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荒纪吧 关注:2,343,733贴子:48,175,442

日本已经磨刀霍霍,中国你准备好了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最近,看到大陆的一则报导:《日本媒体纷纷谴责政府》。报导里面举了一位日本退休官员,和一间北海道小报的报导做证。之后又看到一些报导,把右翼政客石原慎太郎描述为连日本人都厌弃的政治人物。
  然而这些与笔者认知完全不同。笔者因为工作关系经常往来台北与东京,对日本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有几个方面中国大陆对日本人有严重的误解。这是相当危险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7-09 15:35回复
    呵呵呵呵呵呵,小学生都知道中国的报道真实性还不如莽荒纪


    2楼2014-07-09 15:36
    收起回复
      2025-07-19 15:52:39
      广告
      最近,看到大陆的一则报导:《日本媒体纷纷谴责政府》。报导里面举了一位日本退休官员,和一间北海道小报的报导做证。之后又看到一些报导,把右翼政客石原慎太郎描述为连日本人都厌弃的政治人物。
        然而这些与笔者认知完全不同。笔者因为工作关系经常往来台北与东京,对日本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有几个方面中国大陆对日本人有严重的误解。这是相当危险的。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07-09 15:36
      回复
        第二点:认为日本人怕中国经济制裁,错!
          中国媒体说:制裁会让日本的经济会倒退20年。但日本媒体访问发现,除了旅游业与工商大老较为忧心外,一般日本人对中国经济制裁未必那么在乎。他们认为日本的重心制造业虽然面临中国抵制。但日本精品营销全世界,在各地都有广大的市场。而中国不是世界的全部,抵制无效。
          至于在中国的设厂,日本人一向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日本贡献最大,一旦撤出中国,立刻有几千万人失业,中方反而受伤更重。而且在中国的工厂,都是生产链的末端,能替代中国的国家很多。他们正好利用这次事件加强全方位布局避免对中国的依赖。
          关于大陆观光客的议题,日本专家也乐观表示,中国人的性格无法贯彻到底。从美国轰炸中国使馆两周内就平息,就显示中国人的情绪一向无法持久。不用等到年底,银座、日本桥又能见到满街的中国观光客,这就是中国人的悲哀!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07-09 15:37
        回复
          第五点:日本人的心态准备好了,中国人的心态调整好了吗?
            每次讲起二战,中国人总是主观地认为应当把日本军阀跟日本人民分开,认为政客朝拜靖国神社不符合日本民意,认为日本需要正确的历史认知。
            实际上,需要真正调整改变主观的历史认知的是中国人。日本教授宫原曾当面纠正过中国学者,他说:[你们把日本人与军阀分开也许是好意。但这并不客观,因为进行战争是当时全体日本人的共同意志。]
            日本是个强烈集体主义国家,日本谚语说:「即使红灯,大家一起闯就不怕。」正因为日本民族是由军阀不断征伐合并而成,具有强烈集体向心力。人民深怕自己与团体不同拼命奉献。到了近代,这种文化转为国家方向的普遍价值观「大东亚共荣圈」,实施以武力向外扩张,确实是当年日本集体意志的投射。
            二战战败国中,仅剩日本与邻国有领土纷争。究其原因,甲级战犯东条英机在绞刑前的遗言就表达了:[不幸,我力不足,而败于彼。]遗言意味着所有日本人对二次大战罪责的基本态度。武士民族就是天生侵略民族。力不足失败,等他日国力强盛又如何?当然是全民集体为恶,再次征伐四邻。日本人提出的中日不再战,在笔者看来是成功让人放松警惕的缓兵之计。除非你把他手砍断了,否则武士手中的刀早晚一定会出鞘的。
            因此,现在不是媒体与政客推波助澜助长反中焰火,而是媒体与政客迎合日本人民内心的渴望。日本百年来就是靠欺压中国,日本人的对华优越感是根深蒂固的,加上美国推波助澜,助长日本反中国的气焰。事态发展下去直接冲突难以避免。石原慎太郎曾说:历史上国家疆域本来就是靠战争胜败而决定。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07-09 15:39
          回复
            骷髅头双肩背包男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4-07-09 15:39
            回复
              觉得说得不错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4-07-09 15:43
              收起回复
                顶上去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07-14 23:35
                回复
                  2025-07-19 15:46:39
                  广告
                  顶上去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07-14 23:35
                  回复
                    顶上去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4-07-14 23:35
                    回复
                      顶上去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07-14 23:35
                      回复
                        顶上去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4-07-14 23:35
                        回复
                          顶上去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4-07-14 23:35
                          回复
                            顶上去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4-07-14 23:35
                            回复
                              2025-07-19 15:40:39
                              广告
                              顶上去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4-07-14 23: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