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夸我技术帝,。。谢谢
@棉棉花小糖灌水之余无意中看到了这个艾特,我暂时没有时间去详细的写,但我建议, 品味牛河这个人物的时候,大家不妨参考以下几个假设(仅仅是假设):
1、《1Q84》写的可以说是发生在人的心灵当中的一个小故事小转折,但同时又可以看做是发生在两代、三代日本人身上的一个整体的大故事
故事快进行到收尾阶段时,我似乎听到过一代代日本人的悲声,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也许村上春树并没有想这么些,但他毕竟写出了这些。
2、参见《跑步》一书,我们不难发现 牛河的做事方法,很大程度上取材于村上春树自身多年的写作工作经验和生活经验。
我们看牛河,首先被他精密干练的工作方法 被他不断施加给自己的心理暗示(心法)所吸引 这些个细致入微、环环相扣、微言大义、栩栩如生的细节,每一句都只是在讲侦查方法,似乎每一句又都不仅仅在讲侦查方法。具有超高的欣赏价值 可以说是村上春树多年操练的文笔+审美意识的一个高水平展现
3、牛河的内心独白,有不少是很容易深入人心的,不管是他对小说中其他人和事物的看法,还是他对自身、对自身与世界的关系的认识,都不乏亮处,妙句俯拾皆是。诚然他在故事当中的身份是不光彩的不高大的,但他在这场大戏中的位置可不是一个小丑
4、牛河的经历,作者慢慢的写得十分清晰,给出了他之所以变成这幅模样的深刻原因。
对反派人物给出一个合情合理的“变坏的根源”这是做小说很常见的功夫,有的可以说是”厚重、深刻、人性、有血有肉“ 有的也可以说是”洗白“。但是村上春树在牛河身上所写出的一切,又不仅止于一般小说家会做的功夫。牛河的遭遇、牛河的悲剧,是那一代日本人当中很多人遇到的悲剧; 他遭遇的不幸,和天吾青豆遭遇的不幸,只有一个根本区别就是没有遇到这么一份爱……牛河的悲剧,是可以引发我们很多人的共鸣的。
5、对牛河的结局,我们应该怎么认识呢?我觉得,这也许是作者认识的牛河的一种宿命。牛河缺乏想象力吗?我认为他并不缺乏。牛河是没有灵性的浅薄的人吗?我也觉得并不是。他这个人物丑,那是将美扭曲的产物。然而一个扭曲的事物,必然趋向于它的舒张状态;这些个结/劫,趋向于一解;牛河被深惠里点化,受到致命的震动,乃是一种必然。他精神的这个宿命,也是一颗契科夫的枪弹。比起生命的结束,我觉得灵魂的去向才是牛河故事的结尾。
村上春树在这个人物上用的功夫 写这个人物的用意 远不止这些 而且我的这些分析也仅仅是假设、假说,并不一定对 大家 有兴趣的 姑妄听之 我这个也算是抛砖引玉 吧 村上春树的艺术并不适合丁是丁卯是卯的解读, 大家各自怎样读着顺 就是一个什么样子吧 村上春树的小说是适合开放式解读的、空间很大的小说 我的个人化的看法请高手们当个屁放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