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遍天下吧 关注:43贴子:1,773
  • 7回复贴,共1

「落遍天下0627」◇小说◇庶长子 by 朗朗明日【已完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无权转载,侵权请删!
原文地址:http://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2038966


1楼2014-06-27 10:30回复
    内容简介:
    穿越而来,纪安成了昌平侯家的庶长子。在大秦王朝这个嫡庶分明的朝代,纪安的身份着实尴尬。可
    纪安还是满意的,虽然亲爹渣了些,可对他不错;虽然嫡母冷漠了些,可却只是冷暴力,虽然亲娘白
    莲花了些,可却知道本分。就在纪安老老实实的准备在这个朝代,做个混吃等死的富贵少爷时,却遇
    见了崔玄,然后,他所有的认知推倒重来。
    1、本文狗血,作者奉行没有最狗血的只有更狗血的。
    2、本文架空,考据党求放过!
    3、作者玻璃心,轻拍!
    4、本文独家发表于晋江,禁止转载!
    盗文的同学请至少保持一周以上的时间差距!
    编辑通知,周二入V,多谢大家支持!
    各位亲,因为某些原因,这儿文先停更了,更过几天,一道发了,大家就当养肥吧。对不住了。内容标签:
    搜索关键字:主角:纪安、崔玄 ┃ 配角:纪博、白莲、郑辰倩、纪晨、秦明轩、秦明盛 ┃ 其它:穿越,重生,宅斗,宫斗
    还是一样只更二十楼,请大家支持正版。


    2楼2014-06-27 10:31
    回复
      章节目录 第3章 祖母
      纪老太太对着儿子还是慈爱的,扶着他起身,忙说道:“博儿坐吧,在外忙了一天了,身子也乏了吧。”
      纪博坐下,大丫头秋山端上一个琉璃小碗,纪安接过喝了一口。用帕子细细擦拭嘴角,才开口道:“母亲说得儿子要羞愧了,这天如此的热,也不知道母亲今日用饭可香,身子骨可还有不适的地方。”
      这话明显是向吕嬷嬷问的,吕嬷嬷忙躬身道:“回侯爷的话,老夫人今日只用了金丝枣熬出的一碗碧梗粥并两块水晶糕。”
      纪博听闻皱了皱眉头,对着纪老太太关切的说道:“母亲,儿子已经派人去南边临州寻做甜汤的厨子去了。不多时就能到京了。儿子记得母亲喜欢喝临州府的甜汤,到时候母亲还要多用些,儿子才好安心啊。”
      纪老太太瞧着自纪博如此孝顺自己,心里高兴,转而想到郑氏,这十分的高兴又折了五分。想到纪安,纪老太太垂了垂眉,语调平平的对着纪博说道:“博儿有心了,为娘知道你是孝顺的。哎,我这一辈子是个享儿子福的运,却没有享儿媳妇福的命。”
      纪博眼睛往下看,对着纪老太太说道:“母亲,倩儿她脾气直,可心地却是不坏的。您看在儿子和晨哥儿的份上都担待她些,也是儿子对不住她良多。”
      纪老太太一听纪博护着郑氏,火就上来了。立马说道:“我哪敢担待她啊?她娘家可是郑国公,亲姐姐更是皇后,牌头大的很。你自个说说。自从她进了这个门,我可有薄待她的地方。可她倒好,可曾到我这儿来立过一次规矩?这且不说,当年我好心好意的把晨哥儿养到自己膝下,解解闷。没过两天,她就从宫里请了两个大佛回来。说的好听,瞧我年纪大,不劳我费神,由宫里的教养嬷嬷养着晨哥儿。这是当人家儿媳妇该做的吗?仗着娘家亲姐的势,她有把我这婆母放在眼里吗?”
      说到这个,纪老太太就满肚子火气,果然是郑家出来的,半点教养也无。哪有莲姐儿的乖巧懂事,孝顺知理。可偏偏……纪老太太想到这儿,又气又急,竟大声的咳嗽了起来。
      纪博原本老老实实的听着,瞧着自己母亲真是气了,忙起身上前,给她顺气,接过吕嬷嬷端来的茶水喂了纪老太太喝下,方才说道:“母亲,千错万错都是儿子的错。母亲要是为此气出个好歹,儿子万死难辞其咎。母亲,你有气就对儿子发,可不能伤着自己啊。”
      纪老太太慢慢的平下了气,看着眼前关心自己的儿子,叹了口气,握住他的手说道:“博儿,当年公爹被夺爵,老爷又一病不起,你从金樽玉贵的侯府少爷变成了庶民。等你祖父和父亲通通过世,人走茶凉,京城之大,却无方寸之地能容得下你我母子二人。人情如纸,世态炎凉,为娘我是尝尽了。”
      纪博想到当年家中巨变之后,那些人的嘴脸,心中也是翻滚不息。不过,多年为官下来,面上却是丝毫未动。
      纪老太太说了几句便有些喘,纪博把茶给凑到她嘴边,一手轻轻的给她在背上顺气。
      :“那个时候,我想随你爹去的心都有了。好在你舅舅惦记我这个妹子,从临州派人千里迢迢的赶到京城接了我们去。等到了临州,你舅舅对着你如何,你自己是知道的。不说其他,他把旭哥儿的荫生名额给了你,让你去了明山书院。好在旭哥儿是个会读书的,自个也考了进去。我那个时候就在想,我这哥哥,对着你我掏心掏肺也不过如此了。”纪老太太感怀万千,一时间语调竟有了一丝悲意。
      纪博也想起了他舅舅对他好,说道:“母亲,舅舅对儿子的恩情,儿子没齿难忘。”
      纪老太太也知道纪博虽然心高气傲,可却恩怨分明,再没有郑氏之前,对着他舅舅敬爱如父,十分的孝顺。纪老太太心下伤感,想到今天的重头戏,还是接着说道:“当年,你虽然读书不错,可要是想出人头地还有些困难。你舅舅瞧着你习武的天赋不错,求了多少关系又许了多少人情,才让临州的总把头带着你习武领兵。为娘为了你的婚事,整夜整夜的睡不着。莲姐儿嫁给你的时候,你可是白身啊,她可是地地道道的低嫁。有多少人暗中笑话她,看你舅舅笑话。可……我每每想到这儿,就过意不去,是我害了你舅舅,害了莲姐儿啊。”
      纪博闭了闭眼,再抬头忙说道:“母亲慎言,是我对不住舅舅,可木已成舟,再多说已无益。”
      纪老太太对着吕嬷嬷看了看,吕嬷嬷会意带着丫头婆子都下去了。
      屋子里只剩下纪老太太和纪博。
      纪老太太冷哼道:“怎么不能说,要不是你糊涂,贬嫡为庶,坏了白家门风,你舅舅也不至于含恨而终。莲姐儿和安哥儿更不会在这个府上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过着。特别是安哥儿,明明是最最尊贵不过,可每每见了晨哥儿却要低头哈腰的行礼。为娘每次瞧见了,都觉得挖心啊。”
      纪博对着自己娘向来没法子,忙认错道:“儿子糊涂,但此事与倩儿母子却是无关的。当年我一时年少轻狂,害了表妹,更让安哥儿受了委屈。可事已至此,儿子也只能保住一个,对不住另一个了。不然,昌平侯的基业恐怕要断送在儿子手上啊。”
      纪老太太也知道纪博有难处,拉着他的手说道:“为娘的知道你的难处,原本,我瞅着,把安哥儿和晨哥儿从小养在一起。兄友弟恭,以后就是晨哥儿继承了侯府,对着安哥儿总有一分兄弟之情。可你那媳妇却是急吼吼的把晨哥儿拘在自个身边,我是连晨哥儿的一片衣角也摸不着。不要说给他们兄弟培养感情了,安哥儿这嫡不嫡,庶不庶的,以后可怎么办啊。”
      纪博温声道:“母亲,您多虑了。虽然倩儿脾气直爽些,可人却是不坏的。她这么多年,虽然对着安哥儿不说是视如己出,可却从未动过手脚。这一点,儿子可以担保。儿子已经为安哥儿准备了一份家产,等儿子不在了,让安哥儿带着表妹搬出去。也不会受委屈的,母亲您就宽宽心吧。只要您长命百岁,才是儿子和安哥儿晨哥儿的福气。”
      纪老太太却是眉毛一拧,高声道:“糊涂!博儿,没了昌平侯府的庇佑,安哥儿不就是胖娃娃抱金子吗?你就是给他金山银山,他能守得住?他外家又不认莲姐儿,是指望不上了。你说你媳妇对着安哥儿没什么心思,我却是不信的。不说其他,就是三年前,安哥儿多聪明啊。明思院开考,招收学子,依着他的聪明伶俐劲进去是十拿九稳。可为何,人还未考,就发了高烧。再者,当年莲姐儿怀着安哥儿的时候,你那好媳妇可是给她的安胎药里下过红花的。就凭这些,等你我一去,安哥儿是扁是圆,还不是任你媳妇拿捏。”
      纪博很是头疼,对着纪老太太慢声慢语的劝道:“母亲,当年的事情与倩儿无关,是她身边的奶嬷嬷自作主张。再说,儿子已经罚过她了。您就别抓着不放,伤了你们彼此的和气。母亲,您有话直说吧,只要儿子能办到的,儿子定当准从。”
      纪老太太虽然有些不服气纪博对着郑氏的偏袒,可也算达到目的了。按下不高兴,对着纪博说道:“我想把安哥儿送去明山书院,家里不是有个名额吗?晨哥儿去了明思院,正好这个名额就给安哥儿了。好歹让他自个有个交友圈,以后,认识几个人,要是有本事,他就自己建功立业。要是没本事,我也认这命了。”


      7楼2014-06-27 10:46
      回复
        章节目录 第5章 点醒
        纪安有些不解,他对着纪老太太带着一丝懵懂的问道:“祖母 ,既然为名为利而斗,如果我和旁人没有名利纠葛,自然就相安无事了。即使旁人不喜欢我,也不会没事找事的来找我麻烦。”还有一句,纪安在心里道:他现在没实力,除了装傻充愣还是装傻充愣。
        君不见,秦始皇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英雄豪迈之前也得老老实实的称吕不韦为亚父;君不见,汉武帝打退匈奴,扬名四海的赫赫威名之前也得安安分分的许陈阿娇以金屋。这些可都是留名青史的千古帝王,在弱小时,也得认清现实,弯下腰来。
        他可比不上以上两位,好歹人家是龙子凤孙,真正的天之骄子。而他只是纪府里一个小小的庶子,爹很渣,娘很傻,嫡母后台还很硬。这样的日子,他除了保护自己,减少自己的存在感危险性还能做什么。
        纪安之所以认定他现在的法子适合自己,最有利的证明就是他在这三年里虽然一事无成,可身子骨却是渐渐硬朗了。伟人曾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他要是高调的上进勤奋,恐怕早就成了病秧子了。
        纪老太太看着纪安眼睛里闪过一丝晦暗,她低着头在纪安耳朵边上说道:“安哥儿,你记着,你从出生开始就已经站在了郑氏的对立面。你每次出现,都会提醒众人,当年的荒唐。你们的立场不同,所以,即使你不做什么,甚至没有任何错,可却没有抽身事外的可能。或许,她会为了名声,给你一口饭吃。可祖母告诉你,人有千万种活法。呼奴使婢,威风八面是一种活法;战战兢兢,寄人篱下也是一种活法。”
        纪安睁大眼睛,闪过一丝震惊,他没想到他的祖母能这么直白的告诉他。活着,不仅仅是吃饱穿暖,还要有尊严,那样的活着才是活着。
        的确,若是唯唯诺诺,窝窝囊囊靠着旁人的施舍得来的生活,那样的日子,就是整天的绫罗绸缎,山珍海味,也是食之无味,如行尸走肉吧。
        纪老太太站起身来,接着说道:“祖母年纪大了,晨哥儿有他外家有他姨妈,以后的日子不会差了。再者,他以后继承了府里,也不会受人欺负。倒是你,哎,上无外家帮扶,下无姊妹扶持,祖母自然要为你多打算一些。”
        纪安眼睛红了,从来到这个世上开始,纪老太太从不掩饰对他的爱若珍宝。从衣食住行,到前程名利,无一不放在心上。
        千言万语,平时玩笑逗乐,嘴里花花的纪安这个时候倒是说不出一句话来了,只是半响才喊道:“祖母!”扑在了纪老太太怀里。
        纪老太太连忙哄道:“祖母的宝贝孙子,你这是怎么了?好了,好了,仔细听祖母给你说。”
        “祖母细细想过了,原本你继承不了侯府,要是个笨拙木讷的,祖母就是舍了脸皮也要巴着你嫡母。等我和你爹去了之后,让你依着侯府能过几天安生日子。虽然要受委屈,可总能保住一条命。可偏偏你从小就聪慧机敏,引人忌惮。原本,三年前,我托了人,让你去考明思院。等进去明思院,里面的学子都是皇亲国戚。你以后不说出人头地,可成家立业却是尽够了。”纪老太太想起纪安三年前的高烧不退,握紧了手指,抬起头来又恢复慈爱。
        “可惜,你却发了高烧,此事自然作废。我一时间也不敢再做什么,冷眼瞧着,这三年让你养好了身子。祖母知道,你是有意藏拙的。你在晚上偷瞧的那些书,偷偷的练的那几招功夫,祖母都是知晓的。这才下定决心,要你外出读书。”纪老太太说的语调平平,却把纪安吓了一跳。
        纪安没想到自己最大的私密竟然被纪老太太知道了,从他过来之后,有了原身的记忆。明白自己的处境尴尬,争是错,不争更是错。只能一边装傻充愣,一边读书认字练功。他明白,万事只能自己立起来才能摆脱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危险。
        可内宅之中,连他自己的亲娘都再三告诫他要安分守己,万事不能出头。他亲娘为了让他自污,放在他屋子里的大丫头燕环肥瘦,楚楚动人,要不是他两世为人,早就成了贪花好色的小淫棍了。
        亲娘对着郑氏忌惮如此,他不得在内宅做个白痴般的废材。但私底下,总是避开身边的耳目,读书习武,积累自己的实力。他坚信,总得有所准备,才能一飞冲天。
        纪安自认为做的隐蔽,万万想不到自己的祖母竟然早已经知道,忙说道:“祖母既已知道,恐怕府中人也都已知晓了吧。哎,孙儿自以为聪明绝顶,没想到却如跳梁小丑般尤不自知。孙儿无地自容啊!”
        纪安心中懊恼,果然小看了内宅妇人对着后院的掌控。他的一举一动恐怕早就落在了郑氏的眼中,他还想着扮猪吃老虎,要不是自己的祖母说明,以后恐怕他不用扮猪就已经是头蠢猪了。


        11楼2014-06-27 10:47
        回复
          纪老太太瞧着纪安失魂落魄,知道纪安年纪虽小,可却是个早慧的。怕他想偏,左了性子,忙安慰道:“纪哥儿,你可千万别这么想。祖母也是无意间得知的,你年纪小哪能面面俱到啊。你放心,祖母发现的早,早就给你打好了掩护。这府里,祖母想瞒的事情,还没有瞒不住的。”
          听着纪老太太的话,纪安心里稍稍放下了些。他也不藏着掖着了,直接说道:“祖母,大丈夫在世哪能依着祖宗余荫过日子。孙儿本就处境尴尬,太过用功,只会招惹忌惮。可若只做个混吃等死的纨绔子弟,孙儿又心有不甘。这才出此下策,倒是孙儿落了下乘,想左了。”
          纪老太太欣慰的看着纪安,笑着说道:“好,好!这才是我纪家的好儿郎。你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志向,也不枉你外公对你的一片厚望。安哥儿,祖母活了大半辈子,苦也吃了不少,福也享了不少,唯一对不住的就是你和你外公。本来,你上进用功,只会人人赞许,可现在却连读几本书也要避着人,真是苦了你了。祖母心里都明白,这才想着把你送去书院读书的。”
          纪安正色道:“祖母,孙儿不是不知好歹之人。可明山书院乃是嫡系一派,我一个庶子进去,先不说能不能出人头地。就府里而言,我已经落了太太和世子的面子。如此一来,世人恐怕要道祖母偏心。孙儿实在不忍祖母为着孙儿,到老了,还要担上一不慈的名声。如果真是那样,孙儿可就万死难辞其咎了。”
          纪安看得明白,他一个庶子进了嫡子的地盘,混的出混不出还是个问题。可他要是顶了府到了缺,外人瞧了都要叹一句纪老太太偏心,郑氏和纪晨委屈了。本来媳妇在婆婆底下受些委屈倒不会怎么样,可谁让郑氏的亲姐是皇后,还是位有子得宠的主。纪老太太再大,能大得过皇家?
          到时候,免不了要让纪老太太名声受损。纪老太太一心护他,他自然不希望纪老太太受到伤害。
          纪老太太也红了眼睛,拉着纪安眼中更是慈爱。笑着说道:“安哥儿,你啊,小小年纪就被你娘带傻了。祖母有数着呢,你什么都好。就是心肠太软,男子当断则断,不然反受其乱。只要你好了,祖母就安心了。祖母给你透个底,这次啊,你必去书院,不过,不是明山书院罢了。”
          纪安心里一跳,瞬间明白了他祖母的话。他祖母这是先漫天要价,并没有想过让他进明山书院。祖母知道他爹和嫡母一定会不同意,祖母接下来再提要求,为了弥补,一定会被满足。果然,姜桂之性老而弥辣。相比之下,他还是太嫩了。
          纪安抬头和纪老太太相视一笑,两人无需再说什么,从各自的眼底都有了答案。
          纪安在集福堂用了午饭,才回了自己的释梦斋。大丫头们帮着他脱了宝蓝色暗纹薄衫,散开了头发。喝了一碗凉茶,躺在摇椅上,惜如打着大团扇轻轻的摇着。纪安半眯着眼睛,慢慢开口道:“都下去吧!”
          屋里的下人鱼贯而出,他睁开眼睛,心头翻滚的厉害。
          今天纪老太太的一席话,让他惊讶不已的同时也深深明白了他以前的想法是多么可笑。虽然不想承认,可纪安必须要说,他确实是想着安安分分的在纪府里做个小透明,以后分府出去,靠着昌平侯府,自己再有些小本事,一辈子也就不愁了。
          可今天他才知道,他错了,大错特错。就好比现代,有多少后妈能容得下继子。他小妈才怀孕的时候就明里暗里的暗示家里的财政紧张,生活拮据。意思再明显不过,让他不要再向家里拿钱。等他弟弟出生后,家里本来是他的房子,也被他小妈哭闹着写了他小弟的名字。
          在法治社会,后妈对他尚且如此,恨不得把他敲骨吸髓,防他如防贼。在封建社会的现在,他的身份比前世还不足。怎么就脑子一傻,真天真的以为他老老实实,安安分分的做个纨绔,旁人就看在他识相的份上放过他。
          退一万步说,就是郑氏对他没有恶意,可绝对也没什么好感。正如他祖母所说,他真得能过得了那样寄人篱下,寄希望于旁人的善意怜悯过日子。那样的日子,对他来说才是真正的生不如死。
          与其如此,不如放手一搏,世子之位他不会也去想。但不代表他不可以另起炉灶,在外靠自己打拼一番,即使到时是他能力不足,一败涂地,也好过以后凄凄惨惨,空叹当年。人活一辈子,可以弯腰,但那是为了更好的挺起。如果一直弯下去,是自己把自己放在了尘埃里。
          他知道自己,瞧着好说话,其实心底的傲气无人能挡。他也绝对不允许自己窝窝囊囊的活一辈子,如此不如死了干净。
          听着窗外的梨子树上传来的蝉鸣,纪安的唇边慢慢的绽放了笑容。
          日头渐渐的落下,纪安小歇了一会,刚刚准备喊人进来,外面的惜景就进来请安说道:“大爷,刚刚思永斋的常德来传话,要大爷去侯爷那儿一趟,说是侯爷找您有事。”


          12楼2014-06-27 10:48
          回复
            纪安这么大了,被人捏脸有些不乐意,忙说道:“爹,儿子是男子汉大丈夫,您怎么可以捏儿子的脸。这要是给人瞧见了,儿子可就英明尽毁,没脸见人了。”说着特意苦着脸摆给纪博看。
            父子两个说了一会话,纪博就直接说道:“安儿,你想不想出去读书啊?”
            纪安一惊,不知道他爹这是个什么意思?是试探还是询问,或者是其他。他心里没个底,抬头一看,瞧着纪博的眼睛里满满是慈爱,倒是和纪老太太看他的时候如出一辙。
            他心里一软,心里定了下来,纪博虽然做丈夫很渣,可不可否认,对他还是不错的。纪安把心思过了过,抬手间笑着说道:“想啊,爹,你知道的。儿子其实挺喜欢读书的,可白姨娘怕儿子读书伤神,损了元气,自是不愿的。再说,府里面芊语妹妹跟着林姨娘,世子弟弟要去明思院,就儿子一个人闷在府里,无聊的很。”
            纪博听了叹了一口气,自然知道纪安说的话其实是给大家留面子了。要说白氏不想他读书,纪博是不信的,白府诗书传家,最是看重读书之事。恐怕也是碍于郑氏,纪安才如此说的。
            纪博没说什么,摸了摸纪安的头,眼睛里有愧疚有慈祥,神情复杂。半响,对着纪安说道:“安儿,爹准备把你送去明正书院读书。虽然明正书院嫡庶学子参半,可它是朝廷承办,唯一可以与明山书院抗衡的官办学院。在那儿读书,现下或许瞧不出什么人脉前途。但放眼朝廷望去,四品以下的官员,有一半是出自明正书院的。爹也不指望你能如崔玄那般名动天下,万人敬佩;只盼着你能中个举人或是进士,凭着爹的谋划,能给你在朝廷谋个一席之地就满足了。”
            纪安心里一暖,大秦太祖当年创办了三明书院,分别为皇家学院明思书院,专门教育大秦皇家子弟;明山书院,为五品以上官宦勋贵嫡子所设;明正书院,为五品以下官宦子弟和勋贵庶子所办。
            在听闻书院一事之时,纪安心里就推敲过,他非嫡出,又没有得力外家,进了明山书院不一定是好事。反而是明正书院,里面虽有嫡出,可庶出更多,清贫好学之人也有不少。他进去才更为的合适,不过,纪安心里也清楚。
            明正书院名声能与明山书院相比,最有名的就是出人才和出权贵。出人才很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豪门世家的庶子能被送去书院的,要不是天资过人,就是后台够硬。不管是自身或是他人,不出意外,假以时日总能混出一番名堂。但出权贵,这就耐人寻味了。
            明正书院的庶子们有不少是勋贵之家的子弟,爵位之家,虽然规定了嫡子继承制。可从古到今,最不缺的就是会变通的人。往往庶子出息压倒嫡系,为家族计,多是过继给嫡母名下,再缓缓谋取家主之位。虽然不常见,可还是有的,而这些人不是从军功上挣来的就是从明正书院走出来的。
            所以,对那些积极奋斗,以干掉嫡系为己任的庶子姨娘们来说,明正书院就是一块明晃晃的金字招牌,圣地中的圣地。
            基于以上尴尬的原因,一般的勋贵人家,不怎么会送庶子们去明正书院。
            纪博瞧着纪安不说话,心里怕纪安不高兴,毕竟明正书院说是和明正书院齐名,可明正书院中人员混杂,要比明山书院复杂的多。
            纪博开口道:“要是安儿不愿意,那就再等等,爹……”送你去明山书院。可话到嘴边了,纪博又开不了口了。他知道书院好进,可纪安和纪晨恐怕就得留下隔阂了。
            纪安回过神来,忙拉着纪博说道:“爹,儿子没有不愿意。明正书院我也挺喜欢的,只是想到上了书院,十天半个月才能回来,不能在祖母和爹面前尽孝,有些难受罢了。”
            纪博听着心里纪安的话,从脚后跟到头发丝就没有不熨帖的地方,脸上的笑容加深的说道:“安儿,你的孝心爹都知道。不过,好男儿志在四方,你有了好前程,我和你祖母就满足了。再说,明正书院就在京郊,来回不过一个多时辰,除了沐休,爹也可以去看你的。”
            纪安眼睛一亮,对着纪博傻笑道:“爹,你真好,儿子最最喜欢爹了。”
            纪博点了点纪安的额头,脸色严肃的说道:“不可无理,你都十三了,可不能这么没规矩了。”不过,嘴角却慢慢的往上翘了翘。
            纪安磨磨蹭蹭在纪博那儿蹭了一顿饭,厚着脸皮要到了《捣练图》才兴高采烈的回去了。纪博瞧着纪安欢天喜地的模样,眼角舒展,让下人给纪安准备了夜宵送了去。
            纪安并没有回自己的释梦斋,而是去了集福堂。
            纪老太太已经得了消息,精神头十分的不错。纪安进来的时候,纪老太太温和慈祥的说道:“安哥儿,这么晚的天了,你还跑祖母这儿来一趟,可是有什么事情。你年纪小,最是要睡觉的时候,可不能耽误了。”
            纪安上前坐在纪老太太的身边,拿出《捣练图》展开,笑着说道:“祖母,孙儿刚刚从父亲那儿要了一副画,孙儿想着祖母喜好字画,这才借花献佛给祖母送来了。祖母,你可不能跟父亲说,不然,他要知道我拿他的字画做人情,恐怕得捶我了。”
            纪老太太笑的开怀,对着纪安说道:“没事,你老子要敢揍你,祖母先把他揍了。祖母的乖孙孝敬祖母,这是你的孝心。来,吕嬷嬷把这副画给我收起来,明儿有了空闲,我得好好鉴赏一番。”
            吕嬷嬷知道纪老太太有事情要和纪安说,有眼色的带着下人退了下去。
            纪老太太低着头问道:“安哥儿,你老子可说什么时候送你去明正书院?”
            纪安摇摇头,纪博还真没说,他也没问:“祖母,父亲只是告诉我要送我去明正书院,并没有说具体的日子,我猜,大概就在这几天了吧。”
            纪老太太这才露出笑来:“本来祖母还想着要多等些时日,你老子才肯答应呢。没想到那位现在也学乖觉了,这不上赶着为你老子排忧解难来了。她心思倒是细,直接送你去明正书院,既全了面子,又在你老子面前卖了好。”
            纪老太太是不太满意明正书院的,原本她打算把纪安送回白家交给白莲的亲哥哥亲自教养。白旭是京城有名的才子,更是名噪天下的状元郎。纪老太太知道,白旭对着白莲这个妹妹虽然说的狠,可心里还是惦记的。
            把纪安给他教养,不说再出个状元郎,这舅甥关系却是能维持下去的。可半路给郑氏截了胡,直接把纪安送到明正书院。纪老太太有气,明正书院说的好听,可那是庶子的书院。
            她要纪安去明山书院,郑氏就把纪安送到明正书院,这不是明晃晃的打她的脸吗。要不是看在自己孙子前途的份上,纪老太太真是生吃了郑氏的心都有了。
            在纪老太太眼里,郑氏就没安过好心。这次的事情,她觉得郑氏是故意用明正书院来告诉府里纪安庶出的身份。
            可看着孙子高兴的脸庞,纪老太太心里的这些话却是和纪安说不出口。只是狠狠的给郑氏记上一笔,等着以后慢慢清算。
            纪安可不清楚他祖母的心思,不然要大吃一惊了。不过,听他祖母的意思,这次的事情是他嫡母主动提的。他家嫡母是太瞧不上他,还是觉得他威胁性太低?
            不过,纪安也得承认,凭着郑氏的后台,纪晨的地位确实无人可以撼动。


            14楼2014-06-27 10:48
            回复
              章节目录 第8章 妾氏
              纪老太太又咳了几声,好似马上要晕过似得,纪博赶紧喊人吩咐道:“常德,拿我的贴子赶快去请方太医。”
              纪老太太一把拉住纪博,柔声道:“没事,为娘这是老毛病了,吃些雪梨膏就好了。不用劳师动众的请太医了,省的让旁人知晓说我们府上喜欢大惊小怪,小病小痛的就要去劳烦人家太医。不值当!博儿,你扶为娘起来吧。”
              纪博心中有数,顺着梯子下,忙对着吕嬷嬷说道:“吕嬷嬷,快去拿雪梨膏来。”
              郑氏也站起来,走到纪老太太面前要服侍她用茶。纪老太太脸上笑的慈爱,对着郑氏说道:“你是个贤惠的,府里府外谁不要赞一声。语丫头虽然从小跟着林氏长大,可要是能得你这嫡母教导几年,以后,也不会坠了我侯府的威名。毕竟,郑国公府家风清正,百年世家,底蕴深厚,不是我府上根基尚且可比的。”
              郑氏一惊,揣揣的扫了一眼纪博,心中恨死了纪老太太。郑家当年趁着纪家落败,悔婚改嫁,这是京城多少人都知道的。纪老太太瞧她不顺眼,有一大部分都是在这上面,恨她郑家落井下石,不讲两家情谊。
              可郑氏也很委屈啊,这和她并无多大关系。是那该死的二房叔叔见利忘义,做下这等丑事,累得她在纪家得看纪老太太脸色。好在自从她姐姐正位坤宁宫,母仪天下之后,纪老太太才歇了个话音。
              郑氏知道纪老太太今日是动了气了,不敢再表示不满,只能装木头人般听不懂,心里滴血,嘴里还得说道:“母亲谬赞了,媳妇愚笨的很,还好有母亲教导这些年才没出什么差错。媳妇自个尚要母亲帮扶,哪能教养大姐儿啊。母亲说得可羞煞媳妇了!”
              郑家随着二皇子受宠,势力越来越大,郑氏在外都是被人捧着。在府里,纪老太太一心一意的教养纪安,婆媳两颇有井水不犯河水的姿态。纪老太太咋一打下一记杀威棒,郑氏委屈的眼角都红了。
              纪老太太没说话,只是又咳了咳。对着郑氏把心思动到纪安头上,纪老太太是忍无可忍了。反正纪安快要去书院了,郑氏对上她,还敢忤逆了不成。投鼠忌器,玉瓶都保存好了,纪老太太是打定主意给郑氏敲敲边鼓。
              纪博神色很淡,瞧不出在想什么,最后开口道:“母亲的安排总不会错的,大姐儿就交给你教养了。母亲还是要多养养才是,儿子先前去南边寻的厨子不日就到京了,到时,母亲可得多用些膳食才是。”
              纪老太太瞧着儿子向着自己,郑氏受瘪,一扫近日的郁气。再一听纪博的话,立马神清气爽了,好在还记得自己正虚弱着,只是笑着说道:“博儿,你也要多注意身子骨。为娘知晓你怕热,但也不可贪凉。你可记得小时候,你贪凉,发烧可把为娘吓坏了。”
              纪博和纪老太太一番母慈子孝,让郑氏更为的难受懊恼,心中又气又羞又恍,不知道纪博心中到底怎么想的。
              等回来去的路上,纪博抬脚去了释梦斋,郑氏回到留园再也忍不住了。掀翻了她最喜爱的梅式小几,噼噼啪啪,茶盏瓷碗在地上横七竖八的。宋嬷嬷瞧着心惊胆战,就怕郑氏伤了手。
              纪安正在屋子里听着立冬在外打听的明正书院的消息,马上要去书院了,纪安觉得至少得了解一下自己以后的学习场所。于是,派出了身边的小喇叭,去外打听了一番。
              因为昨个晚上去过集福堂了,纪老太太嘱托纪安今早不用去了,下午再过去和纪老太太一道用饭。纪安才能这个时辰还在自己屋子里躺卧,听着立冬打探的八卦。
              纪博进来的时候就瞧着他家儿子卧躺在罗汉床上,小厮站在旁边也不知道说什么,听得纪安津津有味。
              纪安一见纪博来了,赶紧起身,他本来想去给纪博请安的。可前院消息传来,纪博在郑氏那儿过夜了。秉着对着郑氏能躲就躲,能避就避的原则,纪安准备响午的时候再到纪博那儿请安的。
              纪博有些好笑的说道:“爹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瞧见你这么个懒骨头的人呢。看这日头,你还睡在罗汉床上,真是该打。”说着假模假式的拍了两下纪安的小脑袋。
              纪安也不怕他,嘻嘻哈哈的,瞧着纪博拍他的小脑袋瓜子,故意皱着眉头嗔怪道:“爹,儿子本来就可以考状元的,现在被您这么一打,儿子只能考探花了。哎,爹,你看,为了您这两下子,你就少了个状元儿子,多亏啊。以后可不能再打我了,不然,探花都要保不住了。”
              纪博都要被气笑了,唬着脸说道:“都快去书院的人了,怎么这么没体统。你这口气倒不小,你可知虽然科举三年一考,可状元探花那得多难,出口就是状元探花的,以为这是白菜豆腐呢。一点也不矜持,再让我听到,小心我垂你。”
              纪安用忧郁的小眼神看着他爹,心里想着,他爹还可以更没有幽默细胞一些吗?明明是父子,他们的脑回路怎么不在一条线上呢。果然,几百年的代沟是无敌的吗?
              纪博瞧着纪安可怜巴巴的小眼神,觉得自己过于严苛了,怕伤到自己儿子那颗脆弱的小心灵,忙安慰道:“安儿,爹知道你有志向宏远是好的,可这话你也只能和爹说说。虽然现在读书人不比前朝迂了,可虚怀若谷的低姿态还是得做的。不然,轻者,要说一句年少轻狂;重者,就要批你目中无人了。”
              纪安想想也对了,忙说道:“爹,我也只在爹面前说笑。爹您放心吧!”
              纪博很满意纪安的态度,说道:“爹想着你快去明正书院了,想等下午你弟弟回来之后,家里人摆上两桌庆祝你入学。你此去明正书院,虽然可以半月回来一次,可毕竟是第一次离家。你祖母怕你住不惯,想让你带几个小厮过去。”


              17楼2014-06-27 10:51
              回复
                章节目录 第9章 兄弟
                纪老太太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痛快了,心情一好,食量就上来了,碧梗粥都多喝了一碗。听着下人通传纪安来了,心情更好了,忙让下人去准备纪安喜爱吃的饭菜,准备留他在这吃午膳。
                纪安进屋给纪老太太请了安,坐在纪老太太下手。笑着说道:“祖母,听闻您早上身子骨不适,孙儿特意过来瞧瞧。现在可好些了,膳食可用了?”
                纪老太太眼角舒展,带着一股得意劲,说道:“安哥儿,还是你心疼祖母。没事,祖母好着呢。只是老毛病了,受不得气,心里一憋闷就犯病。”
                纪安知道祖母的意思,他心里有些着急,脸上自然就带了些出来。纪老太太一瞧,挥挥手,让下人退了,忙问道:“安哥儿,你这是怎么了?谁欺负你了,给祖母说,祖母给你做主。”
                纪安笑着说道:“祖母,孙儿都快成府里的一霸了,怎么会有人欺负孙儿。只是……太太她管理内宅多年,孙儿有些担心罢了。”
                纪老太太摸了摸佛珠,心里叹了一口气,安哥儿果然心善,对着她这个老太太也算是尽心了。这么一想,纪老太太说道:“安哥儿,祖母是你爹的嫡嫡亲的娘亲,不说你爹他本就是个孝顺的,就是祖宗礼法在那,有谁敢不孝?”
                纪安欲言又止,郑氏管着内宅,纪老太太就是辈分再大,县官还不如现管呢。给纪老太太使个绊子,挖个坑,虽然不会让纪老太太伤筋动骨,可也得痛上一痛啊。
                纪老太太拉着纪安坐到身边,笑着说道:“祖母知道你担心什么?郑氏再有本事,这是纪府,除非你老子窝窝囊囊的靠郑家过活了,不然,郑氏不敢对我有任何忤逆。你放心吧,祖母心里都是有数的。以往,有你在府里,她虽然对我没法子,可她占着嫡母名分,给你下个套,使些手段,便当的很。内宅之中,祖母就是再费心,总有管不到的地方。这才忍她一忍,现在,你去书院了,祖母自然是没什么忌惮的了。等你从书院出来,就是成家立业的时候了。到时候,她也辖制不到你什么了。”
                纪安听着心里感动,果然自己当局者迷了。郑氏再厉害,也是纪家妇,对着自己的婆母可以阳奉阴违,可却不敢做的太过分。这个时候,婆婆折腾媳妇不过是抬抬手的事情罢了。
                纪老太太一直忍住郑氏,一方面是为了郑家势大和纪博的情面,另一方面恐怕就是为着白氏和他的日子能过的好些。现在,他去书院,自然后院的平衡就打破了,纪老太太自然可以凭心意做事情。
                纪安想想自己的母亲,虽然对着白氏的思想有点无语,可毕竟是亲生母亲,纪安还有些担心的。
                纪老太太瞧着纪安神色,说道:“你也别担心你娘亲,她有四品诰命,可不是那些寻常妾氏可以比拟的。有我在,她受不了苦。安哥儿,她是个糊涂的,但也是怕了。说来说去,也是我们纪家委屈了她。当年,你高烧不退,她没天没夜的守着,还是我给叫人拉下去休息的。她这辈子,唯一的指望就是你了,自然对着你看的紧些,也就会犯糊涂了。”
                说起白氏,纪老太太也很不明白,当年白莲虽然柔软,可却是很有主意的。这当了妾之后,眼界就变小了,似乎认命了,把郑氏看做是洪水猛兽,就怕安哥儿有个好歹。
                让纪老太太无从说起,也开不了这个口,想想都觉得疼痛。
                纪老太太接着说道:“以后,你得了功名,做了官。要是能谋个外放,就接她出府,也享享老封君的福。她是个命苦的,你多孝顺她些。这府里呆着,她心里的苦说不出啊。”
                纪安忙说道:“祖母放心,娘亲对我的好,我都记着。我知道她是为了我好,也是怕我招人嫉妒惹人恨。我会好好的用功,让娘亲扬眉吐气的。”
                纪老太太连声说好,细细的问了纪安话,纪安趁机把小厮带去书院的事情推了。
                中午,纪安陪着纪老太太用了膳食,心满意足的回去了。
                下午,在宫里读书的纪晨回府休假,郑氏强打起精神来,让人打扫知行斋,吩咐厨房准备纪晨爱吃的菜肴。也许是儿子回来,让郑氏早上在纪老太太受的气平了许多,一想到以后这侯府还是她儿子继承,纪安和白氏要看着她的脸色过日子。她心里就畅快了很多。
                纪晨在宫里是二皇子的伴读,因为来回不方便,纪晨就住在了宫里。每半个月回来一趟,和家里人聚聚。
                纪博对着纪晨还是很重视的,不过,他是做老子的,自然不会去外面等着。纪老太太对儿媳妇不怎么样,可对着以后继承自己门庭的孙子还是有份看重的,告知府里人,晚上到她这儿来吃过团圆饭。
                郑氏听了又是一阵气闷,想好好的和儿子吃顿饭都不行,这老太太果然是越来越不招人喜欢了。
                纪安也是知道纪晨今日回府的,说实话,从纪安到了这个时间到现在为此,见过纪晨的次数真是有数的很。纪晨给他的感觉有些说不上来,不太喜欢他是肯定的,他们的阶级立场不一样。可从没给他使过什么手段,甚至,在外有人找他麻烦的时候,纪晨还是护着他。
                有一点,纪安很肯定,纪晨内心十分的高傲。瞧着彬彬有礼,其实难以讨好。跟每个人都不温不火的,就是面对纪博,纪安有时候有种错觉,纪晨也是戴着孝子的面具,心底大概也是不大看得上的。也只有对着郑氏能露了五分真意,掏了九分真心出来。


                19楼2014-06-27 10: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