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多国博弈”
其一,要知道,这个世界很大,且有很多国家,没有谁能随心所欲地将其他全部国家玩弄于鼓掌之中。
其二,现今中、美两国的实力,的确远超其他国家,但还有一些国家是颇有份量的。“坐三望一”的俄,自然不用说,还有如英、法、德、日、印、意等。
其三,这些有份量的国家单独拿出来,确实不算什么,但它们同样也必然会为自己的利益精打算盘。到不是说它们能单独左右时局,而是说,它们在“特定的背景”下,可以用某些方式打破“某种平衡”,甚至还有可能反客为主。
其四,如果这个世界上除中美外的其他国家,都如尼泊尔之流,身弱力小,那么中美之间,不论是满口嘴炮也好,还是大打出手也罢,都无后顾之忧,可现实并非如此。
其五,在现实中,除了“大北约”与“泛上合”外,还有“其它势力”在作风作浪。这些势力,搞建设未必好使,但搞破坏却是行家里手,也不由得你不怕。
“两大集团”内部成员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再加上“其它势力”的蠢蠢欲动,所以它们虽是针锋相对,但还是形成了今日“斗而不破”的局面。
归根结底一句话:都是顾忌重重,都怕失控,越是家大业大,越如此。
中俄关系决定未来
1、中美俄三国在可期未来的国际竞争地位:
中国:经多年发展,目前的中国仅次于美国,坐拥全球第二的竞争地位。在可期未来,如中国内部相对稳定,不出重大变故,其实力(战争能力)仍会快速增长,上升势头依旧无人可阻。
美国:近些年来,美国的实力虽已有了明显的下滑,但必须承认,其还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在可期未来,其实力(相对与绝对)仍会进一步降低,但毕竟其体量极大,即使下降幅度很大,所余之实力,也是除中国外其他国家难以比肩的,所以其还会是世界上最具实力及影响力的势力之一。(一夜崩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基本只存在于理论上。)
俄罗斯:经二十余年的修生养息,俄罗斯元气有所恢复,可近几年的发展极为缓慢,近乎停滞,并且其实力明显大幅弱于中美。而更重要的是,其发展的天花板,近在咫尺。换句话说,在可期未来,俄的实力基本可看作徘徊不前。但即便如此,俄所具有的实力,及由此决定的国际地位,仍大超除中美外的其他国家,稳坐第三把交椅。
2、当前国际博弈中的主要势力与态势:
最主要的两大博弈势力:“泛上合”由中俄两国为首;“大北约”以美国为首,主要由英、法、德、意、加、日等组成。
其他势力:如“某教”,其实力虽相对很弱,但搞风搞雨的能力,也十分令人忌惮。
“泛上合”与“大北约”之间可看作势均力敌,换言之,就是双方大体保持着战略动态平衡,表达式如下:
目前的态势:“泛上合”≈“大北约”
也可看作:中+俄+其他≈美+“英、法、德、意、加、日等”
3、推演可期未来国际博弈中的可能态势:
当美实力持续下降(理论上几近不可逆),而“英、法、德、意、加、日等”的合力进一步降低时(各有算盘,美又无力压服),那么“大北约”的实力势必会大幅下降。
而“泛上合”这边,由于中国的实力依旧快速增加,而俄罗斯的实力基本保持不变,且双方互耗可容忍,不出大格,便会出现:
“泛上合”>“大北约”
当两方实力的对比超过“某临界值”时,原世界中的“旧规则、旧秩序”,势必将会被改写,更直白说,“崭新的世界利益格局”定将逐步呈现。
但如果,未来中俄两国渐行渐远,甚至变成针锋相对,那么“未来”就会有太多的可能性,着实难以预料……
综上可归纳为一句:中俄两国如何选择,对于未来的世界利益格局而言,无疑有决定性的作用。
对于中国来说,最务实的做法,莫过于“报最大的希望,做最坏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