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家场镇是革命老区、中国共产党鄂中地区秋收暴动策源地、湘鄂西苏区洪湖赤卫队发祥地,是“湖北省仙洪试验区新农村建设试点镇”、“湖北省群众体育健身工程推广先进乡镇”。
名称来历 戴家场又名戴市。相传明朝晚期有戴姓手工业者迁此,专事织、染土布兼营买卖生意,逐渐形成集市,即称为戴家场。“场”有特指市集之意,故简称戴市。另据《戴氏家史》载,清道光以前,现戴家场集镇为杂姓所居,并无命名。道光十八(1838)年戴氏家族在此购买墩台49处,戴姓并无人在此居住,只作公产出租他姓,租金用于祭祀、育人和济贫。承租者在此处做些粮棉兑换的生意,逐渐形成小型集市贸易市场,命名为戴家场。
地理位置 位于东经113°10′~113°16′,北纬30°00′~30°05′。地处洪湖市西北部。东隔西干渠,与万全镇、峰口镇毗邻;南临洪排河,与沙口镇、瞿家湾镇隔河相望;西与监利县龚场镇、网市镇接壤;北与曹市镇交界。人民政府驻戴家场镇洪旭大道90号,电话区号0716,邮政编码433204,距洪湖市城区53千米。
政区沿革 解放初期,戴市分属沔阳、监利两县管辖;1951年洪湖置县,戴市西北部属曹市区所辖,东南部属沙口区所辖;1975年全县撤区并社,由曹市公社和沙口公社各划出一部分成立戴市公社;1984年全市设区建乡,成立戴市区;1987年洪湖撤县建市,戴市区改名为戴家场镇。此后无变化。
政区划分 2001年末辖榨台、关圣庙、河坝、南林、沈庙、绍南、水塌埠、寄木、树桩、沙洋、回龙、竹林、螺滩、百桥、花园、秦口、柴林、卢墩、官港、戴剅沟、戴家场21个村民委员会和潭湖、土里湖2个渔场及先锋、戴市2个街道居民委员会(社区)。
名称来历 戴家场又名戴市。相传明朝晚期有戴姓手工业者迁此,专事织、染土布兼营买卖生意,逐渐形成集市,即称为戴家场。“场”有特指市集之意,故简称戴市。另据《戴氏家史》载,清道光以前,现戴家场集镇为杂姓所居,并无命名。道光十八(1838)年戴氏家族在此购买墩台49处,戴姓并无人在此居住,只作公产出租他姓,租金用于祭祀、育人和济贫。承租者在此处做些粮棉兑换的生意,逐渐形成小型集市贸易市场,命名为戴家场。
地理位置 位于东经113°10′~113°16′,北纬30°00′~30°05′。地处洪湖市西北部。东隔西干渠,与万全镇、峰口镇毗邻;南临洪排河,与沙口镇、瞿家湾镇隔河相望;西与监利县龚场镇、网市镇接壤;北与曹市镇交界。人民政府驻戴家场镇洪旭大道90号,电话区号0716,邮政编码433204,距洪湖市城区53千米。
政区沿革 解放初期,戴市分属沔阳、监利两县管辖;1951年洪湖置县,戴市西北部属曹市区所辖,东南部属沙口区所辖;1975年全县撤区并社,由曹市公社和沙口公社各划出一部分成立戴市公社;1984年全市设区建乡,成立戴市区;1987年洪湖撤县建市,戴市区改名为戴家场镇。此后无变化。
政区划分 2001年末辖榨台、关圣庙、河坝、南林、沈庙、绍南、水塌埠、寄木、树桩、沙洋、回龙、竹林、螺滩、百桥、花园、秦口、柴林、卢墩、官港、戴剅沟、戴家场21个村民委员会和潭湖、土里湖2个渔场及先锋、戴市2个街道居民委员会(社区)。
![](http://e.hiphotos.baidu.com/album/s%3D1000%3Bq%3D90/sign=34801d4a31adcbef05347a069c9f15ac/4afbfbedab64034f9cd2e688afc379310a551d24.jpg?v=t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