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悍将薛安都吧 关注:3贴子:33
  • 12回复贴,共1
薛安都(410年-469年),字休达,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县)人,南北朝时期宋朝名将。薛安都早年出仕北魏,以军功担任雍秦二州都统,后与同族薛永宗起兵叛变,失败后投奔刘宋,被任命为扬武将军、北弘农太守。元嘉北伐时,薛安都任建武将军,随柳元景攻克陕城,但因王玄谟兵败而退回。此后,薛安都先后平定刘劭、鲁爽、刘义宣等人的叛乱,改任太子左卫率,进爵南乡县侯,后又改封为武昌县侯。前废帝时期,薛安都出任平北将军、徐州刺史。不久,宋明帝继位,薛安都起兵叛乱,并拥晋安王刘子勋为帝。刘子勋之乱平定后,薛安都先遣使向宋明帝投诚,随即投降北魏,被封为镇南大将军,徐州刺史、河东公。北魏皇兴三年(469年),薛安都病逝,时年六十,追赠河东王,谥号康。中文名薛安都别 名薛休达国 籍中国民 族汉族出生地河东汾阴出生日期410年逝世日期469年职 业名将主要成就参加元嘉北伐
讨平鲁爽之乱官 职徐州刺史爵 位武昌县侯(宋)、河东公(魏)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7-04 20:11回复
    人物评价编辑傅灵越:薛公举兵淮北,威震天下,不能专任智勇,委付子侄,致败之由,实在于此。[43] 魏收:薛安都一武夫耳,虽轻于去就,实启东南。事窘图变,而竟保宠秩,优矣![44] 沈约:《春秋》列国大夫得罪,皆先致其邑而后去,唯邾、莒三臣,书以叛人之目,盖重地也。安都勤王之略,义阙于藩屏,以地外奔,罪同于三叛。《诗》云:“谁生厉阶,至今为梗。”其此之谓乎?[43] 李延寿:凶人之济其身业,非世乱其莫由焉。鲁爽以乱世之请,而行之于平日,其取败也宜哉。安都自致奔亡,亦为幸矣。[45] 蔡东藩:陈宪、薛安都,一善守,一善战,将将或不足,将兵则固属有余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7-04 20:12
    回复
      2025-05-20 02:05:52
      广告
      个人作品编辑《全宋文》收录有其文一篇:《奉启书归款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07-04 20:13
      回复
        家族成员编辑亲属
        父亲
        薛广,东晋上党太守。[48]
        子女
        薛道标,随薛安都降魏,历任平州刺史、相州刺史、秦州刺史,袭爵河东王。[49] 薛道异,随薛安都降魏,早死,赠宁西将军、秦州刺史、安邑侯。[50] 薛道次,被薛安都送到北魏为质子,历任秦州刺史、光禄大夫,赐爵安邑侯,进封河南公。[51] 薛道智,随薛安都起兵,后投降南汝阴太守裴季之。[52] 薛伯令,在薛安都降魏后,肆虐梁州、雍州,被南阳太守张敬儿、新野太守刘攘兵擒杀。[53] 薛环龙,在薛安都降魏后,肆虐梁州、雍州,被南阳太守张敬儿、新野太守刘攘兵擒杀。[53] 薛真龙[54] 薛道龙[54] 薛氏,嫁裴祖隆。[55] 宗族薛安都出身于河东薛氏。河东汾阴薛氏世系表
        薛涛 薛强 薛辩 薛谨 薛初古拔 薛胤 薛裔 薛孝绅
        薛□ 薛修仁
        薛玄景
        薛洪隆 薛驎驹 薛庆之 薛薛纲 薛勤嘉 薛元珪
        薛英集 薛端 薛胄 薛筠
        薛献
        薛裕
        薛琰 薛浚 薛乾福
        薛谟
        薛凤子
        薛骥奴
        薛湖 薛聪 薛景茂
        薛孝通 薛温 薛迈 薛元敬
        薛道衡 薛收 薛元超
        薛道实
        薛德音
        薛道智 薛长瑜
        薛仙智
        薛昙贤 薛景渊
        薛和 薛元信
        薛善 薛褒
        薛慎
        薛季令
        薛破氐 薛敬贤
        薛积善 薛隆宗
        薛广 薛硕明
        薛安都 薛道标 薛达 薛承华 薛罗汉
        薛道异
        薛道次 薛峦
        薛道智
        薛伯令
        薛环龙
        薛真龙 薛显 薛世斌 薛伯琳
        薛师 薛操 薛朏
        薛道龙 薛荣 薛仲孙 薛衍 薛轨 薛仁贵
        薛渊
        薛索儿
        薛弘敞 薛憕 薛舒
        薛真度 薛怀吉
        薛怀彻
        薛怀直
        薛怀朴
        薛怀景
        薛怀俊 薛湛儒
        (表格参考资料:[43-45] [54] [56-58] )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07-04 20:13
        回复
          南北朝时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西南)人,字休达。世为强族。少有勇名。仕北魏,为雍州、秦州都统。元嘉二十三年(446)奔降刘宋,从武陵王刘骏为将。骏即帝位,为左军将军。助平鲁爽、臧质、南郡王刘义宣之叛。景和元年(465)为平北将军、徐州刺史。明帝立,他别拥晋安王子勋为帝,明帝遣萧道成、张永讨伐,兵败北走降魏。皇兴二年(468)召赴平城。子侄门生皆得封侯、授官。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07-04 20:14
          回复
            薛安都,字休达,河东汾阴人也。父广,司马德宗上党太守。安都少骁勇,善骑射,颇结轻侠,诸兄患之。安都乃求以一身分出,不取片资,兄许之,居于别厩。远近交游者争有送遗,马牛衣服什物充牣其庭。真君五年,与东雍州刺史沮渠康谋逆,事发,奔于刘义隆。后自卢氏入寇弘农,执太守李拔等,遂逼陕城。时秦州刺史杜道生讨安都。仍执拔等南遁,及世祖临江,拔乃得还。 安都在南,以武力见叙。值刘骏起江州,遂以为将,位至左卫率。刘昶归降子业,以安都为平北将军、徐州刺史,镇彭城。和平六年,刘彧杀其主子业而自立,群情不协,共立子业弟晋安王子勋,安都与沈文秀、崔道固、常珍奇等举兵应之。彧遣将张永讨安都,安都遣使来降,请兵救援。显祖召群臣议之,群官咸曰:“昔世祖常有并义隆之心,故亲御六军,远临江浦。今江南阻乱,内外离心,安都今者求降,千载一会,机事难遇,时不可逢,取乱侮亡,于是乎在。”显祖纳之。安都又遣第四子道次为质,并与李敷等书,络绎相继。乃遣镇东大将军、博陵公尉元,城阳公孔伯恭等率骑一万赴之。拜安都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徐、南、北兖、青、冀五州、豫州之梁郡诸军事,镇南大将军,徐州刺史,赐爵河东公。 安都以事窘归国,元等既入彭城,安都乃中悔,谋图元等,欲还以城叛。会元知之,遂不果发。安都因重货元等,委罪于女婿裴祖隆,元乃杀祖隆而隐安都谋。 皇兴二年,与毕众敬朝于京师,大见礼重。子侄群从并处上客,皆封侯,至于门生无不收叙焉。又为起第宅,馆宇崇丽,资给甚厚。三年卒。赠本将军、秦州刺史、河东王,谥曰康。 子道标,袭爵。太和初,出为镇南将军、平州刺史,治有声称。转相州刺史,将军如故。复以本将军为秦州刺史。十三年卒。 子达,字宗胤。袭,例降为侯。及开建五等,以安都著勋先朝,封达河东郡开国侯,食邑八百户。后以河东畿甸,改封华阴县侯。熙平初,拜奉车骑都尉,出为汉阳太守。达不乐为郡,诏听解。卒。 子承华,袭爵。稍迁司徒从事中郎、河东邑中正。卒于安南将军、光禄大夫。 子罗汉,袭。齐受禅,爵例降。 道标弟道异,亦以勋为第一客。早卒。赠宁西将军、秦州刺史、安邑侯。 道异弟道次。既质京师,拜南中郎将、给事中,赐爵安邑侯,加安远将军。出为安西将军、秦州刺史、假河南公。太和十五年,为光禄大夫,卒。 子峦,袭爵,降为平温子。尚书郎、秦州刺史、镇远将军、陇西镇将,带陇西太守。后为荥阳太守,迁平北将军、肆州刺史。所在贪秽,在州弥甚。纳贿于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07-04 20:15
            回复
              景明初,豫州大饥,真度表曰:“去岁不收,饥馑十五;今又灾雪三尺,民人萎馁忮,无以济之。臣辄日别出州仓米五十斛为粥,救其甚者。”诏曰:“真度所表,甚有忧济百姓之意,宜在拯恤。陈郡储粟虽复不多,亦可分赡。尚书量赈以闻。” 及裴叔业以寿春内附,诏真度率众赴之。寻迁华州刺史,将军如故。未几,转荆州刺史,仍本将军。入为大司农卿。正始初,除平南将军、扬州刺史,又以年老,听子怀吉以本官随行。萧衍豫州刺史王超宗率众围逼小岘,真度遣兼统军李叔仁等率步骑击之。超宗逆来拒战,叔仁击破之,俘斩三千。还朝,除金紫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又改封敷西县。永平中卒,年七十四。赙帛四百匹、朝服一袭,赠左光禄大夫,常侍如故,谥曰庄。有子十二人。 嫡子怀彻,袭封。自太常丞,稍迁征虏将军、中散大夫,又除左将军、太中大夫。卒于车骑将军、左光禄大夫。 初,真度有女妓数十人,每集宾客,辄命奏之,丝竹歌舞,不辍于前,尽声色之适。庶长子怀吉居丧过周,以父妓十余人并乐器献之,世宗纳焉。 怀吉,好勇有膂力,虽不善书学,亦解达世事。自奉朝请,历直后寝,领太官令。正始初,为骠骑将军,后试守恒农郡。萧衍遣众入寇徐兖,安东邢峦讨之,诏怀吉以本任为峦军司。永平初,分梁州晋寿为益州,除征虏将军、益州刺史。以元愉未平,中山王英为征东将军讨之,诏怀吉为英军司,未发而愉平。萧衍遣将寇陷郢州之三关,诏英南讨,怀吉仍为军司。以义阳危急,令怀吉驰驿先赴。时豫州城民白早生杀刺史,以悬瓠入萧衍,衍将齐苟仁率众守城。于是自悬瓠以南至于安陆,惟义阳一城而已。怀吉与郢州刺史娄悦督厉将士,且守且战,卒全义阳,与英讨复三关诸戍。后镇东将军卢昶救朐山,与贼相持,诏怀吉为昶军司。及昶败,怀吉得不坐。延昌中,以本将军除梁州刺史。南秦氐反,攻逼武兴,怀吉遣长史崔纂、司马韦弼、别驾范珦击平之。进号右将军。正光初,除后将军、汾州刺史。四年卒,赠平北将军、并州刺史。 怀吉本不厉清节,及为汾州,偏有聚纳之响。自以支庶,饵诱胜己,共为婚姻。多携亲戚,悉令同行,兼为之弥缝,恣其取受。而将劳宾客,曲尽物情,送去迎来,不避寒热。性少言,每有接对,但嘿然而退。既指授先期,人马之数,左右密已记录。俄而酒馔相寻,刍粟继至,逮于将别,赠以钱缣,下及厮佣,咸过本望。其延纳贵贱若此。 怀吉弟怀直,京兆内史、卫大将军、左光禄大夫。 怀直弟怀朴,恒农太守、襄陵男。 怀朴弟怀景,征南将军、河东太守、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07-04 20:15
              回复
                珍奇虽有虚表,而诚款未纯。岁余,征其子超,超母胡氏不欲超赴京师,密怀南叛。时汝徐未平,元石自出攻之。珍奇乘虚于悬瓠反叛,烧城东门,斩三百余人,虏掠上蔡、安城、平舆三县居民,屯于灌水。石驰往讨击,大破之。会日暗,放火烧其营,珍奇乃匹马逃免。其子超走到苦城,为人所杀。小子沙弥囚送京师,刑为阉人。 沈文秀,字仲远,吴兴武康人。伯父庆之,刘骏司空公。文秀初为郡主簿,稍迁建威将军、青州刺史。 和平六年,刘子业为其叔彧所杀,文秀遂与诸州推立刘子勋。及子勋败,皇兴初,文秀与崔道固俱以州降,请师应接,显祖遣平东将军长孙陵等率骑赴之。会刘彧遣文秀弟文炳来喻之,文秀复归于彧,彧以文秀为辅国将军,刺史如故。 后慕容白曜既克升城,引军向历下,白曜复遣陵等率万余人长驱至东阳。文秀始欲降,以军人虏掠,遂有悔心,乃婴城固守。陵乃引师军于清西。白曜既下历城,乃率大众并力攻讨,长围数匝,自夏至春始克。文秀取所持节,衣冠俨然,坐于斋内。乱兵入,曰:“文秀何在?”文秀厉声曰:“身是!”执而裸送于白曜。左右令拜,文秀曰:“各二国大臣,无相拜之礼。”白曜忿之,乃至挝挞。后还其衣,为之设馔,遂与长史房天乐、司马沈嵩等锁送京师。面缚数罪,宥死,待为下客,给以粗衣蔬食。 显祖重其节义,稍亦加礼之,拜为外都下大夫。太和三年,迁外都大官。高祖嘉文秀忠于其国,赐绢彩二百匹。后为南征都将,临发,赐以戎服。寻除持节、平南将军、怀州刺史,假吴郡公。是时河南富饶,人好奉遗。文秀一无所纳,卒守清贫。然为政宽缓,不能禁止盗贼;而大兴水田,于公私颇有利益。在州数年,年六十一,卒。 子保冲,太和中,奉朝请、大将军宋王外兵参军,后为南徐州冠军长史。二十一年,坐援涟口退败,有司处之死刑。高祖诏曰:“保冲,文秀之子,可特原命,配洛阳作部终身。”既而获免。世宗时,卒于下邳太守。 房天乐者,清河人,滑稽多智。先为青州别驾,文秀拔为长史,督齐郡,州府之事,一以委之。卒于京师。 弟子嘉庆,渔阳太守。 嘉庆从弟瑚琏,长广太守。 文秀族子嵩,聪敏有笔札。文秀以为司马,甚器任之。随文秀至怀州。文秀卒后,依宋王刘昶。昶遇之无礼,忧愧饥寒,未几而卒。 文秀族子陵,字道通。太和十八年,高祖南伐,陵携族孙智度归降,引见于行宫。陵姿质妍伟,辞气辩畅,高祖奇之,礼遇亚于王肃,授前军将军。后监南徐州诸军事、中垒将军、南徐州刺史,寻假节、龙骧将军。二十二年秋,进持节、冠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07-04 20:17
                回复
                  2025-05-20 01:59:52
                  广告
                  益宗年稍衰老,聚敛无厌,兵民患其侵扰。诸子及孙竞规贿货,部内苦之,咸言欲叛。世宗深亦虑焉,乃遣中书舍人刘桃符宣旨慰喻,庶以安之。桃符还,启益宗侵掠之状。世宗诏之曰:“风闻卿息鲁生淮南贪暴,扰乱细民,又横杀梅伏生,为尔不已,损卿诚效。可令鲁生与使赴阙,当加任使。如欲外禄,便授中畿一郡。”鲁生久未至。延昌中,诏曰:“益宗先朝耆艾,服勤边境,不可以地须其人,遂令久屈。可使持节、镇东将军、济州刺史,常侍如故。”世宗虑其不受代,遣后将军李世哲与桃符率众袭之,出其不意,奄入广陵。益宗子鲁生、鲁贤等奔于关南,招引贼兵,袭逐诸戍,光城已南皆为贼所保。世哲讨击破之,复置郡戍,而以益宗还。授征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改封曲阳县开国伯。 益宗生长边地,不愿内荣,虽位秩崇重,犹以为恨。上表曰:“臣昔在南,仰餐皇化,拥率部曲三千余家,弃彼边荣,归投乐土,兄弟荼炭,衅结贼朝。高祖孝文皇帝录臣乃诚,授以籓任。方欲仰凭国威,冀雪冤耻,岂容背宠向仇,就险危命?昔郢豫纷扰,臣躬率义兵,拥绝贼路,窃谓诚心,仰简朝野。但任重据边,易招尘谤,致使桃符横加谗毁,说臣恒欲投南,暴乱非一。乞检事原,以何为验?复云虐害番兵,杀卖过半。如其所言,未审死失之家,所讼有几?又云耗官粟帛,仓库倾尽。御史覆检,曾无损折。初代之日,二子鲁生、鲁贤、从子超秀等并在城中,安然无二,而桃符密遣积射将军鹿永固私将甲士打息鲁生,仅得存命。唱云:‘我被面敕,若能得鲁生、鲁贤首者,各赏本郡。’士马围绕,腾城唱杀,二息战怖,实由于此。残败居业,为生荡然,乃复毁发坟墓,露泄枯骸。存者罹生离之苦,亡魂遭粉骨之痛。昔岁朝廷频遣桃符数加慰劳,而桃符凶奸,擅生祸福,云‘唯我相申,致降恩旨’。及返京师,复欺朝廷,说臣父子全无忠诚,诬陷贞良,惑乱朝听。乞摄桃符与臣并对,若臣罪有状,分从宪纲;如桃符是谬,坐宜有归。”诏曰:“既经大宥,不容方更为狱。” 熙平初,益宗又表乞东豫,以招二子。灵太后令曰:“卿诚著二朝,勋光南服,作籓万里,列土承家,前朝往恩,酬叙不浅。兼子弟荷荣,中表被泽,相囗轻重,卿所知悉。先帝以卿劳旧,州小禄薄,故迁牧华壤,爰登显级。于时番兵交换,不生猜疑。而卿息鲁贤等无事外叛,忠孝俱乖,翻为戎首。以卿诚重,不复相计。今卧护征南,荣以金紫,朝廷处遇,又甚于先。且卿年老,方就闲养,焉得以本州为念?鲁贤来否,岂待自往也,但遣慰纳,足相昭亮。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07-04 20:18
                  回复
                    薛安都从征关陕时,在臼口梦到自己仰头看天,发现天门大开,醒来后对身边人道:“你们看见天门开了吗?”后来,薛安都随刘骏平定刘劭之乱,叹道:“我曾梦到天门大开,难道这是中兴的征兆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07-04 20:20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07-04 20:21
                      回复
                        因为本人记忆不好打字又慢,所以只好从网上复制粘贴一些,抱歉对不起大家。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4-07-04 20:21
                        回复
                          好,小郭不用抱歉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07-04 21: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