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喵吧 关注:12贴子:606
  • 10回复贴,共1

【炸喵•转自龙腾网】中美俄的“三角关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http://share.ltaaa.com/share-1218-254.html
感觉是写的很客观易懂的好文章,值得分享一下。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4-07-14 12:23回复
    你还不如发图QwQ手机弄不了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7-14 16:44
    收起回复
      比对时段的划分确实很生硬,相关内容的阐述也很粗陋,但本人认为,通过以上的文字,已将“中美俄”三国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定性的主流关系”表述清楚了。
      有必要说明一点:上述之言并非是要得出一个什么结论,而重点是在于要呈现一个事实,关于“中美俄”三国“多变关系”的一个客观事实!
      两个俄罗斯
      在众人心里一般存在两个俄罗斯,一个是“记忆中”的,而另一个则是“现实的”......
      总所周知,作为曾经令人胆寒的红色帝国的继承者,自帝国分崩离析后,其实力(战争能力)有了极大的衰退,那么今日的俄罗斯究竟衰弱到了什么境地,因为种种原因,也许很难量化比较。
      有鉴于此,或许用最根本的人口与疆域两大基础项作比,更为一目了然,也更为深刻。
      昨日的苏联:国土面积约2200万平方公里,人口峰值约为2.8亿人。
      今日俄罗斯:国土面积约170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1.4亿人。
      注意,俄罗斯的国土面积约为苏联时期的75%,而人口只约为前苏联时期的50%。
      国土面积的巨幅下降(依旧世界第一)也许还相对好说,但减半的人口呢?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国土面积同样巨大的2400万人的澳大利亚与3500万人的加拿大,它们又有多少存在感?反观国土面积只有“奥、加”几分之一、经济规模相仿,但人口却超10亿的印度,当真是满满的存在感......相信有关“人口数量”在于国际博弈中的根本性,也无须赘述了。
      以上只是俄罗斯与其前身的纵向比较,与今日中美的横向比较呢?
        


      IP属地:浙江4楼2014-07-14 17:30
      回复
        简略比比:
        人口数量:俄罗斯人口总量约为中国的1/9,美国的1/2。
        国土资源:这此方面,俄罗斯的优势非常明显,几乎是倍于中美。(强调一句:再地大物博,也要有相应的人口去支撑才行,不然想要的种种,便会是镜花水月。)
        农业方面:俄罗斯粮食年产量近9000万吨,不但可自给,而且有相当一部分用于出口;中国粮食年产量6亿吨,基本自给;美国粮食年产量超3亿吨,并大量出口。
        工业方面:可一言蔽之,无论是从工业门类与产业链条的完整性,还是产业规模方面,俄罗斯与中美基本没有可比性。
        宏观基础数据:以2013年为例,俄罗斯总发电量1万亿度,并多年徘徊不前;中国总发电量超5万亿度;美国总发电量超4万亿度。中国5倍于俄,美国4倍于俄。
        极富代表性的中观数据:以2013年为例,俄罗斯汽车产量约为250万台,中国汽车产量约为2200万台,美国约为1100万台;中国超8倍于俄,美国超4倍于俄。
        微观感受:在中国境内(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除伏特加、鱼子酱之流,在日常中出现过什么俄生产的“非粗加工商品”么?(俄的实物出口,资源类商品占比极高,近70%。)
        以上可归为俄罗斯现今所具备的基础硬实力(挨揍能力),算不全面,但应该来说,还是足够客观的。
        至于“楱人能力”方面,抛开无从比较的“人的因素”之外,其余两大构成要素中的“武备因素”,不要说与美国相比,就是与中国相比,无论是存量还是增量,质量还是数量,不得不说,俄罗斯目前还是得过且过,心有余而力不足。
        “保障因素”方面,由于受经济实力及工业能力所限,“作战资源”的保障持续乏力(打了几次,都是在“家里”,甚至连家门口都谈不上),并且其为数不多的几个海外基地养起来也很吃力(见新闻:俄罗斯恐因囊中羞涩而丢失最大海外军事基地)......
        综上而言,目前俄罗斯的状态已然摆在面前,其与中、美的巨大差距,自当一目了然。
        一句话,无论承认与否,现实中的俄罗斯,只有一个!
        最后强调:俄罗斯的“弱”,只相对中美而言,并非其他。


        IP属地:浙江5楼2014-07-14 17:31
        回复
          举头半尺有房板
          在如今的时代,相信不会有人质疑经济对于一国发展壮大的根本性,换句话说,经济发展是国家发展的前提条件,反过来再说,便是经济如无法发展,也就无须再奢谈什么国家发展了。
          那么发展经济是什么?
          大体说来就一句话:“赚钱,持续赚钱,持续不断地多赚钱。”
          “钱”又是怎么赚呢?
          “变种术”虽有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可基本分为两种:一是常规的,低进高出“吃差价”;二是“高级的”,将石头刷金漆去“骗钱”(极端形式便是直接“印钱”)。
          中国这几十年一路走来,发展到如今的地步,是靠什么法子“赚钱”的?
          大致可将其归结为“吃差价”中的“薄利多销”。单利虽薄,但何耐产量巨大,又经持续多年的滚动后,这个“量”已经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地,所以中国赚了很多“钱”。
          而美国“赚钱”的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薄利多销”为主,也是靠走量;第二阶段是以“利厚寡销”为主,靠吃单利;第三阶段也就是目前这个阶段,已发展到了“骗钱”为主、“利厚寡销”为辅的“高级”形式,“钱”自然赚的也是满盆盈钵。
          对于俄罗斯这般履历、这般体量,且野望强烈的大国而言,学习赚“钱”法子的对象,寻遍全世界也只有两家,即:中美两国。
          可俄罗斯最大的问题是,它既搞不来中国的“薄利多销”,又学不了美国的“骗钱为主,利厚寡销为辅”。
          为什么?
          想学中国,首先一条便是俄罗斯的内部条件不达标,如“机制”、人力、基建、配套、技术等方面,俄欠缺很多,想要补足会很吃力,而更为关键的是,中国“巨量倾销”的路数,没有给其留有任何市场机会,俄罗斯还怎么搞?
          要学“更高级”的美国,则同样无望。道理很浅显,美国之所以能洒脱赚“钱”,靠得就是它拥有“今日规则”的主导地位,和对诸多领域发展方向及核心技术的掌控,如此“高级”的方式,俄罗斯学得来么?
          行文至此,数年来俄罗斯的发展会停滞不前的原因,相信已经一览无余。
          答案简单来说就四个字:没法赚“钱”。
          多用几个字表述,便是如今的俄罗斯实无持续多赚“钱”的能力。
          若不是祖上积德、厚泽今人,俄还有天量的“资源类商品”可卖,尚能维持生计,还真不知它会沦落到何种地步!
          最后归为一句:现今的俄罗斯,真的很难,“上下”都难!
            


          IP属地:浙江6楼2014-07-14 17:32
          回复
            有关“多国博弈”
            其一,要知道,这个世界很大,且有很多国家,没有谁能随心所欲地将其他全部国家玩弄于鼓掌之中。
            其二,现今中、美两国的实力,的确远超其他国家,但还有一些国家是颇有份量的。“坐三望一”的俄,自然不用说,还有如英、法、德、日、印、意等。
            其三,这些有份量的国家单独拿出来,确实不算什么,但它们同样也必然会为自己的利益精打算盘。到不是说它们能单独左右时局,而是说,它们在“特定的背景”下,可以用某些方式打破“某种平衡”,甚至还有可能反客为主。
            其四,如果这个世界上除中美外的其他国家,都如尼泊尔之流,身弱力小,那么中美之间,不论是满口嘴炮也好,还是大打出手也罢,都无后顾之忧,可现实并非如此。
            其五,在现实中,除了“大北约”与“泛上合”外,还有“其它势力”在作风作浪。这些势力,搞建设未必好使,但搞破坏却是行家里手,也不由得你不怕。
            “两大集团”内部成员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再加上“其它势力”的蠢蠢欲动,所以它们虽是针锋相对,但还是形成了今日“斗而不破”的局面。
            归根结底一句话:都是顾忌重重,都怕失控,越是家大业大,越如此。
            中俄关系决定未来
            1、中美俄三国在可期未来的国际竞争地位:
            中国:经多年发展,目前的中国仅次于美国,坐拥全球第二的竞争地位。在可期未来,如中国内部相对稳定,不出重大变故,其实力(战争能力)仍会快速增长,上升势头依旧无人可阻。
            美国:近些年来,美国的实力虽已有了明显的下滑,但必须承认,其还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在可期未来,其实力(相对与绝对)仍会进一步降低,但毕竟其体量极大,即使下降幅度很大,所余之实力,也是除中国外其他国家难以比肩的,所以其还会是世界上最具实力及影响力的势力之一。(一夜崩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基本只存在于理论上。)
            俄罗斯:经二十余年的修生养息,俄罗斯元气有所恢复,可近几年的发展极为缓慢,近乎停滞,并且其实力明显大幅弱于中美。而更重要的是,其发展的天花板,近在咫尺。换句话说,在可期未来,俄的实力基本可看作徘徊不前。但即便如此,俄所具有的实力,及由此决定的国际地位,仍大超除中美外的其他国家,稳坐第三把交椅。
            2、当前国际博弈中的主要势力与态势:
            最主要的两大博弈势力:“泛上合”由中俄两国为首;“大北约”以美国为首,主要由英、法、德、意、加、日等组成。
            其他势力:如“某教”,其实力虽相对很弱,但搞风搞雨的能力,也十分令人忌惮。
            “泛上合”与“大北约”之间可看作势均力敌,换言之,就是双方大体保持着战略动态平衡,表达式如下:
            目前的态势:“泛上合”≈“大北约”
            也可看作:中+俄+其他≈美+“英、法、德、意、加、日等”
            3、推演可期未来国际博弈中的可能态势:
            当美实力持续下降(理论上几近不可逆),而“英、法、德、意、加、日等”的合力进一步降低时(各有算盘,美又无力压服),那么“大北约”的实力势必会大幅下降。
            而“泛上合”这边,由于中国的实力依旧快速增加,而俄罗斯的实力基本保持不变,且双方互耗可容忍,不出大格,便会出现:
            “泛上合”>“大北约”
            当两方实力的对比超过“某临界值”时,原世界中的“旧规则、旧秩序”,势必将会被改写,更直白说,“崭新的世界利益格局”定将逐步呈现。
            但如果,未来中俄两国渐行渐远,甚至变成针锋相对,那么“未来”就会有太多的可能性,着实难以预料……
            综上可归纳为一句:中俄两国如何选择,对于未来的世界利益格局而言,无疑有决定性的作用。
            对于中国来说,最务实的做法,莫过于“报最大的希望,做最坏的打算。“


            IP属地:浙江8楼2014-07-14 17:36
            回复
              了不起的“美国局”与神奇的“中国局”
              北望狼山
              1、了不起的“美国局”
              在次债危机后,美国实力的持续下跌,更加显露无遗。在国际博弈层面,虽然频频祭出诸如利比亚、叙利亚、乌克兰、东海及南海等“小手段”,但所起的效果,就摆在明面上,实无需多言,只用四个字描述,即:有心无力!
              经济层面,美国在几乎所有的“不掺水”硬指标上,与其巅峰期相比,不是原地踏步,就是明显衰退,例如发电量、进出口、汽车销量等。而更重要的是,美国收益的大头——“铸币税”,规模在不断地萎缩,白话说,就是美国“骗钱”的本事持续下降,“骗的钱”也是越来越少。
              令人瞠目结舌的一个事实是:道琼斯指数自2009年杀底后的6400余点起,随后一路高歌猛进,至2013年3月刷新历史记录(14279。959),其后又往复不断地“创造历史”,直到日前的近17000点。
              一个国际竞争主导地位明显削弱的美国,一个经济层面又是如此萎靡不振的美国,但股指却能屡创新高……美国,着实了不起!
              2、神奇的“中国局”
              近五六年来,中国在各领域、各层面所斩获的成果,实在不胜枚举,可一言蔽之,中国的实力(战争能力)有了巨幅的提升。并且在诸多“很具说服力的领域”都取美国而代之,成为当仁不让(大幅领先)的世界第一,例如农业产值、工业产值、发电量、实物进出口、贸易伙伴国、汽车产销量等等。
              有一个直观的数据:2008年上市公司的利润总额8209亿人民币,之后年份逐年递增,到2013年,A股上市公司利润总额达22400亿人民币,五年间,上市公司利润总额上涨了约172%。
              可就是这样一个中国,一个全方位发展、实力大飞跃的中国,其股指的表现又如何呢?
              从2008年10月杀底达1600余点后,时至今日上证指数还在2000余点打转转。其间虽偶有拉升,但总体看,近两年其基本在底部区域徘徊,绵软乏力。
              一个实力不断大幅提升的国家,一个在全球范围内经济增长都首屈一指的国家,它的股指点位,却长时间处于多年来的底部区域……不得不说,中国,很神奇!
              3、两个局
              从长时间周期看,一国的主要股指与它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预期(对大国而言,必然还会涉及到该国国际竞争力的消长),应呈现正相关,并且时间周期越长,这一规律就体现得越明显。换句话说,如经济现状及预期良好,那么股指理当向上,反之,则向下。
              可现实呈现的是,“了不起的美国”和“更为神奇的中国”,却在长时间周期,违背了这一客观规律,并创造了令人咂舌的“惊奇”。
              那么由此只能得出一个结论,即:一定是有什么力量对此进行了强行干扰。白话说,便是一定是有人在“作局”,在“作迷天大局”!
              4、未来将怎样
              人要吃喝才能过活。偶尔几顿,甚至几天不吃不喝,兴许还能挨得住,但如长时间不吃不喝,后果如何?
              什么是客观规律?这便是!
              所以,无论中美两国“作局”的动机如何,这个“局”终将被破除!
              飞在天上的,势必会被打下来,而伏于地面的,则定然会站起来。
              这,毋庸置疑!


              IP属地:浙江9楼2014-07-14 17:36
              回复
                续篇:掰开揉碎
                1、表象
                地上湿了。
                正在下雨。
                因为正在下雨,所以地上湿了。
                股市涨了。
                有“钱”进场。
                因为有“钱”进场,所以股市涨了。
                2、深入
                “钱”进场的动机,本质唯一,即:“赚钱”。
                也就是说,不论最终是否达到目的,“钱”进场的动机就是要“赚钱”。深入一步,只有“钱”有了比较充分的“赚钱预期”,才会“有钱”进场,换言之,如果没有“赚钱”的预期,“钱”是不会进场的。
                3、再说美国
                事实是什么?
                于次债时,美国实力遭受重创,其后,美国实力更是持续衰退,其国际竞争的优势地位也为之明显动摇,发展预期持续糟糕......总而言之一句话,美国的现实及预期都不妙。
                基于这样一种连续的颓势状态,道指却在2009年杀底后,一路单边上扬(其间只有小幅震荡),不仅改写了历史记录,随后又屡屡创出新高。而更重要的是,这一上行趋势延续五年之久,并且时至今日还在继续。
                明明没有“赚钱”的预期(经长时间反复验证,且不断击碎的“发展预期”),却“有钱”不管不顾地不断流入场中,进而持续推高股指,屡创新高,这叫什么?
                通俗一点:若将美国看作一间上市公司,其“龙头地位”逐步动摇,盈利现状及盈利预期每况愈下,但其股价却一路上行,屡创新高,且至今不止......此般行径,该叫什么?
                所以只能说,美国“画线”的本事,很了不起!
                4、又说中国
                先看非人为打扮的数据:
                2008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约为29.1亿吨标准煤;2013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约为37.5亿吨标准煤。
                2008年,中国总发电量约为3.4亿千瓦时;2013年,中国总发电量约为5.2亿千瓦时。
                2008年,中国汽车总销量约为938万辆;2013年,中国汽车总销量约为2198万辆。
                2008年,中国军费预算约为4178亿人民币;2013年,中国军费预算约为7202亿人民币。
                2008年,中国实物进出口总额约为18万亿人民币(2.56万亿美元);2013年,中国进出口总额约为25.8万亿人民币(4.16万亿美元)。
                2008年,中国财政总收入6.1万亿;2013年,中国财政总收入12.9万亿。
                从耗能、消费、军费、外贸、财税方面,来描述这五年来中国实力的巨幅提升,虽不全面,但也足以说明问题。可就是这样,上证指数却在2008年见底起,只经数月的翻倍反弹,其后一路震荡下挫,从而形成了为期近五年的下行趋势。
                中国实力在不断大幅攀升,发展预期不算“大好”,也算“相对小好”,说白了,便是明明有“赚钱”的预期,却无“钱”进场推升股指,这该如何解释?(有“预期”,“大钱”进场,推升股指,产生赚钱效应,“小钱”跟进,不断滚雪球。很明显,关键是要有“大钱”进场。)
                是没“钱”么?可能看见的是,中国地产市场在此间大涨特涨。
                还是说,中国的“钱”,只够支撑一个有“赚钱预期”的市场?
                一个数据:2008年,中国居民存款余额约21.8万亿人民币,2013年10月,该数值约为44万亿人民币。
                其余不必多言,答案显而易见!
                5、可为结论
                总之一句话:美国在“作局”,中国亦如此!
                最后要特别说明的是:神奇的分水岭,出现在2009年,此后中美两国股市的走势,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双向背离——既相互背离,又与各自的“发展预期”相背离。


                IP属地:浙江10楼2014-07-14 17:36
                回复
                  本文由不要二分法发布
                  本帖论坛地址:http://www.ltaaa.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99057&page=1&authorid=116768
                  欢迎网友在分享平台发布分享,质量好的将有机会推荐主站。
                  有兴趣的网友继续点论坛地址


                  IP属地:浙江11楼2014-07-14 17: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