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az的烧杯吧 关注:328贴子:5,026
  • 9回复贴,共1

【实验】风信子醛——苯乙醛的制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果吧规不允许这个产物的话提醒一下,我会自行删帖。
苯乙醛的常用制法是Darzen、磷叶立德法等。我当然不会闲的没事用硝基甲苯DMFDMA再重氮化还原。而是采用了最原始的Darzen法,苯甲醛和氯乙酸正丁酯Darzen然后水解脱羧。
这是一条充满了芳香的路线。底物是杏仁味和肥皂味,中间体是草莓味(杨梅酯),产物是风信子味。ps我还没见过风信子。。
先搬运第一步:氯乙酸正丁酯的制备。
不用乙酯是因为毒性大。

19g氯乙酸。

40ml左右正丁醇。

2g硫酸氢钠。
分水装置。

氯乙酸完全溶解。反应即将开始(总有一种作死的感觉)。

水珠一点一点落下。

分水很快。
分出好多水。

反应完毕,倒出来(催化剂不要了,虽然可以循环利用),蒸馏。


1楼2014-07-09 22:21回复
    取得180摄氏度左右馏分。

    气味大概是烂苹果味吧。。不敢多闻,有毒。氯乙酸丁酯制备完成。
    第二步,Darzen开始。

    上次用剩下的6.2g氯乙酸丁酯。

    1gNa , 15ml左右乙醇(无水)。后来发现无水乙醇不够,就补加了一些。
    苯甲醛

    混合酯和醛,室温搅拌,滴加醇钠。该反应放热,注意控制温度。

    NaCl出来了
    这个时候的苦杏仁味已经消失,变成了浓烈的草莓味。


    2楼2014-07-09 22:22
    回复
      2025-05-21 14:58:02
      广告

      NaCl的生成是相当快的。搅拌1h之后滴加15ml 溶有1.6g氢氧化钠的水溶液,进行水解。后来发现几乎不用控温,放热量不大。

      加热,搅拌,总共2h。
      加入20ml 一比一硫酸。刚开始加的盐酸,后来发现挥发性太强,就改成了硫酸。类似底物文献用的是磷酸氢二钾。回流脱羧2h。
      脱完了分液。取有机层,水层15ml乙酸乙酯萃取。这里有问题,应该是DCM。乙酸乙酯最好别用。原因过会就会看到。
      萃取水相。


      合并,蒸馏。

      炸油条的感觉。

      蒸去120摄氏度以下馏分后颜色变深,粘稠,于是停止蒸馏,防止破坏产物。产品颜色较深,粘度大,密度大,认为是产物和乙酸乙酯、残留的苯甲醛什么的胡乱缩合的产物。香味倒是有,更像是蜂蜜。
      改进意见:
      1.减压蒸馏。
      2.不要用EA,用DCM。
      产率无意义。


      3楼2014-07-09 22:22
      回复
        啊怎么把第一句也复制上了。。


        4楼2014-07-09 22:22
        回复
          没法减压蒸馏,常压苯甲醛蒸得好慢啊。。。楼主是减压蒸得么。。。


          IP属地:江苏5楼2014-07-13 16:3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