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歼击机吧 关注:1,862贴子:17,985
  • 27回复贴,共1

【老机新翻-VWTW】普加乔夫眼睛蛇机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英语:Pugachev's Cobra)是一种人为让战斗机机头突然大仰角抬高,造成飞机速度骤减,而后再恢复水平飞行的一种机动方式。这种机动只有极少数的战斗机能够完成(如Su-27战斗机)。在完成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前后飞机的高度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其目的在于在空战中使得战斗机迅速减速,并能够取得更好的攻击位置。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4-07-15 17:52回复
    在做眼镜蛇机动机动前,飞机的飞行速度大约为310~420km/h,然后由飞行员迅速断开电传操纵系统电门和迎角限制器电门,迅速拉杆到底,保持短时间使机头上仰到 110°至120°。这时飞机由于机腹向前,飞行阻力增大,造成飞行速度迅速降低。机头开始下沉时,加大发动机的马力防止航向偏离。飞机恢复到水平飞行时,接通电传操纵系统电门和迎角限制器电门,动作完成。
    整个动作的持续时间约为5秒。动作结束后,飞行速度约为每小时120~130公里,飞行高度几乎不变。
    PS:美国老就是不敢玩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4-07-15 17:54
    收起回复
      俄罗斯
      苏-27战斗机
      苏-30战斗机
      Su-33战斗机
      Su-35战斗机
      Su-37战斗机
      米格-29战斗机
      米格-35战斗机
      中国
      歼-11
      歼-15
      歼-16
      美国
      F-22猛禽战斗机
      瑞典
      Saab 35 Draken
      Ps:虽然F22和saab 35 Draken可以做但是没有驾驶员敢啊( ̄Д ̄)ノ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4-07-15 17:55
      收起回复
        这种机动不仅有观赏性并且不用通过掉头就可以飞到敌人后方不过操作难度过高在空战中一般不会被使用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4-07-15 17:57
        收起回复
            “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并非任何飞机都能完成,即使 Su-27 飞机也并非在所有的高度、速度点或所有的重心条件下都能完成。从设计观点考虑,一架飞机若能完成“眼镜蛇”机动需要具备三个设计特点:第一,要有很强的上仰操纵能力;第二,应克服迎角为 30°~60° 区间的不对称滚转和偏航力矩(这是很容易被忽略的设计特性,对于细长体战斗机构形,在大迎角时静态和动态稳定性之间存在很强的匹配关系。为了有效的避免大迎角时操纵特性和强横航向的损失,必须仔细权衡静力学与动力学之间的关系);第三,要有很强的下俯操纵能力。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4-07-15 17:57
          回复
            动作特点及影响因素
              进行“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时的动作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1) 动作时间短,俯仰角变化范围大,飞机在机动中的滞留时间为 5~6s。
              (2) 该机动可以得到以下最大迎角和俯仰角 αmax=75°~95°,θmax= 90°~120°。最大迎角不取决于进入时的速度、高度及发动机的工作状态,最大俯仰角速度对最大迎角值的影响也很小。试验表明,初始的俯仰角对最大仰角值的影响较大。
              (3) 随着进入该机动的表速的增加,达到最大俯仰角的时间减小(约 2.1~2.7s),法向过载增大,飞机减速更加急剧。在迎角增大到 45°~50° 时,法向过载达到最大,减速率也明显增大,飞机主要的减速发生在从该点到最大迎角阶段。
              (4) 进入机动的初始高度对机动过程中的飞机动态影响较大,随着高度的降低,速度损失明显增加。
              (5) 发动机工作状态为“最大”时,飞机在机动中的减速率很大,从而导致机动后有很大的速度损失以及从大迎角状态退出时有着很大的延迟。因此进入机动前最好将发动机状态固定在 n1 为 85% 左右的节油工作状态上。
              (6) 飞机在拉杆后向上跃起时,伴有较剧烈的抖动和横侧晃动,飞行员身体感觉明显,待抖动和晃动消失时,飞机的俯仰角已接近最大,机动的前半段基本结束。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4-07-15 17:58
            回复
                Su-27 飞机的过失速机动——“普加乔夫眼镜蛇”、“尾冲”和“赫伯斯特”机动等都是典型的快速机动动作,都具有快速指向的能力,在近距空战中不但可以作为进攻的战术手段,而且可以作为有效防御的战术手段。概括起来,过失速机动具有以下战术意义:
                (1) 过失速机动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空战的情景,即取决于敌机的相对位置,飞行速度以及武器系统的能力。
                (2) 在使用过失速机动动作,尤其是使用“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时,目标的机动对飞机机头的瞄准影响很小。因为该机动的状态时间非常短。
                (3) 实际近距空战中,当我机在蛇形转弯或盘旋等机动过程中发现后方距离较近的敌机时,适时使用“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快速减速,可使敌机“冲到”前方,使我机处于有利的攻击位置。
                (4) 在使用全方位导弹的空战中,利用过失速机动动作可在更大范围内攻击敌机,与常规机动相比,可为飞行员提供更多的发射导弹的机会。
                (5) 当我机受到敌机导弹攻击时,使用过失速机动动作可迅速地改变姿态,减小遭受攻击的可能性。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4-07-15 17:59
              回复
                  Su-27 飞机的“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不是由技术人员设计和预先计算出来的,最初总设计师也不知道飞机有能力完成这个动作。在进行了大迎角特性试飞后,试飞员 ИП.沃尔科和试飞工程师在共同分析飞机的大迎角特性时,发现大迎角条件下飞机具有很大的俯仰角速度和良好的操纵性、稳定性,于是提出要进一步试飞。首先在失速/尾旋模拟器上逐渐深入摸索开发出这一动作,之后于 1987 年 9 月由 ИП.沃尔科在飞行试验中完成。这一动作的产生,从一个侧面显示了飞行试验的重要性,也反映了试飞员参与设计、分析、开发的重要性和在科研试飞中的作用。只有充分挖掘飞机潜力,充分发挥飞机的战术性能,才能促进作战手段的提高,才能在现代战场上扬长避短、克敌制胜。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4-07-15 18:00
                收起回复
                  @图波列夫K @巨人排头兵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4-07-15 18:01
                  回复
                    @zhc981006 这是我认为很有潜力的吧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4-07-15 18:04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4-07-15 18:3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