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混养的原则是水体大,水体越大越容易保持水质,水质的稳定是重点中的重点。
饲养密度建议为越小越好。这是两个基本的原则。尤其在水温高的情况下更是建议缩小饲养密度。
先大致说一下混养的问题。
混养的重点在于在一个缸中尽量只有一个公虾,这个是重中之重。公虾的领地观念极强,同一个水体中同时两只公虾,战斗的概率非常高。即使我在1米2的缸中饲养了2个体长超过7+的公虾,它们每天的日常活动还是战斗,而且抓紧一切的机会在对方脱壳的时候下手,一定要弄死对方。母虾则领地观念没有那么强。
我的缸中最先的住户是一对天空,公天空在6+的时候基本上保持凶猛状态。6+以后我经常用捞鱼的小号抄子去逗它,每次都夹住抄子不撒手。。。而且母虾入缸的时候一直保持追打状态。。。这时候应该把占据上风的虾捞出来,或放在隔离盒中紧闭1、2天。我选择的方法是捞到放好水的整理箱中,没事就用抄子迎面轻拍它的四条段须。一天没事拍了7、8次,公虾彻底服了,即使用手去摸虾头,公虾也只敢趴下或者后退,不敢举钳子了。然后放回缸中,再没有打斗出现,第3天合窝。
混养的鱼我首先选择的是安哥拉斯孔雀,属于孔雀类中游速快的,不容易被捕捉。虾长时间捉不到鱼就自然慢慢放弃捕食,与鱼形成共生,和谐共处,当然前提每天喂食不能停。不过长期下来,虾已经没有捕食的欲望,有此出门3天,缸只开过滤加热水妖精,回来鱼一条没少,也包含米虾。
当天空与鱼和谐相处后,我投放的是米虾,包含琉璃和急火,虾习惯平时生存环境中有其他生物以后也没有捕捉米虾。
过年期间打算送人几个龙纹苗,结果对方改变主意不要没地方安置的时候,我就把龙纹也放入缸中,根据我的观察,大部分鳌虾对于小于自己体形的虾,且没有公虾的情况下,不把小于自己的提醒的虾当成威胁,基本属于无视状态。
之后陆续投入了2个蓝月母,3个天空苗(暂时存放)还有一个邻居给的澳龙虾棍苗(母)养大之后都陆续投入缸中,基本上都相安无视。。。
最后说一下关于清道夫,通过我的经验,强烈建议不要饲养琵琶这种大型清道夫。当琵琶体形超过15以后,冲击力十分惊人,而且容易上下撞缸。对其他小于它体形的鱼虾都是个强大的威胁。琵琶食量也十分惊人。。。所以如果缸中要饲养清道夫,我更偏向于选择胡子类,比如最便宜的红眼胡子,体形最多长到10,冲击力也不大。需要注意的是缸水温度不能太低,要保持在22度以上即可。
最后总结一下,共生混养环境在于缸霸要温顺,尽量同缸只有一个公虾作为缸霸,新进缸的虾最好体形小于缸霸。长期喂红虫,不要喂干虾或虾肉刺激虾。
关于密度就不唠叨太多,总之密度越小越好。如果密度大,只有一个解决办法,就是加大换水量。我的缸每天换水1/2。支持消化系统的稳定全靠过滤中的生化棉和水妖精,这两处的生化棉决不同时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