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和华韵吧 关注:44贴子:1,095

【科普水】汉服中的女子妆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祭我华夏祖先。


1楼2014-07-13 18:42回复
    古代的化妆术
    妇女的基本化妆品为眉黛、粉、胭脂和花钿。眉黛是供画眉用的,妇女画眉见于记载始于春秋战国,《楚辞,大招》中有:“粉白黛黑施芳泽只”之句。只是古时女子画眉多拔去真眉,以所画假眉代之。黛的颜色除用黑外,还有绿色,古称翠眉。翠眉起于先秦,兴盛于南北朝。唐代开始流行黑眉,这与杨贵妃的提倡有关,所谓“一旦新妆抛旧样,六宫争画黑烟眉”(《全唐诗》卷474徐凝《宫中曲》)。
    古代的粉,最初是用米碾为粉制成,或加之以红色,用以敷面。到夏商周时,才出现了以铅为原料的白粉和以红蓝花、苏木等原料制作的胭脂。胭脂又称燕脂、焉支、燕支。古时把胭脂制成膏汁、粉类,还涂于纸或浸于丝绵,制成胭脂纸和胭脂绵,以便涂颊或用为唇脂。
    花钿,又称花子、媚子,一般用金箔、纸、鱼骨、蜻蜒翅膀制成各种形状的饰物,将其帖于额间、鬓角、两颊或嘴角。《木兰辞》“对镜贴花黄”中的“花黄”,古诗“眉间翠钿深”中的“翠钿”,均指的是花钿。古时妇女的首饰包括笄、钗、步摇、梳等。此外,还在耳、手、指上分别戴有饰物,分别称珥挡、钏镯、指环,但最初这些饰物的戴法和作用与现在不同。


    2楼2014-07-13 18:44
    回复
      傅粉
        傅粉即在脸上搽粉。中国古代妇女很早就搽粉了,这一直是最普遍的化妆方式。据唐书记载,唐明皇每年赏给杨贵妃姐妹的脂粉费,竟高达百万两!对于傅粉的方法,清初戏剧家李渔的见解颇为独到,他认为当时妇女搽粉“大有趋炎附势之态,美者用之,愈增其美”,“白者可使再白”,“黑上加之以白,是欲故显其黑”,鲜明地道出了化妆与审美的关系。更值得深思的是,古人还把傅粉等化妆方式同道德修养相联系,指出美容应与自我的修身养性结合起来,如东汉蔡邕认为:“揽照拭面则思其心之洁也,傅粉则思其心之和也,加粉则思其心之鲜也,泽发则思其心之顺也,用栉则思其心之理也,立髻则思其心之正也,摄鬓则思其心之整也。”这种观点,不仅颇有见地,而且寓意深刻。


      4楼2014-07-13 18:45
      回复

        古代化妆品之一。包括铅和米粉。铅粉,又称铅华。傅粉以面为主,也有兼及颈项胸背的。秦汉以前以白粉为主,至六朝黄粉、朱粉、紫粉等渐次流行,尤以黄粉为尚,往往用以涂点额上,称花黄。直至元代,妇女还常用黄粉涂额。宋代宫中妇女以粉点眼角,名泪状。又,古代男子亦傅粉。
        古代妇女所用的妆粉,大多购于街市。经营妆粉和其他化妆品的基本是小商小贩,有时官府也插手其间。市售的妆粉既有粉心,也有合粉。
        各种妆粉一般盛放在粉盒中,置于较大的妆奁内,以供日常所用。粉盒大多为圆形、椭圆形,也有方形、六边形、葵瓣形,亦有仿瓜果型的,均有盖。其质料有夹纻胎和木质漆器,瓷器和银器等。如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就是以漆灰造型并粘贴麻布、丝帛的夹纻胎漆器,内面红漆,外表为黑褐色漆,有的还以金、红、白三色油彩绘云龙纹。又如一些宋代墓葬中出土的粉盒,常是影青瓷制品。
        古代妇女通常以粉扑沾染妆粉,傅布于相应部位。粉扑是以丝绵、绸之类的软性材料制成。傅粉最常见的是在面部。但也有在颈、胸、背、臂乃至全身涂以粉饰的风气。傅粉不但限于妇女,汉魏时代,男子傅粉屡见不鲜,为一时之风尚。但古代傅粉的主要还是妇女。
        宇文士及《妆台记》写道:“舜加女人首饰钗,杂以牙瑇(音同玳)瑁为之。周文王......傅之铅粉。”
        宋人《事物纪原》亦说:“周文王时,女人始傅铅粉”。
        《三国志.魏志.曹爽传》裴注引《魏略》:“[何晏]性自喜动静粉白不去手。”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汉书.广川惠王刘越传》:“前画工画望卿舍,望卿袒裼傅粉其傍。”
        《南史.王裕之传》:“左右尝使二老妇女,戴五条辫,著青纹袴罗,饰以朱粉。”
        唐白居易《时世妆》诗:“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尽似含悲啼。”
        宋高承《事物纪原.冠冕首饰部.妆靥》:“远世妇人妆喜作粉靥,如月形,如钱样,又或以朱若燕脂点者,唐人亦尚之。”
        元人《乡(xiang)嬛记》载:“黄帝炼成金丹,炼金之药汞红于赤霞,铅白于素雪,宫人以汞点唇则唇朱,以铅傅面则面白。”该书还点出那时女性妆点中使用朱砂。
        妆粉的种类:
          以粉饰面,是我国古代妇女化妆的基本内容之一。古代的化妆粉主要有金属类的铅粉和植物类的米粉等。中国妇女使用妆粉至少在战国就开始了,最古老的妆粉有两种成分,一种是以米粉研碎制成,古粉字从米从分;另一种妆粉是将白铅化成糊状的面脂,俗称“胡粉”。因为它是化铅而成,所以又叫“铅华”,也有称“铅粉”的。两种粉都是用来敷面,使皮肤保持光洁。


        5楼2014-07-13 18:45
        回复
          米粉
          古代最常用的粉饰是米粉。汉人《释名》说得很清楚:“粉,分也。研米使其分散也。”
            关于米粉的制作方法,在《齐民要素》里有比较详细的记载,最原始的制粉方法,是用一个圆形的粉钵盛以米汁,使其沉淀,制成一种洁白粉腻的“粉英”,然后放在日中曝晒,晒干后的粉末即可用来妆面。由于这种制作方法简单,所以在民间广泛流传,直到唐宋时期,人们制作米粉,仍然采用这种方法。
          米粉的制作,北魏贾思勰有着详尽的记述。首先选取上等的米作原料,“粱米第一,粟米第二”,米必须是同一品种,不能混入其它。除去杂质,碎米后研细,加水,脚踏淘洗十遍至水清,将淘净的粉米盛入大瓮,灌足水浸泡。春秋季一个月,夏季20天,冬季则要60天。中间不换水,沤久发臭更好。粉质会更滑腻。届时,换上新水,搅拌淘洗,去尽酸气,取出研磨。磨细的粉边浇水边搅拌,接取白色汁液,装入绢袋过滤,滤出的汁谁放到别的瓮内沉积。然后再精研细磨,浇水接汁,重复前一道工序。接着,把汁液盛在瓮内,以一种叫“把子”的农具长时间地拂拍遍透。使其淀澄,去掉粉层上的清水,把粉汁置于大盆中,用木杖顺同一方向搅转三百圈,盖瓮防尘污。待澄积清净,以杓
          (shao)轻缓地舀去上清液,用三层布贴在粉层上,布上撒布谷糠,糠上置灰。灰湿就换上干灰,直至灰不再湿为止。而后除去布层,削去粗白无光润的表层粉。余下“圆如钵形、酷似鸭子”,白而光润的部分称为“粉英”,在晴好无风的天气,摊于床箔,以刀薄削并曝晒干透,再用手反复揉搓以达滑润。并收贮备用。


          7楼2014-07-13 18:45
          回复
            珠粉、石粉
              清代有以珍珠加工而成的“珠粉”以及用滑石等细石研磨而成的“石粉”等等。
              还有以产地出名的,如浙江的“杭州粉”(也称官粉);荆州的“范阳粉”;河北的“定粉”;桂林的“桂粉”等等,粉的颜色也由原来的白色增加为多种颜色,并掺入了各种名贵香料,使其具有更迷人的魅力。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开展,大批妆粉实物相继出土,有的盛在精致的钵内,有的安装在丝绸的包里,最有特色的是从福建福州出土的南宋妆粉,被制成特定形状的粉块,有圆形、方形、四边形、八角形和葵瓣形等等,上面还压印着凸凹的梅花、兰花以及荷花纹样。


            9楼2014-07-13 18:46
            回复
              面脂:
                妇人妆面的胭脂有两种:一种是以丝绵蘸红蓝花汁制成,名为“绵燕支”;另一种是加工成小而薄的花片,名叫“金花燕支”。这两种燕支,都可经过阴干处理,成为一种稠密润滑的脂膏,使用时只要蘸少量清水即可涂抹。由此,燕支被写成“姻脂”,“(月燕)脂”。“脂”字有了真正的意义。除红蓝外,制作胭脂的原料,还有重绛,石榴、山花及苏方木等。
                由于胭脂的推广流行,汉代以后,妇女作红妆者与日俱增,且经久不衰。从大量的文献记载以及形象资料来看,古代妇女化妆,往往是脂粉并用,单以胭脂妆面的比较少见,具体做法可分为三种:
                1、在化妆之前先将胭脂与铅粉调和,使之变成檀红——即粉红色,然后直接抹于面颊,因其在敷面以前已经被调和成一种颜色,所以色彩比较统一,整个面部的敷色比较均匀,能给人以庄重、文静之感,所以多用于成年妇女;
                2、先抹白粉,再涂胭脂,胭脂的位置往往集中在两腮,所以双颊多呈红色,而额头、鼻子以及下颌则露出白粉的本色来,中国古代传统画人技法中有“三白”之说,就是根据这种化妆方法而来(实物可见唐寅的绘画,里面大多数女性都是这样化妆的),从图象来看,这种妆式常用以青年,历史书中的“桃花妆”一词,即指这种妆式;
                3、先在面部上涂抹一层胭脂,然后用白粉轻轻罩之。由于用色的程度不一,名称也不同,浓艳者称“酒晕妆”,稍浅一些称“飞霞妆”。


              11楼2014-07-13 18:47
              回复
                各式面妆:
                古代妇女妆红,依敷色深浅、范围大小等,妆制不一。
                “慵来妆”
                衬倦慵之美,妆法是在颜面施以“小朱”;“飞霞妆”,有隐约之妙,乃“薄薄施朱,以粉罩之”面成。
                “醉妆”
                以秾艳著称,“夹脸连额渥以朱粉”;“桃花妆”,轻匀细抹便成,其意趣淡雅。
                “檀晕”
                兴于唐、五代及宋,所谓“檀”,是指“檀色”,“晕”,即晕染,又言色调浅淡。“檀晕”妆法,是指在眼眉旁敷染一种荔红色。因其增益眉眼神采,以使“眸子炯其精郎兮,了多美而可观”。
                “斜红”妆
                早在南北朝时便有,梁简文帝诗云“分妆开浅靥,绕脸敷斜红”。唐代,此妆更为风行,其样式是用浓红在两鬓至颊各绘一弧形妆饰,或繁复如创伤,或工整似弦月。
                此外,还有“晕妆”、“酒晕妆”、“晓霞妆”等等。
                面部施朱晕红,是古代妇女的基本妆式,但并非唯一的妆式。我国历史上,曾先后出现妇女“白妆”、“紫妆”、“赭(zhe)面”、“黄妆”甚至“墨面”的情形。
                “白妆”
                所谓“白妆”,即以白色的铅粉或米粉饰容。这种妆制可上溯西周,那时,妇女粉白黛黑,风姿绰约。“啼妆”,在两眼下稍涂白粉,犹似啼痕一般。“泪妆”,唐代以白粉“施两颊”为泪妆,宋代以白粉“点眼角”名泪妆。因白妆的样式及“啼”、“泪”之名显出忧戚的意味,可衬映丧偶妇女的哀痛心情,故唐、宋以及后世孀寡妇女常以此妆饰。
                “紫妆”
                我国古代尚紫,高天称紫宙、紫虚,帝居谓紫宫紫庭,达官显贵则紫衣紫绶,以此,妇女亦曾试以紫妆。紫粉,贾思勰《齐民要术》中记载如下:“用白米英粉三分,胡粉一分合均调,取落葵子熟蒸、生布绞汁,和粉,日曝晒令干,若色浅者,更蒸取汁重染如前法。”落葵,又名蔠葵、木耳菜、胭脂菜、 胭脂豆、藤菜、紫角叶,别名繁露、承露、天葵、胡燕脂、藤儿菜、滑藤、西洋菜、御菜、燕脂菜、染绛子、紫草、燕脂豆、木耳菜、潺菜、紫葵、紫豆藤、红藤菜、软藤菜、红鸡屎藤、藤罗菜、白虎下须、荞菜七、滑菜果、寸金丹、粘藤、篱笆菜、软姜菜,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圆小,熟时紫黑色。古人常榨取其果汁用作面脂。
                “赭面”,就是把脸面涂抹成赤褐色。该风俗源出自吐蕃。
                “黄妆”,满面涂黄,乃辽宋时契丹妇女的妆式,名为“佛妆”。
                “墨面”之制源出南北朝,《北史》云:“周宣帝禁妇人不得施粉黛,自非宫人皆黄眉墨妆。”又《妆台记》载曰:“后周静帝令宫人黄眉墨妆。”


                12楼2014-07-13 18:47
                回复
                  眉饰
                  唐代的眉饰具有鲜明的特色。《簪花仕女图》中的仕女形象,花髻饰有牡丹、珠宝、娥眉粗大突出,给人以华丽之中见情趣的深刻印象。唐初盛行的粗眉饰在图中有形象的描绘。
                  据“十眉图”有八字眉、远山眉、五岳眉等数十种之多,均属粗眉饰,可见唐初时粗眉饰盛行之极。白居易《上阳白发人》中“青黛点眉眉细长,天宝末年时世状”,则记述了至开元、天宝年间,当时的妇女已一改以往以细长眉饰为时髦了


                  17楼2014-07-13 18:51
                  回复
                    面饰:


                    19楼2014-07-13 18:53
                    回复
                      花靥
                      即指花钿和妆靥,是我国古代妇女富有特色的两种妆饰。
                      花钿(花子)




                      20楼2014-07-13 18:55
                      回复
                        花钿也是一种额饰。这种化妆方式又称花子、面花、贴花,是贴在眉间和脸上的一种薄型饰物,大多以彩色光纸、云母片、昆虫翅翼、鱼骨、鱼鳔、丝绸等为原料制成,有动、植物等多种图形,且有不同色彩,十分精美,很受妇女喜爱。(花钿有二义,一指面花子;另一义为古代妇女插于发髻上的首饰花钗。)
                          起自秦代,至南北朝时,多在宫中及贵族妇女中使用,唐后始成为流行的妇女而饰。关于花钿的起源,据宋高承《事物纪厚》引《杂五行书》说: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竞效之”。因故称之为“梅花妆”或“寿阳妆”。贴花钿成风也是在唐朝。
                        “梅花妆”,《妆台记》:“隋文宫中贴五色花子,则前此已有其制,乃仿于宋寿阳公主梅花落面事也。”
                        唐代妇女使用花钿较为普遍。
                          至宋朝时,还在流行梅花妆,汪藻在《醉花魄》中吟:“小舟帘隙,佳人半露梅妆额,绿云低映花如刻。”
                        从颜色看,花钿的色彩比额黄要丰富得多。额黄一般只用一色;而花钿则有多色,它的色彩通常由材料本身所决定,如金箔为金色、黑光纸为黑色,鱼腮骨为白色等;也有根据图案需要染上各种颜色的。最为精彩的是一种“翠钿”,它是以各种翠鸟羽毛制成的,整个饰物呈青绿色,清新别致,极富谐趣。
                        古代的花钿大多为金黄、翠绿、艳红三色。花钿在古代是和脂粉一类物品一起放在小铺子里售卖的,除了市售的花钿外,许多妇女常常乐意自己动手制作。花子通常可以粘贴在额头、鬓角、两颊、嘴角、酒窝等处,古代妇女贴饰花钿时,可单用一个,也可以多个并用,视各人需要而定。
                        花钿是用什么做成的呢?
                          古时候做花钿的材料十分丰富,有用金箔剪裁成的,还有用鱼骨、鱼鳞、茶油花饼做成的,最有意思的是,甚至蜻蜓翅膀也能用来做花钿!如宋人陶谷所著《潸异录》上说:“后唐宫人或网获蜻蜓,爱其翠薄,遂以描金笔涂翅,作小折枝花子。”可见古时妇女的化妆方式不仅丰富,而且别出心裁,不拘一格。花钿的颜色有红、绿、黄等,大家熟悉的《木兰辞》中就有“对镜贴花黄”一句。花钿的形状除梅花状外,还有各式小鸟、小鱼、小鸭等,十分美妙新颖。
                        以彩色光纸、绸罗、云母片、蝉翼等为原料,染成金黄、霁红或翠绿等色,剪作花、鸟、鱼等形,粘贴于额头、酒靥、嘴角、鬓边等处。因所贴部位及饰物质、色状不同,又有“折枝花子”、“花油花子”、“花胜”、“花黄”、“罗胜”、“花靥”、“眉翠”、“翠钿”、“金钿”等名目。
                        粘贴花钿的胶水,主要是呵胶,产于辽东一带,相传由鱼鳔制成,其胶粘性极佳,可用来胶合羽箭。使用时,妇女用其粘贴花钿时,只需用嘴轻轻呵嘘即可,揭除也容易,蘸少量口液,便能溶解黏贴。卸妆时以热水一敷,便可掀下。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黥》:“今妇人面饰用花子。”
                        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秦始皇好神仙,常令宫人梳仙髻,贴五色花子,画为云凤虎飞升。至东晋,有童谣云:织女死,时人帖‘草油花子’‘为织女作孝。’至后周,又诏宫人帖五色云母花子,作碎妆以侍宴。如供奉者,帖胜花子。”
                        宋陶谷《清异录》:“江南晚季,建阳进‘茶油花子’,大小形制各别,极可爱。宫嫔缕金于面,背以淡妆,以此花饼施于额上,时号‘北苑妆’。后唐宫人或网获蜻蜒,爱其翠薄,遂以描金笔涂翅,作小‘折枝花子’,金线笼贮养之。尔后,上元赏花者取象为之,售于游女。”
                        宋孔平仲《孔氏谈苑》:“契丹鸭渌水牛鱼鳔,制为鱼形,妇人以缀面花。”
                        明陶宗仪《说郛》卷七七引《妆台记》:“宋淳化间,京师妇女竞剪黑光纸围团靥。又装缕鱼腮骨,号‘鱼媚子’,以饰面,皆花子之类。”


                        21楼2014-07-13 18:58
                        回复
                          额黄
                          古代妇女脸部妆饰名。额黄也称“鹅黄”、“鸦黄”,它是一种古老的妆饰。因为以黄色颜料染画在额间 , 故名。同时也是一种很有特色的妆饰,源于六朝,相沿至唐,颇为风行。额黄的涂染,有满额和半额的区分,除了这两种,还有一种较常见的,即在两眉间上方画饰弯月等。
                          据史籍记载,妇女额部涂黄,是南北朝以后流行起来的一种风习。这种妆饰的产生,与佛教的流行有一定关系。
                          南北朝至唐时,妇女爱在额间涂以黄色,作为点缀。因黄颜色厚积额间,状如小山,故亦称“额山”。唐时又有一种专蘸鸦黄色的,称为“鸦黄”。
                          从文献记载来看,古代妇女额部饰黄,有两种作法,一种由染画所致,一种为粘贴而成。
                          所谓染画,就是用画笔蘸黄色的染料涂染在额上。
                          具体画法又有两种:一种为平涂法,即整个额都全用黄色涂满;另一种为半涂法,不将额都全部涂满,仅涂一半,或上或下,然后以清水过渡,呈晕染之状。
                          与染画法相比,粘贴法则较为简便。这种额黄 , 是一种以黄色材料制成的薄片状饰物,用时蘸以胶水粘贴于额。由于可剪成各种花样,故又称“花黄”。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已脱离了额黄的范圈,更多地接近于花钿的妆饰。
                          南朝梁简文帝《戏赠丽人》诗:“同安鬟里拔,异作额间黄。”
                          唐李商隐《蝶》诗:“寿阳公主嫁时妆,八字宫眉捧额黄。”
                          唐温庭筠《照影曲》:“黄印额山轻为尘,翠鳞红樨俱含频。”
                          唐虞世南《应诏嘲司花女》诗:“学画鸦黄半未成,垂肩禅袖太憨生。”


                          22楼2014-07-13 18:58
                          回复
                            妆靥(面靥) 、点的
                            妆靥,亦叫面靥,是古代妇女施于两侧酒窝处的一种妆饰。在脸面注以红点的妆饰方法在汉代已有记载,叫作“的”。《释名》:“以丹注面曰的。的,灼也。此本天子诸侯群妾当以次进御,其有月事者止不御,重以口说,故注此于面,灼然为识,女史见之,则不书名于第录也。”
                            除了面妆以外,我国妇女还有染指甲的风习。妇女染甲的材料一般是凤仙花,用其花叶,反复捣碎后掺入少量明矾,然后用丝绵浸染花汁,置于洗净的指甲表面,裹以布条,过夜取下,反复数次,染成后,艳色经月不褪。
                            指甲花,也是妇女染甲材料之一,李时珍记载:“指甲花,有黄白二色、夏月开,香似木犀,可染指甲,过于凤仙花。”
                            染甲之风唐代已有,流传日久。七月七女伴相聚之时把它当成一项有趣的娱乐来进行。明清以后,染甲习尚还流传国外,称为欧美妇女的喜好。
                            妆靥(面靥)
                            面靥则与“点的”不同,它是施于面颊酒窝处的一种妆饰,也称妆靥。据说妇女脸上注的,原并不是为了妆饰,而是宫廷生活中的一种特殊标记。当某一后妃例假来临,不能接受帝王“御幸”,而又难于启齿时,只要在脸上点上两个小点,女史见之,即不列其名。以后这种作法被传到民间,逐渐变成为一种妆饰。
                            面靥的施行方法,通常用胭脂点染,也有像花钿一样,用金箔、翠羽等物粘贴而成。妆靥的具体形状,在盛唐以前,一般均作成黄豆般的两颗圆点。盛唐以后,面靥的范围有所扩大,式样也更加丰富:有的形如钱币,称为“钱点”;有的状如杏桃,称为“杏靥”。讲究的在原来面靥的周围,还饰以各种花卉,俗称“花靥”。
                            点的
                            古代妇女妆饰面部的红点。自魏晋以来,用粉脂作点状傅面,是中国妇女常见的一种花妆样式,不过后来不局限于红色罢了。至唐代犹以黄星点颊,或在嘴角酒窝间加两点小胭脂(所谓“星靥”当即指此),均是。
                            点的是在两侧面靥部各画一个红色的圆点,故也叫作“妆靥”。“妆靥”在沿袭过程中也是有所变化的。靥点的样式逐渐丰富,由早期仅以胭脂之类的点饰简单的圆点,发展为以金箔、翠羽之类制作可粘贴的靥钿,其图形则有钱形、星形、花卉形等。点饰的范围也有扩大,自面靥而额中,或者鼻翼两侧。
                            《释名.释首饰》:“以丹注面曰的。的,灼也。此本天子诸侯群妾当次进御,其有月事,止而不御,重以口说,故注此丹于面,灼然为识。女史见之,则不书其名于第录也。”
                            三国魏王粲《神女赋》:“税衣裳兮免簪笄,施华的兮结羽仪。”
                            《太平御览》卷七一九引晋傅玄《镜赋》:“珥明珰之迢迢,照双的以发姿。”
                            斜红
                            斜红是妇女面颊上的一种妆饰。从唐代墓葬里出土的女俑,脸都常绘有两道红色的月牙形妆饰,这种妆饰色泽浓艳,形象古怪,有的还被故意描绘成残破状,远远看去,宛如白净的脸上平添了两道伤疤。这种妆饰,遂被称为“斜红”。
                            从图像看,唐代妇女脸上的斜红,一般都描绘在太阳穴部位,工整者形如弦月,繁杂者状似伤痕,为了造成残破之感,有时还特在其下部,用胭脂晕染成血迹模样。


                            23楼2014-07-13 18:59
                            回复
                              点唇
                              在古代妇女的面饰中,还有点唇习俗。 所谓点唇,就是以唇脂涂抹在嘴唇上。这种美容术的产生,和其它形式的女妆一样,也是由古代社会的审美观决定的。早在先秦时期,中国社会就出现了崇尚妇女嘴唇美的现象。
                              在唐代,口脂除妇女使用外,男子也可用之。不过两种口脂名同物异。男子使用的口脂,一般不含颜色,是一种透明的防裂唇膏。而妇女所用的唇脂,主要是为了妆饰,因此都含有颜色。由于唇脂的颜色具有较强的覆盖能力,所以可用来改变嘴型。嘴唇厚的,可改画成薄的,嘴形大的,可改画成小的,这样,就产生了点唇的艺术。
                              唐时唇脂和白粉都已有相当的制作水平,女性们充分利用这两种覆盖力极强的妆品,创造出各式不同的口型。一般的饰法是先涂白粉,将天然的唇形掩盖,然后以唇脂描画出自己喜爱的样式,嘴唇左右角不同的可修正为对称,双唇太厚太薄的可以描成恰当的比例,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以描为小巧为时尚。
                              花式唇妆:
                              南梁的沈约在《少年新婚为之咏》中,有这样的名句:“托意眉间黛,中心口上朱”,很形象地说明了妆饰在妇女社会生活中的特殊作用。既然心情各异,朱唇也就会有不同的妆法了。
                              宋人《清异录》有言:“(唐)僖、昭时,都下竞事妆唇,妇女以此分妍否,其点注之工,名色差繁。” 字文士及在《妆台记》中进一步记录了这些妆唇的样式是:胭脂晕品、石榴娇、大红春、小红春、嫩吴香、半边娇、万金红、圣檀心、露珠儿、内家圆、天宫巧、恪儿殷、淡红心、猩猩晕、小朱龙、格双唐、眉花奴等17种。
                              从名称上看,妆唇的红脂颜色有大红的、淡红的、掺金粉的、粉红的等等;妆成的形状有圆形的、心形的、鞍形的,不一而足。唐时妇女又喜用檀色(即浅绛色)点唇,如敦煌曲子《柳青娘》句有“故着胭脂轻轻染,淡施檀色注歌唇”,秦观的《南乡子》句:“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栏,无语点檀唇。”
                              从现存唐代的一些出土文物中,可以略见当时的口妆样式,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出土的女性泥涌,其唇被画成颤悠悠的花朵状,上下两唇均为鞍形,如四片花瓣;两边略描红角,望之极有动感,鲜润可爱。唐代的敦煌壁画《乐庭环夫人行香图》中的女性,有的将唇画成上下两片小月芽形,有的画成上下两片半圆,有的则加强嘴角唇线效果,使整个唇形呈菱角状。
                              唐代的唇妆,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五代相沿唐风,花样繁出;至宋名目渐少,以唇薄嘴小为美,无复唐时的活泼丰满。民间妆唇,仍流行改措成鞍形唇,以显唇线之优美。明代的口妆修饰精巧,红唇一朵,优美自然。清代的口妆比较特别,用两种红色妆唇,在浅红色描完了唇形后,又用深红在上唇点两点、下唇点一点,使红唇有一种撅起如花蕾的俏皮感觉。
                              随着社会风气的变迁和审美情趣的演变,人们的点唇形式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各个时期的点唇样式都有一些特点,我们从历代仕女画及各个时期的壁画、陶俑上,就可以看到这种情况。总的来看,中国妇女的点唇样式,一般以娇小浓艳为尚,尽管具体形式千变万化,但这一基本特征则保持不变。人们普遍认为,最理想、最美观的嘴型,应当像樱桃那般娇小,那般鲜艳。白居易家伎樊素的口型,据说就具备了这些特点,所以有“樱桃樊素口”的称誉。为达到这种要求,妇女们在涂抹妆粉时,常将原来的嘴唇一并抹上,然后再以唇脂重新点画出嘴唇。


                              25楼2014-07-13 19: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