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大悲陀罗尼吧 关注:3,684贴子:34,909

末学收藏的一些教言禅语,和师兄们分享。有空就更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问好各位师兄
我认为对自己有帮助的善知识,哪怕是偶尔看到一句话也好,都希望和大家分享,但愿大家都能依止善知识从生活中快乐修行,最终获得成就。南无阿弥陀佛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4-07-14 01:20回复
    问:修行人有世间福报是好事吗?
    达真堪布答:这些世间的福报,也许是祸,也许是福。在没有看破放下之前,这些世间的福报是祸,是一种业障,因为它只会给你带来烦恼,给你带来痛苦。看破了放下了以后,那才有真正的福报啊!我们经常说“福慧双修”,这里说的福报指的是方便,一切都可以变成方便。方便就是无碍,无碍就是不起烦恼。所以我们好好学、好好修。真正看破了、放下了,那个时候有福报是方便,而不是业障。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4-07-14 01:21
    收起回复
      2025-07-13 12:08:15
      广告
      佛说,苦非苦,乐非乐,只是一时的执念而已。执于一念,将受困于一念;一念放下,会自在于心间。有些人,有些事,是可遇不可求的,我们是强求不来的,既然这样,就放宽心态,顺其自然。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拥有一颗安闲自在的心,保持豁达的心态,不让自己活得太累。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4-07-14 01:24
      回复
        南无阿弥陀佛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07-14 01:24
        回复
          佛法都是靠自修的,没有从外头加入的。佛只能把他的方法告诉你,只能加持你,使你能够修,哪果触到魔障,可以用这方法对治,如果你常念圣号,他可以帮助你。但是,你得念他,如果你不念他,他也帮不上你。——梦参老和尚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07-14 01:28
          收起回复
            急急忙忙苦追求,寒寒暖暖度春秋,
            朝朝暮暮营家计,昧昧昏昏白了头。
            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
            明明白白一条路,万万千千不肯修。
            ——状元禅师《醒世诗》摘自索达吉堪布的《苦才是人生》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07-14 01:36
            收起回复
              我们孝养父母的时间,每天都在递减,如果不能及时行孝,以后定会终身遗憾。——索达吉堪布《苦才是人生》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07-14 01:42
              回复
                孝顺父母就是修布施,以劳力奉事父母,细心照顾父母生活,是内财布施。劳力、财力的供养是财布施;日常生活中,想到他们的习气爱好,无微不至的伺候、照顾他们,为他们服务,是法布施;使他们安心、快乐、离一切忧恼,是无畏布施。念佛人要心地慈悲,与一切众生广结善缘,做利益社会、利益众生的好事。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07-14 01:45
                回复
                  2025-07-13 12:02:15
                  广告
                  【小知识:如何上香】1,将香点燃后,用两手中指和食指夹着香杆,用拇指顶着香的尾部。安置胸前,再举香齐眉。之后手势回到胸前用左手插香。先右念“断一切恶”,次左,念“修一切善”,后中念“度一切众生”,毕,合掌,念“愿此香华云,直达三宝所,恳求大慈悲施与众生乐”,礼成。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07-14 01:47
                  回复
                    瞋心是不能够利益自己,也不能够利益他人的。瞋心是不能度众生的。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啊!文殊菩萨的大智慧,他告诉我们。第一对我们过去的瞋,我们要忏悔。对我们以后的瞋,我们不要令其生起。我们请求文殊菩萨的无瞋之德加持我们,消除过去的瞋业。加持我们不生起未来的瞋心。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07-14 01:49
                    回复
                      佛法亦是活法。佛不是神,不在天上,也不在寺庙里,他就在每个人的心中。佛法其实就是做人的道理,学佛就是学做人。佛是觉悟的人,人是未醒的佛。众生和佛本来没有区别,只不过佛没有妄想、没有执著,所以活得自在,而众生由于妄想、执著而迷失了本心,所以活得苦、活得累。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4-07-14 01:50
                      回复
                        很多众生是因为生病而死亡的,所以除了布施食物,我们要布施药。请大家在施食的时候、点香的时候,要加一点药粉、药、药香,然后念个药师咒、药师佛,众生身体快乐了,很容易得度,你也得到身体健康,你也圆满了慈悲,所以大家多做药师烟供,多慈悲。--海涛法师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07-14 01:51
                        回复
                          在修行当中,要增加自己与众生的亲切感,自我的柔软度,增加对社会奉献的力量,找到真正的生命。真正的生命不是这个身体,释迦佛只是身体入灭,但真理的生命遍满一切,就像观音菩萨遍满虚空一样,你一念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只要有心他就现前,观音菩萨的慈悲没有死角,那才是真正的生命。--海涛法师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07-14 01:52
                          回复
                            业,是我们从前欠这个世界的债。障,是我们往昔因为欲望而造成的盖子。因,是我们过去种在心田的种子。果,是我们现在与将来的收成。缘,是与世间相流动的电流。为恶时的喜是悲剧开始,行善时的悲心是喜乐根苗。没有任何存在是毫无理由的,我们欠这世界的债必会偿还,在还清一切后,莲花才从水面开起。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4-07-14 01:56
                            回复
                              2025-07-13 11:56:15
                              广告
                              不要杀生、不要偷盗、不要邪淫、不要妄语、不要酗酒,不要因为你不是佛教徒,就可做这些佛教戒律禁忌的事。因为,无论你是不是佛教徒,都要被受因果。此刻你所遭受的一切苦乐,都是你之前所作;未来你所承受的一切祸福,都是你当下所作。福乐源于你的善业,苦祸来自你的恶行,世间没有事是无缘无故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07-14 01: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