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园区的姣姣者—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8000余亩的教育园区基础设施由投资商投资建设完成,并且成功引进青州第一个本科院校(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和两个高职高专(潍坊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和潍坊护理职业学院)三所学校位于风景区内,尤其是历山学院背靠广福寺,处于群山环抱之中,环境静谧优雅,适于学习和深造。
静谧云门山,云门山可谓是平原拔笏,松荫盖足,山虽不高而有千仞之势,自古为鲁中名山。在夏秋时节,常常出现云雾缭绕山间,穿洞而过,若隐若现,虚无缥缈,宛若仙境,蔚为壮观,称之为“云门仙境”。并且山上刻有中原最打的“寿”字,所谓寿比南山之意。云门山将带给你齐鲁文化的难忘一笔!
清代私家花园--偶园是清朝康熙大学士冯溥的私家花园,取“无独有偶”之意。现在已经是青州人民广场。偶园的规模虽不大,但它结构严谨,布局得体,别有一番情趣,有“一山一堂二水门,三桥三阁四池亭”之说,描写的便是院内著名景致。除了假山,偶园内还存有“福、寿、康、宁”四大奇石,十分具有观赏性。这里带给你北方私家园林的独特风味。
悠久历史文化--东夷文化广场“夷”的名称,约产生于夏代,与“华”、“夏”并称,目的是为了进行华夷、夏夷之辨。
东夷文化从距今8300年前的后李文化起,历经北辛文化(距今约7300年)、大汶口文化(距今约6500年)、龙山文化(距今约4500年)、岳石文化(距今约3900年),都是东夷人所创造出来的不同阶段的文化。
在漫长的史前阶段,东夷人靠他们聪颖智慧的心灵和勤劳灵巧的双手,制造出了实用、精美的石器、骨器、玉器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烧造出了薄如纸、黑如漆、音如镜的蛋壳陶;编织出了布纹细、密度高的纺织品;发明了冶铜术、原始历法和最古老的文字——昌乐骨刻文字;在原始农业的基础上,兴起了家禽饲养业和酿酒业。早在龙山文化时期,东夷人就已经进入阶级社会,并出现了国家,标志着文明社会的开始。青州东夷文化广场是为了继承传播东夷文化,适应世代的要求而建造的。
范公亭公园位于青州城西门外一块300余亩大的小盆地里,包括范公亭和李清照故居、洋溪湖、永济桥墩和满心亭等景致,这里地势低洼,绿树成荫,南阳河穿流其间。这里虽与城里只有一墙之隔,但由于地处盆地之中,气候宜人,冬暖夏凉,严冬不结冰,盛夏无酷暑,气温城里相差3~5度,是一处难得的旅游胜地。
静谧云门山,云门山可谓是平原拔笏,松荫盖足,山虽不高而有千仞之势,自古为鲁中名山。在夏秋时节,常常出现云雾缭绕山间,穿洞而过,若隐若现,虚无缥缈,宛若仙境,蔚为壮观,称之为“云门仙境”。并且山上刻有中原最打的“寿”字,所谓寿比南山之意。云门山将带给你齐鲁文化的难忘一笔!
清代私家花园--偶园是清朝康熙大学士冯溥的私家花园,取“无独有偶”之意。现在已经是青州人民广场。偶园的规模虽不大,但它结构严谨,布局得体,别有一番情趣,有“一山一堂二水门,三桥三阁四池亭”之说,描写的便是院内著名景致。除了假山,偶园内还存有“福、寿、康、宁”四大奇石,十分具有观赏性。这里带给你北方私家园林的独特风味。
悠久历史文化--东夷文化广场“夷”的名称,约产生于夏代,与“华”、“夏”并称,目的是为了进行华夷、夏夷之辨。
东夷文化从距今8300年前的后李文化起,历经北辛文化(距今约7300年)、大汶口文化(距今约6500年)、龙山文化(距今约4500年)、岳石文化(距今约3900年),都是东夷人所创造出来的不同阶段的文化。
在漫长的史前阶段,东夷人靠他们聪颖智慧的心灵和勤劳灵巧的双手,制造出了实用、精美的石器、骨器、玉器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烧造出了薄如纸、黑如漆、音如镜的蛋壳陶;编织出了布纹细、密度高的纺织品;发明了冶铜术、原始历法和最古老的文字——昌乐骨刻文字;在原始农业的基础上,兴起了家禽饲养业和酿酒业。早在龙山文化时期,东夷人就已经进入阶级社会,并出现了国家,标志着文明社会的开始。青州东夷文化广场是为了继承传播东夷文化,适应世代的要求而建造的。
范公亭公园位于青州城西门外一块300余亩大的小盆地里,包括范公亭和李清照故居、洋溪湖、永济桥墩和满心亭等景致,这里地势低洼,绿树成荫,南阳河穿流其间。这里虽与城里只有一墙之隔,但由于地处盆地之中,气候宜人,冬暖夏凉,严冬不结冰,盛夏无酷暑,气温城里相差3~5度,是一处难得的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