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武县后新秋吧 关注:26贴子:235

【后新秋】尸 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此乃灵异贴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4-07-10 20:42回复
    2楼自己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4-07-10 20:43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楔子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是夜,倾盆大雨,许昌城北死牢。飘忽不定的油灯光下,一个清癯白须的老者将一个布包交给牢头,轻声道:“此可以活人。”那牢头悄悄将布包揣入怀中。
        1700年后,有游人至江苏沛县华佗庙,庙门前一副对联曰:
        医者刳腹,实别开岐圣门庭,谁知狱吏庸才,致使遗书归一炬。
        士贵洁身,岂屑侍奸雄左右,独憾史臣曲笔,反将厌事谤千秋。
        说的是,当年三国神医华佗将其毕生心血凝著《青囊经》,临终前夜传于牢头,那人竟不敢接,华佗无奈将其付之一炬,致使该医经失传至今,令人扼腕叹息。
        悠悠岁月,沧海桑田,此事早已湮没在漫漫尘世之中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4-07-10 20:43
      回复
          第一章 祖坟
          时值1975年暮秋,江西婺源南山脚下,一株高大的老槐树下,围着一群村民,大家都仰着脸瞧着粘贴在树干上的一张布告。
          布告上写道:根据县革命委员会指示,凡位于通往灵古洞的坟墓须于十五日内自行搬迁,届时仍未搬迁的坟墓将视为无主坟,由镇革委会组织基干民兵统一铲平,希革命群众踊跃配合。落款是婺源县南山镇革命委员会,下面盖有鲜红的大印。
          寒生从人群中挤了出来,匆匆向家里跑去。
          朱寒生今年二十岁了,平日里在家中跟着当赤脚医生的父亲学徒,做些上山采药、捣臼配伍等琐事,虽然性格内向但人却老实忠厚,村里的老人们都很喜欢他。
          村东头的三间茅草房是他的家,门前种着些党参柴胡等中草药,大黄狗懒洋洋的伏在门槛上。
          “老爹,镇上来人贴了告示要限期搬祖坟啦。”寒生还未及进院就先喊了起来。
          “噢。”屋内应声道。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4-07-10 20:44
        回复
            父亲是村里的赤脚医生,医术一般,但医德很好,周围十里八村的老表都找他来看病,一般的病都不去镇卫生院。
            屋内光线暗淡,父亲坐在椅子上手握石杵在药缸中捣药,四下里散发出一股植物根茎的土气。
            “老爹,为什么要把灵古洞前面的坟墓都搬走呢?”寒生问父亲。
            父亲摇了摇头。
            “我们朱家祖坟葬在灵古洞那儿有好多代了吧?”寒生憧憬着说道。
            “是啊,年代太久远,我们也只能管到曾祖父那一辈儿了,让我看看,明天是庚戌日,适宜破土迁坟,我们就明日辰时去吧。”父亲手指掐算着说道。
            寒生的母亲很早就去世了,是父亲一个人辛辛苦苦的将他拉扯大,靠着一点祖传的医术,勉强度日。旧时的中医,多少都涉及点风水术,以前父亲也给别人相过阴宅,后来在文革中遭到了批判,说是封建迷信,打那时起,父亲就再也没有提过这档子事了。
            “老墓里能有点什么就好了。”寒生自语道。
            “咱家子穷,老墓里除了一把骨头还能有什么?别胡思乱想了,对祖宗不敬。”父亲瞪了他一眼。
            当晚,寒生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挖老坟是个稀奇事,想到此,他就兴奋不已。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4-07-10 20:45
          回复

            清晨,院子里的雀儿叽喳个不停,寒生早早的生火,煮了些红薯稀饭,日子艰辛,他还是多抓了把米放进锅里,今天不同于往常。
              吃完饭,他和父亲扛着锄头铁锹雨伞和几条布袋子出发了。
              婺源是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也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的故里,放眼望去,松竹连绵不断,掩映着白墙灰瓦、飞檐翘角的徽派明清古建筑,炊烟袅袅,静得像是一幅田园山水画。
              翻上一座山头,回眸眺望西南方向,当年朱熹回乡扫墓时亲手栽植的古巨杉24棵(寓24孝之意),至今已逾800余年,依然默默的矗立在文公山上。
              “跟上,快要七点了,别误了时辰。”父亲在前面催促道。
              寒生恋恋不舍的转身跟上,难怪有人说,婺源是中国最美的乡村,这是断然不假的。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4-07-10 20:48
            回复
                前面是一片碧绿的毛竹林,从竹林中穿过,就是有名的灵古洞了。这一带的山体都是石灰岩,江南雨水又多,侵蚀出许多的溶洞,灵古洞是其中最大的,据说从未有人进到底过,单单站在洞口,就会感到有一股阴风袭来,小孩子们更是不敢接近,传说那黑黑的洞口会把小孩子吸进去的。
                竹林里已经见到零零落落的坟墓了,有些墓碑东倒西歪的,那是地底下到处横行的竹鞭拱翻的,朱家的祖坟还在前面,就在灵古洞口不远的地方。
                “嘎嘎。”两只乌鸦站在荒草萋萋的坟头上望着这边。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4-07-11 16:47
              回复
                  “到了,这是你曾祖父的墓。”父亲说着放下了扛着的锄头,那墓碑也是歪倒着的。
                  寒生大喊一声,轰走了那两只黑兮兮的乌鸦。
                  “寒生,你要记住,刨开棺材板时要屏住呼吸,密封好的棺材里有尸气,吸进去会生病的。”父亲举起了锄头。
                  “尸气有颜色么?”寒生问。
                  “有,但是一般人看不到的。”父亲回答。
                  “都是什么颜色?”寒生饶有兴趣的追问。
                  “嗯,一般是淡灰色,也有黑色的,像浓烟一样,很邪门,最可怕的是红色的尸气,沾上就没救了。”父亲说。
                  寒生听罢,心中顿生惧意。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4-07-11 16:48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竹林里雾气沼沼,一团团的伊蚊煽动着翅膀,虎视眈眈的盯着这两个热血的人类,寒生不由得打了个哆嗦,这种蚊子咬人无声无息,叮的包不大,但是奇痒,你恨不能把那块肉都抠出去。
                    父亲一锄锄的掘着土,额头上冒出汗珠,寒生递过毛巾,顺手抢过锄头干了起来,毕竟是年轻人,体力壮,速度明显快了许多。
                    父亲坐到了一边,抽起了烟,香烟味儿弥散开来,蚊子群退回到了竹林里。
                    寒生用力的刨着,四周已经堆起了高高的土,就在这时,突然手下感觉有异,“咚”的一声,锄头一沉,手腕翻转用力,竟硬生生的扯出一块黑褐色的木板来。
                    “有黑气,躲开!”身后一声暴喝,父亲凌空跃下,一手扯住寒生将他推了上去。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4-07-11 16:49
                  回复
                      寒生回头望去,只见父亲身体摇晃了几下,一只手从怀里摸出了个药丸塞入了口中,原来父亲已有准备。
                      寒生躲在圈外,仔细瞧着坑内,自己却是什么也看不见。
                      父亲继续清理着浮土,然后用力撬开棺材盖,随即跳了上来,张着嘴大口的喘息着。
                      “老爹,我看不到黑气呀。”寒生搀扶住了父亲。
                      “当然,你还没学过堪与观气之法,自然看不见了。”父亲说道。
                      寒生踮起脚,向土坑内看。
                      “等等尸气散了再下去。”父亲又点起了一支烟。
                      “老爹,曾祖的棺材里怎么会冒黑气呢?”寒生不解的问。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4-07-11 16:51
                    回复
                        父亲叹了口气,说道:“你曾祖也是个郎中,大概是怕有人盗墓,里面放了蟾蜍曼陀粉。”
                        “蟾蜍曼陀粉?这东西也能产生有毒的尸气?”寒生问道。
                        “这味药只是有麻醉的功效,一旦结合了尸体分解时的腐败气体,便会产生剧毒的黑色尸气。”父亲解释道。
                        “那么最厉害的红尸气呢,是怎么出来的?”寒生感到越来越刺激。
                        “老爹悬壶一世,至今还没有遇见过。”父亲说道。
                        此刻辰时中,一缕阳光斜斜的射下来,照到了土坑里。
                        父亲跳了起来,抓起雨伞,站在土堆上,把雨伞撑开遮住了阳光。
                        “先人的骨殖见不得太阳光的,寒生,尸气已经散尽,你下去替曾祖敛骨吧。”父亲鼓励寒生道。
                        寒生拿起一条布袋,壮着胆子跳下了坑。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4-07-11 16:52
                      回复
                          一副完整的骨架,呈黄褐颜色,不过姿势却是十分的怪异,那具尸骨是头向下爬着的,脊背朝天。怎么会这样?当地从来都没有这种风俗啊。
                          寒生皱了皱眉头,目光扫视了下棺内,也没有发现任何的随葬物品,棺材底部有一些极细的尘土,掩埋了部分骨殖。他嘟囔了声,蹲下开始敛骨,平生第一次钻进了棺材里,心里慌慌的,忐忑不安。
                          骨殖一根根的装进了布口袋,骨骼之间的筋膜早已消失了,所以连接处都是分离的,拣起来很容易,最后捧起骷髅头,小心翼翼的塞进口袋里。
                          “老爹,拣完了。”寒生喊道。
                          江南的晚秋,天气变化无常,刚才还有阳光照下来,此刻却是乌云蔽日,哗哗下起雨来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4-07-11 16:54
                        回复
                            “寒生,辰时已过,我们回去。”父亲看了看铅灰色的天空,摇摇头说道。
                            “那其他的墓怎么办?”寒生问。
                            “再找吉日吧。”父亲拉住寒生的手,拖了上来。
                            父子两人照原路返回,等赶回村东家门口时,浑身衣裳都已经湿透了。
                            草屋前的大香樟树下,站着几个人,焦急的四处张望,一见寒生父子,赶忙迎上前来。
                            “朱医生,我家婆娘就要生产了,麻烦您赶紧跑一趟。”那为首的中年男子焦急地说道。
                            “好,我收拾一下就去。”父亲进屋去取药箱。
                            “寒生,今天不一定赶得回来,你在戌时把遗骨清点一下,然后用白布条扎紧放在西屋壁龛上,记住点上三炷香。”父亲背起药箱,叮嘱寒生道。


                          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4-07-11 17:13
                          回复
                            第一章更完了 进来人啊


                            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4-07-11 17:15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赶上直播了,万一火了呢!如果火了就是我弄火的,万一沉了!也是我弄沉的,多有成就感呀!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4-07-11 20: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