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阁吧 关注:8,406贴子:36,196

回复:欲正人者,先正己意;欲正己意,先正己身;欲正己身,先正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智者不惑。
惑者非不知,是其不定也。
智者知不知,或能守,或能求,非无所不知也。
惑者不知知,或不求,或求之不舍,疑而不定,不能止也。


16楼2014-06-29 21:14
回复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汉语中有很多用来警示认知错误的成语:以偏概全、盲人摸象、鱼目混珠、邯郸学步、削足适履、黑白混淆、一叶障目、朝三暮四、管中窥豹、杯弓蛇影、买椟还珠等等。
    当我们下结论的时候,要警惕是否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偏差,凡事都有个原因,都有个根本,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难以看到真相。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没有一定时间的考验,如何能看清事实呢?


    17楼2014-06-29 21:14
    回复
      止争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子曰:攻其恶,无攻人之恶。
      坛经: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便在左。
      老子:世人昭昭,我独昏昏;世人察察,我独闷闷。
      他人有争,譬如薪火;与其相争,譬如救火。
      以火救火,火则愈大;不能心若止水,不可救之。
      他人舆火,我心杯水,不可救之。
      君子修身、诚意、正心之为,皆为达己,己达则心正、意诚、身修,即为心大、意精、身静,方有无为无不为。


      18楼2014-06-29 21:15
      回复
        善恶不两立
        除恶即是扬善,扬善即是除恶。
        善恶出于人欲,人欲高于善恶。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然是非不能尽分,善恶不能尽辨,故清浊混流,良莠不齐。
        欲明是非,无它,知道耳。
        何以知道?无它,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9楼2014-06-29 21:15
        回复
          玲珑心
          人人皆有玲珑心,开有七窍通天地;
          明观大小通灵眼,欲知大小由它看;
          聪闻黑白顺风耳,辨认黑白由它听;
          智分清浊正气鼻,好恶之分由它嗅;
          更有一张吞世嘴,混沌入口化二气;
          七窍合作成大道,笑看红尘乐逍遥。


          20楼2014-06-29 21:16
          回复
            事业
            能够让人自愿付出全部心血的,称为事业。
            为之,喜而不厌,劳而不倦;不为,寝食难安,声色无味。
            有人同之助之,是为同道,有人反之毁之,是为恶敌。
            此事业,未有穷尽,未有极限,未有生灭,未有悔亡。
            一生之事,一世之业,成人之事,成道之业。


            21楼2014-06-29 21:16
            回复
              居尘不染尘,上上品也。
              思考一个房间如何不染尘。
              1:完全封闭;2:用某物完全充满;3:自清。
              取类比象,心若想不染尘,以上三种方式皆可办到,第一种方式不可取,自闭是病态的;第二种方式,需要意志坚定,此物可为某种理念,虔诚的信徒属于这种方式;第三种方式,就是一念生,一念灭,实为上上品也。


              22楼2014-06-29 21:16
              回复
                居尘不染尘,乃极品也,其次避之,再次染之,再次随之,再次堕之迷之,下下次为身堕其中染及他人也!
                ==============================
                一滴净水与一滴墨水相遇,成为两滴墨水。
                一杯净水与一滴墨水相遇,成为一杯脏水。
                。。。
                。。。
                太湖之水与一滴墨水相遇,太湖水不变矣。
                大海之水与一滴墨水相遇,大海之水依然。
                ==============================
                因其能容,方有其不染。
                心同此理,有容成其大,成其不染。


                23楼2014-06-29 21:17
                回复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扁轮退,管仲进,桓公述轮人言,管仲曰:“鄙夫哉,安敢妄言。黄帝造轮,载车行路,福至后世而不绝,轮即书也。夫道,广大精微兼备,圣人虽不能尽言,亦书有神妙之处,指向而后人可进也,立法而后人可循也。轮人欲以区区巧技喻圣道,愚哉。且夫轮人之子不能学于其技,而不能学于圣人之道哉?唯请公谨记,圣道指向而不可尽法焉。”


                  24楼2014-06-29 21:17
                  回复
                    一海水
                    庄子东游,携众弟子至东海,立于崖上,观海而谓然叹曰:“浩浩乎无穷尽,泱泱乎无极限,大矣哉!”令弟子取一瓢水,置于平地,问诸弟子曰:“此一海水,彼一海水,其有别乎?”弟子曰:“海广大无边,此一瓢水,饮不足以止渴,灌不足以活苗,差之甚远矣。”庄子曰:“小子不识,小与大同一之理,不同唯用耳。此一海水,可鉴诸物,而海之不能也,唯其少而能静,能静而能平,能平方可鉴物也。”
                    庄子还一海水于东海,曰:“今吾以至无而至静,以至静而至平,以至平而鉴日月,知大道无为,至德无得。吾一人如一海水,天下人如东海水,吾与彼无分别也,唯有差别而已,今混入天下而茫茫,人不知我,我亦不知我,此谓之寄身天下也。”


                    25楼2014-06-29 21:17
                    回复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苹果和梨,有不同,有相同。
                      下者不同,下下者相同。
                      上者不同,上上者相同。


                      26楼2014-06-29 21:17
                      回复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苹果和梨,有不同,有相同。
                        下者不同,下下者相同。
                        上者不同,上上者相同。


                        27楼2014-06-29 21:18
                        回复
                          觉者自觉,不由佛法僧觉。
                          何谓自觉?如有宝库,佛法僧为开库之钥,如此而已。
                          不明此处,终究落空。


                          28楼2014-06-29 21:19
                          回复
                            我来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14-06-29 21:31
                            收起回复
                              感谢楼主分享,顶起来


                              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14-07-03 21: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