家好有个性,于是凑个热闹,有点不好意思。。。


    IP属地:福建2楼2014-07-19 08:46
    收起回复
      2025-07-28 13:00:0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文章太长没敢看~~我自认自私~~坐等楼下各种神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4-07-19 08:48
      回复
        楼主以后发帖短一点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07-19 08:50
        收起回复
          我是自私自我自主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07-19 08:50
          回复
            看完了,说得不错……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07-19 10:06
            收起回复
              楼主所言深得我心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07-19 11:38
              收起回复
                写得不错。我从来都承认自己自私,就为自己活。非丁大多是楼主所言的“无私症”患者,包括我爹妈在内。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07-19 13:12
                回复
                  2025-07-28 12:54:0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味如嚼腊如吃鸡肋


                  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4-07-19 14:35
                  收起回复
                    说的很好啊,赞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07-19 19: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