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副总经理秦红与投资者们的交流中,她发现投资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深刻地影响着投资行为。在一次投资论坛上,有位穿着时尚的阿姨提出了一个让秦红印象深刻的问题,并获得了广泛的关注:“我从2003年开始买基金,也算是老基民了。以前一直秉承长期投资的理念,却发现一直亏钱,现在我打算低买高卖做短线了。”
阿姨的自我总结正好符合了七情下的投资心情。
首先是参照点的不断漂移 自己的投资到底是赚钱还是赔钱,阿姨也不是很清楚。诚宜信通过按照市场历史进行推断,以基金指数60%的超额收益来看,阿姨的投资整体盈利是大概率事件。而阿姨口中一直说到的“赔钱”,其实是不断地与过去的最高点相比:2008年与2007年的6000点比较,赔了一半也是正常;等到2010年,就开始与 2009年8月的3400点高点比较,赔了20%也是可能;近期,又与2010年10月相比,似乎又赔了10%。在这样连续“亏损”压力下,做出低买高卖的决策似乎是理性使然。
往回看,我们总会知道那个历史最高点和之后巨大的下跌;但是身在其中之时,却永远无法预测市场走势。上涨之后 “再创新高”固然令人愉悦,却远没有下跌的记忆来得深刻。家人的参照点漂移与选择性记忆,令这位阿姨不知所措,所以才会得出她的结论:卖好基金,留差基金。按照这种低买高卖的思路,其结果可想而知。
从2003年开始,到2010年止,综指有超过1倍的增长,基金指数更是1元变5元。 然而在参照点不断漂移之下,投资者们感受增长的日子综指只有7%,基金指数也只有10%;感受到损失的日子,综指却超过了70%,基金指数也将近60%。 诚宜信认为,你投资是为了赚钱,但风险下的投资不会天天赚钱,为了长期的盈利忍受痛苦,这是基金投资的现实。
因为痛苦就采取如阿姨般的低买高卖策略,最终的结果大概率事件会是承受了下跌(因为不肯割肉),还赚不到牛市的钱(因为赚钱时会频繁买卖,拿不到牛市的收益).
外人看来,低买高卖是应该的呀。尤其是高点不卖出,真是笨人所为。在如此的外部压力下,许多人从长期投资者走向短期交易者,这大概也是现阶段基金发行规模尚可,但整体规模下降的原因之一吧。再加上渠道本身的利益倾向,以及长期投资教育声音的弱化,最终让投资者不是走向理性,而是走向短视:逐渐关注短期利益、忽视长期利益,而不再寻求大概率、大幅度的获胜事件。直到牛市来临,他们才发现因此丧失了巨大收益,可惜已为时过晚。
阿姨的自我总结正好符合了七情下的投资心情。
首先是参照点的不断漂移 自己的投资到底是赚钱还是赔钱,阿姨也不是很清楚。诚宜信通过按照市场历史进行推断,以基金指数60%的超额收益来看,阿姨的投资整体盈利是大概率事件。而阿姨口中一直说到的“赔钱”,其实是不断地与过去的最高点相比:2008年与2007年的6000点比较,赔了一半也是正常;等到2010年,就开始与 2009年8月的3400点高点比较,赔了20%也是可能;近期,又与2010年10月相比,似乎又赔了10%。在这样连续“亏损”压力下,做出低买高卖的决策似乎是理性使然。
往回看,我们总会知道那个历史最高点和之后巨大的下跌;但是身在其中之时,却永远无法预测市场走势。上涨之后 “再创新高”固然令人愉悦,却远没有下跌的记忆来得深刻。家人的参照点漂移与选择性记忆,令这位阿姨不知所措,所以才会得出她的结论:卖好基金,留差基金。按照这种低买高卖的思路,其结果可想而知。
从2003年开始,到2010年止,综指有超过1倍的增长,基金指数更是1元变5元。 然而在参照点不断漂移之下,投资者们感受增长的日子综指只有7%,基金指数也只有10%;感受到损失的日子,综指却超过了70%,基金指数也将近60%。 诚宜信认为,你投资是为了赚钱,但风险下的投资不会天天赚钱,为了长期的盈利忍受痛苦,这是基金投资的现实。
因为痛苦就采取如阿姨般的低买高卖策略,最终的结果大概率事件会是承受了下跌(因为不肯割肉),还赚不到牛市的钱(因为赚钱时会频繁买卖,拿不到牛市的收益).
外人看来,低买高卖是应该的呀。尤其是高点不卖出,真是笨人所为。在如此的外部压力下,许多人从长期投资者走向短期交易者,这大概也是现阶段基金发行规模尚可,但整体规模下降的原因之一吧。再加上渠道本身的利益倾向,以及长期投资教育声音的弱化,最终让投资者不是走向理性,而是走向短视:逐渐关注短期利益、忽视长期利益,而不再寻求大概率、大幅度的获胜事件。直到牛市来临,他们才发现因此丧失了巨大收益,可惜已为时过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