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最大遗憾是人不能无死。一个脱离了稚年的人,都知道自己总有一天要死去!生命观称这为“死亡阴影”。古往今来,无数哲人和宗教家都在思考并企图解决这个“遗憾”: 基督劝人行善,死后可以升入天国; 佛子劝人行善,死后可至西方极乐世界; 儒教劝人积极用世,立德,立功,立言三者居其一,可以不朽,从而留名千古,就是生命的延续; 道家奉行无为,于生死无忧无喜,认为生命来于自然,死了又复归自然, 生死不过是事物的转化,此之谓“物化”; 道教追求长生不老,构筑了庞大的神仙体系,宣扬人经过修炼可以成仙,永远不死。 比较各家对生命的认识,道教似乎最为虚妄。但是,如果掀开其虚妄的面纱,唤起本真,我们会发现道教的人生哲学有其真谛在。其真谛就是: “超越时空,对生命的永恒的,执着的追求,充满着一种对束缚和控制人类的自然力与社会不平的抗争精神。” 中外都记载着哀叹人生短暂和畏惧死亡的事。史载齐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 “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 这就是有名的“牛山叹”,“牛山下涕”的典故。 古代波斯王泽克西斯,看到自己的军队向希腊发起进攻时,也曾潸然流泪,对叔父说: “当我想到人生的短暂,想到再过一百年后,这支浩浩荡荡的大军中,没有一个人还能活在世间,便感到一种突然的悲哀。” 看来,作为个体生命的人,有一天必须死亡,这是一个铁的事实,一个无可更改的绝对!它给人类带来迷惘,痛苦,恐惧,和无可奈何的悲哀。 日本著名医生和哲学家吉田昭治有一句名言: “人出于对生的欲望而求助于医学,出于对死的恐惧而信奉宗教。” 道教的产生,就是与人对于死亡的恐惧有直接的关系。据《后汉书》的记载:在道教开始传播的最初七十年间(119---185),即自道教有组织的传播,到以张角为首的黄巾太平道起义的六十七年,全国重大疫病流行即达十一次之多。兼之连年战乱,死亡接踵,人口自5000万,锐减至1716万。王粲的《七哀诗》写道: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道教就是在这种生之维艰与死亡恐惧的历史时期产生并发展起来,企图以宗教家的慈善精神,来回答和解决人生的生死问题,希望建立一个这样的“太平世界”: “不杀不害,不嫉不妒,不淫不盗,不贪不欲,不憎不恨; 言无华绮,口无恶声,齐同慈爱,异骨成亲; 国安民丰,欣乐太平。”(《度人经》) 现存明代刊刻的《道藏》收有各种道教典籍1473种,5485卷。但就道教的人生哲学来说,则集中在《道德经》(《老子》),《南华经》(《庄子》),《太平经》,《度人经》,《黄庭经》,《抱朴子》,《悟真篇》,《坐忘论》,《参同契》等少数道书之中。其精要,在于倡导“皈依自然”和“性命双修”。 道教吸取了道家祖师爷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天道观,提出了“三皈五戒”,所谓“三皈”,即“皈依道,皈依经,皈依师”;“五戒”则是“戒违真,戒杀生,戒偷盗,戒邪淫,戒妄语”。“三皈”中最重要的思想是“皈依道”,即“皈依自然”。因此,道家倡导“自然清静”,“无为而无不为”,一切“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安时处顺”。 这种“皈依自然”的人生观,就成了道教“修性”的理论根据,道教称它为“性功”,即心性的修炼。“性功”,心性的修炼,就是道教的人生之最高修养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