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私家车越来越多,小区里车满为患,抢占车位成了一些人的“必修课”。
人们抢车位的招数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有的在空车位上放破家具、旧三轮车,有的摆汽车上的烂椅子,有的仗着是越野车硬往灌木丛上拱,非要拱出个车位来不可,还有个别人见缝插针,把车停得横七竖八,常常挡了其他车辆的路。别说是白天,就是深更半夜,因找不到车主倒不出车来,人喊笛鸣吵得四邻不安的事也时有发生。小区里的路变得曲里拐弯、窄中带角,就连出租车司机都说:“这要是没两把刷子,弄不好就是一溜小刮剐蹭。”
从客观上看,车位先天不足导致抢车位现象频频发生,从主观上看,是车文化核心价值观缺失的表现。从政策允许私人买汽车到现在,仅仅二十来年的功夫,汽车就成了寻常百姓人家的普通物件。这期间,不论是汽车经销商,还是普通老百姓,谈论最多的是品牌、价格、配置、性能,很少深究细研在诸多汽车要素中人的地位与主导作用。认知上的偏差使车文化成了没有核心价值观的空心文化,各种与车有关的不文明行为司空见惯,甚至成为纠纷和事故的直接导火索。
文化是时间沉淀的精华,车文化也是如此,缺乏人文理念的滋润,没有以车德为核心的车文化,虽然搞得红火却是身歪影斜的独脚舞。汽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跳出“使用价值”局限,把对物质的占有欲和优越感,转化为对精神升华的追求,这才是车文化前进的方向。车德作为车文化的灵魂与核心,其实是对一个人综合素养的高度概括。它的高低优劣,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文明水平。在已经进入汽车社会的今天,构建以车德为核心价值观的车文化,是解决有关汽车社会问题的一剂良药。(卯日星官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