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乐器或两把陶笛想要合奏,必须频率相同才能共鸣。C调笛全按作5与F调笛全按作5,一起演奏的话肯定不和谐。那么,怎么样才能和谐呢?全按作几,是首调唱名法,由演奏者决定;全按时发出的音在调音器上显示的频率,是固定调唱名法,由乐器制造者决定,与演奏者无关。所以,在音域允许的情况下,首调当作几都可以,关键是转换成固定调后是一致的。
下面,列个表对照一下:

比如要演奏葬花吟(如图红色音符所示),音域低音3到高音2,前面可以12AC作F调演奏(除去最后一句),最后一句可以换一个笛子,比如用12SF或12SC。那么怎么样才能前后一致呢?这就要求最后一句的中音5与前面12AC作F调时的中音5对应同一频率值。那么由可见,12SF应该采用本调F调(注意,SF的F调指孔排列顺序与AC的C调指孔顺序一致,若不计附孔的话也就是全按作1).而12SC则应使用C调笛的F调指法。
当然,如果前面用12SF演奏,最后一句用12SC演奏,那么应该12SF用bB调那一列(第二组第五列),而12SC也用bB调那一列(第三组第二列),才能保证前面吹中音5所用笛子发出的实际频率与后面换另一只笛子吹中音5时的实际频率相同。
下面,列个表对照一下:

比如要演奏葬花吟(如图红色音符所示),音域低音3到高音2,前面可以12AC作F调演奏(除去最后一句),最后一句可以换一个笛子,比如用12SF或12SC。那么怎么样才能前后一致呢?这就要求最后一句的中音5与前面12AC作F调时的中音5对应同一频率值。那么由可见,12SF应该采用本调F调(注意,SF的F调指孔排列顺序与AC的C调指孔顺序一致,若不计附孔的话也就是全按作1).而12SC则应使用C调笛的F调指法。
当然,如果前面用12SF演奏,最后一句用12SC演奏,那么应该12SF用bB调那一列(第二组第五列),而12SC也用bB调那一列(第三组第二列),才能保证前面吹中音5所用笛子发出的实际频率与后面换另一只笛子吹中音5时的实际频率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