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之鸣吧 关注:1贴子:55

【晒书】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明媚的日子,阳光穿过玻璃,洒在一杯透明的水上。没有欢声,没有笑语,但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7-08 09:40回复
    现在开始一格一格地晒,首先登场的是我十万分景仰的两位大师,俄罗斯文学令人叹为观止的两座大山——托尔斯泰,还有陀思妥耶夫斯基。陀的这一套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完璧。上海译文出版社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文集即将再版,这次我绝对不会错过。
    最喜欢《安娜•卡列尼娜》,《复活》艺术性虽不及《安娜•卡列尼娜》和《战争与和平》,但是饱含着良知,或许曾经沧海难为水,可是要从全盘否定《复活》的,是没良心的否定。
    另,福克纳的作品我也没有荣幸收齐,遗憾。《押沙龙押沙龙》
    这部杰作也一直没读完,惭愧惭愧。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7-08 15:08
    收起回复
      2025-07-26 13:09:5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再来就是译林出版社的八卷本《莎士比亚全集》了,仿皮的装帧,插图精美,可惜少了点,但不妨碍拜读。朱生豪先生的传神译笔,无愧于莎士比亚的字字珠玑。若假以天年,朱生豪莎士比亚全集将完璧无瑕。惜哉惜哉!
      有人说,莎士比亚是仅次于上帝的人,虽然我没有完整地读过全集,但从读过的十几个剧本来看,这话有一定的道理。莎士比亚的名气太大,什么人都绕不过他的纠缠,不过最讨厌弗洛伊德对《哈姆莱特》的解读,简直是癞蛤蟆对天鹅的意淫。
      托尔斯泰极其厌恶莎士比亚,所以不敢把他们放在同一格里头。托尔斯泰对莎士比亚的批评,得看看。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07-08 15:20
      回复
        我得先声明一下,我晒书,不分排名,只是按照书架的格子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地晒而已。至于为什么书架整理成这样,纯粹是个人原因和屯书空间不足混合作用的结果。这就是为什么卡尔维诺先生躺在莎士比亚的旁边。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听名字就有点感觉,此君一只脚踩着现实,另一只脚涉足幻想的领域,写得不错。最喜欢他的《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特别有意思,三部曲也不错,不过还是偏好这一本。不得不厚着脸皮承认,我就读过他的这几本。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07-08 15:29
        收起回复
          几年前的寒假,躲在被窝里读完了雪国,冷冷的感觉,几年前的暑假,宅在家里读完雪国,清凉了许多,读书说不定有这样的功效吧。冷艳文士川端康成,清冷的文字透着唯美的意境。作品都不是长篇大论,但意蕴悠长。
          很多人都追捧米兰•昆德拉,自然而然地把他当做东欧文学的巅峰,但其实单单看捷克这个国家,昆德拉并不是国民作家,真正的国民作家是哈谢克和赫拉巴尔,强烈推荐。赫拉巴尔的书是读了就会喜欢,读一本还想再来一本的那种,真的,没骗你。
          安部公房,日本作家,曾诺奖提名,有点冷门,正在读,有点卡夫卡的味道。
          加缪先生,世纪良心,这三本文集是郭宏安先生独自翻译的,文风统一,口碑不错的译本。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07-08 15:47
          回复
            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这个人的政治立场按照我们的立场来看是个异类。他的死法和众作家的自杀一比较,更是有点惊天地泣鬼神。或者说,他用死把自己塑造成了神。他的作品,或妖艳,或柔美,或刚烈……一言以蔽之——最日本的日本作家。
            里尔克和策兰的诗集不知道放哪里好,暂时就放在这一格。忽然没头没脑地想起一句诗——这个秋天将意味深长。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07-08 15:59
            回复
              托妮•莫里森,美国最近的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总的来说,她写的都是“爱”,但这种爱像是在荒漠里的,或者说就是一片荒漠。黑人的各种哀怨就是爱的黑色背景。
              马尔克斯,刚刚去世不久的作家。《百年孤独》是拉美文学的巅峰神作,几乎是绕不过的一本书。不过最近读了《族长的秋天》,水准绝不低于《百年孤独》,只是读得磕磕绊绊,难以尽兴。作家成名了,也就没多少顾虑地写,这种情况下,读者有点受苦了。这六个自然段真可怕。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07-10 23:08
              回复
                略萨,按我一个网友的说法,是个如有神助的叙事者,当然见解是见仁见智的,不过我基本同意。这个叙事者很不安分,从来不四平八稳地写。但我主要是欣赏他的文学坚持,他始终如一地坚持自己的现实主义,这种现实主义叫“略萨”
                帕斯捷尔纳克,俄罗斯的诗人,虽世道不公,但他坚持独立观点,他的诗歌我读不懂,但我一直被《日瓦戈医生》深深感动。去他妈的政治,生活神圣不可侵犯。
                《堂吉诃德》是什么样的书我就不唠叨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07-10 23:19
                回复
                  2025-07-26 13:03:5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奈保尔先生,一个背叛了自己的民族和祖国的英语作家。按某些人来看,他是一个卖国贼式的人物,可是,如果祖国没什么让人骄傲的,还有什么贼不贼的。正因为他的特殊身份,所以他比任何人都有优势,这种优势在对比两个世界时特别突出。当然,他不仅仅是个批判型的作家,他也是个艺术型的作家。一杯茶好不好,得品回味。奈保尔的作品,就有一种意味深长的回味。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07-10 23:31
                  回复
                    他说:
                    “征服自己的一切弱点,正是一个人伟大的起始.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我只想造希腊小庙,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一辈子最怕的是在同一人生实在是一本书,内容复杂,分量沉重,值得翻到个人所能翻到的最后一页,而且必须慢慢的翻。征服自己的一切弱点,正是一个人伟大的起始.热情既使人疯狂糊涂,也使人明澈深思。”
                    旁边的佩索阿,中译本有点少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07-16 12:53
                    回复
                      有标1234567的是影印版的《博尔赫斯全集》,一个人送的。旁边的老米就不用我多说了,轻与重的问题,媚俗的问题我不讨论。
                      《法国中尉的女人》是一部奇特的小说,至于有多奇特,读一读结尾你就知道了。
                      十几年前出版的《席勒精选集》,收录的作品不多,聊以充饥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07-18 00:20
                      回复
                        一个没有良心,品位低下,喜欢挑逗人类道德底线,偏好咬文嚼字,自大而又偏执的狂人。舌头很毒,眼光很刁,但是写得真没话说。
                        独具一格,架上仅此一家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4-07-18 00:29
                        收起回复
                          贝克特的书果然不适合翻译。也就读一读《等待戈多》。《追忆似水年华》一直是读不完的长篇巨制。几个小开本,三本大砖头,一对比,有意思。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07-19 07:51
                          回复
                            爱丽丝•门罗的作品,细微之处见真情,当代短篇小说大师,果然不是盖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4-07-19 07:53
                            回复
                              2025-07-26 12:57:5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J.M.库切的小说以结构精致、对话隽永、思辨深邃为特色。然而,他是一个有道德原则的怀疑论者,对当下西方文明中浅薄的道德感和残酷的理性主义给予毫不留情的批判。他以知性的诚实消解了一切自我慰藉的基础,使自己远离俗丽而无价值的戏剧化的解悟和忏悔。”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4-07-19 07:5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