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丹东船舶重工举行致远号纪念舰龙骨安放仪式。该舰外形上复制甲午战争黄海海战中战沉的致远号装甲巡洋舰,建成后将安放在丹东成为地标。图为致远纪念舰船体分段,只是外形模仿,舰体结构与真舰仍有些出入




致远纪念舰开工仪式现场




展示的致远舰残骸

北洋水师致远号装甲巡洋舰,英国阿姆斯特朗造船厂建造,甲午战争时是北洋水师最先进的军舰,在黄海海战中战沉。
北洋水师致远号装甲巡洋舰模型
致远舰为北洋水师中航速最快的战舰,航试时测得功率为6892马力,采用强压通风时可以达到7500马力,航速18.5节,正常载煤200吨,最大载煤量520吨,续航力6000海里/10节,装甲甲板厚3英寸(倾斜处)/2英寸(平坦处),司令塔装甲厚3英寸,火炮炮盾厚2英寸,全舰编制204-260人,管带为副将衔。
“致远”舰1887年建成,同年11月加入北洋水师,造价845000两。由神机营息借怡和洋行洋款及部拨各省捐款及江海、浙海、闽海三关药税厘款项支付。由于只在炮塔和舰身主要部位采用装甲防护,其余均用铁板覆盖,所以也被北洋水师称为“半铁甲船”。1888年6月25日台湾吕家望番社起事,围攻卑南清军大营。8月28日丁汝昌率“致远”、“靖远”抵达卑南,9月21日协助清军攻破吕家望。
致远舰参加了1894年9月17日的黄海海战,海战中在管带邓世昌的指挥下,英勇奋战,在弹药告磬的情况下,毅然冲向日舰吉野,不幸被鱼雷击中锅炉而沉没于北纬39度32分,东经123度34分的海面,管带以下246人壮烈殉国,仅7人获救。战后,邓世昌之死震动了朝野,光绪帝闻其牺牲得极为壮烈,遂亲笔赐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又作诗一首云:“城上神威炮千斤,枉资剧冠挫我军;后来无道终许汝;致远深沉第一勋。”
致远舰沉没地点是现今辽宁省丹东东港市大鹿岛西南16.9公里的海域,国家已开始计划打捞。其实最初致远的主桅在低潮时仍露在海面上,后被当地渔民锯掉变卖了,二战期间日本人亦曾打捞一些物件。




致远纪念舰开工仪式现场




展示的致远舰残骸

北洋水师致远号装甲巡洋舰,英国阿姆斯特朗造船厂建造,甲午战争时是北洋水师最先进的军舰,在黄海海战中战沉。

北洋水师致远号装甲巡洋舰模型
致远舰为北洋水师中航速最快的战舰,航试时测得功率为6892马力,采用强压通风时可以达到7500马力,航速18.5节,正常载煤200吨,最大载煤量520吨,续航力6000海里/10节,装甲甲板厚3英寸(倾斜处)/2英寸(平坦处),司令塔装甲厚3英寸,火炮炮盾厚2英寸,全舰编制204-260人,管带为副将衔。
“致远”舰1887年建成,同年11月加入北洋水师,造价845000两。由神机营息借怡和洋行洋款及部拨各省捐款及江海、浙海、闽海三关药税厘款项支付。由于只在炮塔和舰身主要部位采用装甲防护,其余均用铁板覆盖,所以也被北洋水师称为“半铁甲船”。1888年6月25日台湾吕家望番社起事,围攻卑南清军大营。8月28日丁汝昌率“致远”、“靖远”抵达卑南,9月21日协助清军攻破吕家望。
致远舰参加了1894年9月17日的黄海海战,海战中在管带邓世昌的指挥下,英勇奋战,在弹药告磬的情况下,毅然冲向日舰吉野,不幸被鱼雷击中锅炉而沉没于北纬39度32分,东经123度34分的海面,管带以下246人壮烈殉国,仅7人获救。战后,邓世昌之死震动了朝野,光绪帝闻其牺牲得极为壮烈,遂亲笔赐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又作诗一首云:“城上神威炮千斤,枉资剧冠挫我军;后来无道终许汝;致远深沉第一勋。”
致远舰沉没地点是现今辽宁省丹东东港市大鹿岛西南16.9公里的海域,国家已开始计划打捞。其实最初致远的主桅在低潮时仍露在海面上,后被当地渔民锯掉变卖了,二战期间日本人亦曾打捞一些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