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豆瓣上看到一个帖子,是关于弃捐所谓的“贫困”家庭的孩子的。尽管早有耳闻,但是一件件实例赤裸裸地呈现在眼前的时候,还是有些不舒服的。凭我普通家庭的出身和收入现状来说,希望帮助的当然是在温饱线以下且没有劳动能力的绝对贫困者,而不是希望改善生活的懒汉。当然不能苛责志愿者,让他们深入最贫困地区并详细调查每户受助人的真实情况,他们已经做了很多了。18-22岁时申请了贫困助学金的同学中确实有家庭情况不太好的,但是至少有一半每月花销并不比我少,大部分有笔记本电脑。毕竟那时候在那个地方,笔记本电脑几乎所有功能都是娱乐。
另外很多人提到受助人形成了依赖习惯,对捐助人毫无感激而是抱怨不能给得更多,或者是一毕业就切断一切联系。
还有乞讨的事情。在国内的时候我一般不给乞丐钱,除非是失去劳动力的人尤其是老年人,会给非强行乞讨的小孩食物。而西班牙是另一种情况,看到街头的人牌子上写着“我需要一份工作”,在街上机械地嘶吼“帮帮我,给我一点钱吃饭、喝杯咖啡”或者因为还不起房贷而被银行收了房子在银行门口抗议觉得挺难受的,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在国家形势不错的时候丝毫没有为将来做打算,而是投资房产等产业,加速了经济泡沫的破灭。让辛苦劳作的蚂蚁给夏天挥霍的蝈蝈钱,还是感觉有点奇怪的。何况市内几乎每隔两三百米就能碰到一个乞丐,实在是太多了,我有时候会给卖艺者或者老人几十欧分,但是没有办法帮助所有的人。
今天在街头碰到一对母女,说是来自有四个小孩的贫困家庭,指着街对面的超市让我给她们去买牛奶和食品。我可以装作听不懂西班牙语,但是如果不给“看上去可信度比较高”的乞丐,确实自己也会难受,也许真的是妇人之仁了。不想走那么远,就给了她们1.2欧(购买力=2L牛奶=2.4kg面粉=2kg大米=0.6kg鸡腿肉=0.3kg牛肋条肉)。结果那妇人问我还有没有钱,说这点钱不够买一家人的食物,如果我不信任她,她可以从超市出来给我看小票。我感觉很不舒服,说:“你不能指望让我来养你一家人,我也没有多少收入。”她说:“对不起,是不该指望你。但是你要是能去超市给我再买点东西就更好了,我在这里等你?” 我直接说了一句:“好,拜拜。” 帮助别人是出于同情而不是义务,貌似很多人不懂这一点。或许像一句老话说的那样,“穷生?奸计”?
附原帖链接: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54716261/
另外很多人提到受助人形成了依赖习惯,对捐助人毫无感激而是抱怨不能给得更多,或者是一毕业就切断一切联系。
还有乞讨的事情。在国内的时候我一般不给乞丐钱,除非是失去劳动力的人尤其是老年人,会给非强行乞讨的小孩食物。而西班牙是另一种情况,看到街头的人牌子上写着“我需要一份工作”,在街上机械地嘶吼“帮帮我,给我一点钱吃饭、喝杯咖啡”或者因为还不起房贷而被银行收了房子在银行门口抗议觉得挺难受的,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在国家形势不错的时候丝毫没有为将来做打算,而是投资房产等产业,加速了经济泡沫的破灭。让辛苦劳作的蚂蚁给夏天挥霍的蝈蝈钱,还是感觉有点奇怪的。何况市内几乎每隔两三百米就能碰到一个乞丐,实在是太多了,我有时候会给卖艺者或者老人几十欧分,但是没有办法帮助所有的人。
今天在街头碰到一对母女,说是来自有四个小孩的贫困家庭,指着街对面的超市让我给她们去买牛奶和食品。我可以装作听不懂西班牙语,但是如果不给“看上去可信度比较高”的乞丐,确实自己也会难受,也许真的是妇人之仁了。不想走那么远,就给了她们1.2欧(购买力=2L牛奶=2.4kg面粉=2kg大米=0.6kg鸡腿肉=0.3kg牛肋条肉)。结果那妇人问我还有没有钱,说这点钱不够买一家人的食物,如果我不信任她,她可以从超市出来给我看小票。我感觉很不舒服,说:“你不能指望让我来养你一家人,我也没有多少收入。”她说:“对不起,是不该指望你。但是你要是能去超市给我再买点东西就更好了,我在这里等你?” 我直接说了一句:“好,拜拜。” 帮助别人是出于同情而不是义务,貌似很多人不懂这一点。或许像一句老话说的那样,“穷生?奸计”?
附原帖链接: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54716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