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具有理工特色,覆盖理、工、农、医、法、管、哲、经、文、史、教育、艺术等12个学科门类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之一,是“卓越工程师计划”、“111计划”入选高校之一,是首批六所设有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创新型、综合类研究型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原名华东化工学院,由原交通大学(上海)、震旦大学(上海)、大同大学(上海)、东吴大学(苏州)、江南大学(无锡)等校化工系在1952年合并组建而成,1993年2月更为现名。截至2013年,学校有徐汇校区、奉贤校区和金山科技园区三部分,占地面积2653亩。学校15个专业学院,有 65个本科专业,2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在校全日制学生近2.48万人,教职员工3550人。
2000年至2013年期间,学校主持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16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7项,完成"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52部,10部教材获国家级奖励。截至2013年,学校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及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56项,省部委科技进步奖550多项,国内外专利1400余项。每年承担各类研究课题1000多项,科研经费逐年增加,2012年达6.33亿元。
华东理工大学有8个国家级研究基地、21个省部级研究基地、2个创新引智基地、2个国际合作科研基地、55个校级研究所(中心),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拥有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是全国6所首批建立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高校之一。[1] 学校在技术转移与产学研合作方面特色鲜明,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入选首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加盟“新一代煤(能源)化工”等六个国家级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特别是向美国最大的炼油企业Valero公司进行的“石油焦气化技术”实施许可,标志着中国大型化工成套技术首次向美国等发达国家实施技术转移,也是中国高校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海外技术许可费用项目。
国家级研究基地(8个)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超细粉末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国家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医用生物材料动员中心
国家技术转移中心
国家大学科技园省部级研究基地(22个)
奉贤校区
上海市新药设计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功能性材料化学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先进聚合物材料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化工过程先进控制和优化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结构可控先进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特种功能高分子材料及相关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东理工大学)
超细材料制备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承压系统安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煤气化及能源化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环境保护化工过程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绿色高效过程装备与节能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医用生物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过程系统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大型工业反应器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资源(盐湖)过程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制药工程与过程化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生物采油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煤气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分析测试中心
国家宝石检测中心
上海市科学技术成果查新工作站[8] 创新引智基地(“111 计划”)(4个)化学反应工程科学与技术创新引智基地
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蛋白与药物发现科学创新引智基地
先进过程装备技术创新引智基地
生物材料与工程创新引智基地国际合作研发机构中法化学与环境工程可持续性发展联合实验室[9]
中德先进材料联合研究中心
2000年至2013年期间,学校主持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16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7项,完成"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52部,10部教材获国家级奖励。截至2013年,学校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及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56项,省部委科技进步奖550多项,国内外专利1400余项。每年承担各类研究课题1000多项,科研经费逐年增加,2012年达6.33亿元。
华东理工大学有8个国家级研究基地、21个省部级研究基地、2个创新引智基地、2个国际合作科研基地、55个校级研究所(中心),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拥有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是全国6所首批建立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高校之一。[1] 学校在技术转移与产学研合作方面特色鲜明,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入选首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加盟“新一代煤(能源)化工”等六个国家级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特别是向美国最大的炼油企业Valero公司进行的“石油焦气化技术”实施许可,标志着中国大型化工成套技术首次向美国等发达国家实施技术转移,也是中国高校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海外技术许可费用项目。
国家级研究基地(8个)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超细粉末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国家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医用生物材料动员中心
国家技术转移中心
国家大学科技园省部级研究基地(22个)
奉贤校区
上海市新药设计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功能性材料化学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先进聚合物材料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化工过程先进控制和优化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结构可控先进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特种功能高分子材料及相关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东理工大学)
超细材料制备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承压系统安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煤气化及能源化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环境保护化工过程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绿色高效过程装备与节能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医用生物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过程系统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大型工业反应器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资源(盐湖)过程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制药工程与过程化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生物采油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煤气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分析测试中心
国家宝石检测中心
上海市科学技术成果查新工作站[8] 创新引智基地(“111 计划”)(4个)化学反应工程科学与技术创新引智基地
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蛋白与药物发现科学创新引智基地
先进过程装备技术创新引智基地
生物材料与工程创新引智基地国际合作研发机构中法化学与环境工程可持续性发展联合实验室[9]
中德先进材料联合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