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这个故事很抽象。。写得,是我当日的心境,抑或是当时对于幸福的理解。。
也许时至今日,有些东西已经改变,不过那种对于真实的追求却是永不褪色。。
终南山。
终年积雪,那雾凇迷茫的山林深处,总带着幻丽的意境;幽谷空音,雪色平添的一股神秘,让人驻足,终不忍打搅这番宁静。
曾有人烟,缭绕的雾气在后山萦绕,那经过百年风霜洗礼的古墓似乎是位仁者,留守着看那沧海为水,巫山如云。
传说山中有仙,非凡人,隐居不出,而恩泽四民,风调雨顺。时有人见曰:夜之玄使,龙之耀彩,在东之地界汇集而绽放。一如白日烟花,动之极致而为静。璀璨烟华,不过是一盏流星划过白昼,徒留下淡定的伤感,却汇聚了最灿烂的瞬间。
在这片圣洁的山野上,流传着一个故事,童话般印记着美好,由后人传唱。
落雪无踪黄衫去,踏乘轻歌摇曳来。
此刻,那位在少林寺以九阴真经震慑全场的黄衫女子正如天下间所有温柔的母亲那样,在向她十七岁的女儿讲述着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故事中的人早就已矣,只是那样富有生命力的感情却似乎跳跃地鲜活起来,对于一个十七岁却未出过远门的女孩来说,或许还不会有“既见君子,云胡不喜”的体会,但女孩心中所燃起的一缕光芒,已渐渐明亮。
女孩在她十八岁那年离开了家,远走天涯,骨子里对于江湖的向往让她对凡尘中的一切充满了好奇。故事中的人早已印刻在心底,女孩也期盼着,那样的轰轰烈烈,那样的执着深情。
五年之后,女孩回来了,带着她的丈夫,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夫。一路上山,农夫牵着她的手,在她的面前,踏出一道道脚印。女孩踩着脚印走,觉得很安心。她没有告诉他,其实她的轻功早已踏雪无痕,她只想跟着他,任凭他手心的温暖在她的指尖扩散。
农夫是个憨憨的小伙子,他在见到女孩的第一眼就爱上了她,不是因为她清丽的美貌,脱凡的气质,他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她正满身污泥的泡在水田里,只为了救一只不慎落水的鸽子。他这才发现,她伤得很重,血色已浸染了纯白的衣襟。他救了她,照顾她,直到她痊愈。农夫自知再也留不住她,有些颓然,竹叶贴在唇间,与秋风相和,却别有一番萧索之意。
第二天,女孩整好了包裹,对着他微笑,只说了四个字,等我回来。农夫惊讶地睁大了眼睛,女孩却握紧了他的手。而后,离开……
第二年的春天,女孩回到了村庄。他们很快成了亲,得到了全村人的祝福。新婚之夜,女孩问她的丈夫,你就一点都不好奇,我过去的事情么?农夫拥紧了她,轻轻摇了摇头,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空间,我知道你爱我,我知道我们将会拥有平淡而温暖的幸福,那过去怎样,又何必苛求呢?
从那以后,女孩的生命中没有轰轰烈烈,也不会有刻骨铭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温如细水,却如酒般甘醇。平静的微笑,温暖如春。不似终南山迷蒙的雪雾,风和日丽才是最真实的期盼。
又过了两年,女孩带着丈夫去见自己的母亲。黄衫女子眼中的欣慰让女孩倍觉心安。看来,有些事是可以说出口的时候了。
我是不是姓古?女孩静静地问道,不出意外地看到母亲猛然皱眉。
我见过他了。女孩叙述着,似乎是一件与己无关的事情。我被人追杀,如果不是得他相助,恐怕早已无幸。他是我的恩人,可他也是抛弃了我的父亲。我曾经想刺杀他,可他告诉了我一切,我罢了手。他说他很爱你,可你对于他来说只是爱情,没有了解也无法交流,所以他娶了湘儿,一个完全了解他的女人,可以予他出谋划策,相伴知音。他们没有强烈的爱恨离合,只有淡然地生活,相敬如宾。
你说得对。黄衫女子已恢复了平静,只是事降己身,只有时间久了,才会渐渐放开。若我在二十年前就明白这个道理,恐怕也不用远离尘世,逃避了这么多年。所谓爱情,不过是一个人的事情,只有当两个合适的人相遇在一起,才会烟已成为生活的话句。而他与我,如同浮云之于山野,动静相悖,曾有一线相牵,却敌不过,南辕北辙的撕扯。我终究明白,却已太迟……
不会太迟的,娘。女孩温柔的笑容让女子依稀看到多年前的自己,只是,那时的自己却没有如此的平和。我们过于封闭所以看不清本貌的自己,外界的诱惑才是真实的生命,娘,一起走吧,离开这个静谧而闭塞的空间,去山下看看出世的快乐。
几天之后,路人看见,有三人从终南山缓行而下,一男孩小心翼翼地牵着他身后的女孩,而女孩的手紧紧地握着她身后的女子。似乎是误入山林的百姓,在大雪中行走了几个时辰,脸上,身上满是飘落的雪花。女孩轻轻的掸去母亲身上的雪花,转头送给男孩一个灿烂的微笑。男孩握住她的指尖,轻轻地呵气,有些心疼地表情。有人问他们是否在山上遇见仙人,三人笑而不答。转过街角,穿过闹市,三人的身影很快融入这凡世之中,终南山上,活死人墓,从此再无人踪。
女孩的丈夫姓郭,似乎还是一个世家后代,而女孩随母姓杨。其实名字不过是一个符号,只有生活才是真实的延续。
多年之后,当时的少年夫妻都已相伴夕阳,不知是谁,又想起曾经的那句问话。
娘,你说太公公当年可曾爱过郭女侠?
——你说呢?……
PS:看懂的请举手!!
也许时至今日,有些东西已经改变,不过那种对于真实的追求却是永不褪色。。
终南山。
终年积雪,那雾凇迷茫的山林深处,总带着幻丽的意境;幽谷空音,雪色平添的一股神秘,让人驻足,终不忍打搅这番宁静。
曾有人烟,缭绕的雾气在后山萦绕,那经过百年风霜洗礼的古墓似乎是位仁者,留守着看那沧海为水,巫山如云。
传说山中有仙,非凡人,隐居不出,而恩泽四民,风调雨顺。时有人见曰:夜之玄使,龙之耀彩,在东之地界汇集而绽放。一如白日烟花,动之极致而为静。璀璨烟华,不过是一盏流星划过白昼,徒留下淡定的伤感,却汇聚了最灿烂的瞬间。
在这片圣洁的山野上,流传着一个故事,童话般印记着美好,由后人传唱。
落雪无踪黄衫去,踏乘轻歌摇曳来。
此刻,那位在少林寺以九阴真经震慑全场的黄衫女子正如天下间所有温柔的母亲那样,在向她十七岁的女儿讲述着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故事中的人早就已矣,只是那样富有生命力的感情却似乎跳跃地鲜活起来,对于一个十七岁却未出过远门的女孩来说,或许还不会有“既见君子,云胡不喜”的体会,但女孩心中所燃起的一缕光芒,已渐渐明亮。
女孩在她十八岁那年离开了家,远走天涯,骨子里对于江湖的向往让她对凡尘中的一切充满了好奇。故事中的人早已印刻在心底,女孩也期盼着,那样的轰轰烈烈,那样的执着深情。
五年之后,女孩回来了,带着她的丈夫,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夫。一路上山,农夫牵着她的手,在她的面前,踏出一道道脚印。女孩踩着脚印走,觉得很安心。她没有告诉他,其实她的轻功早已踏雪无痕,她只想跟着他,任凭他手心的温暖在她的指尖扩散。
农夫是个憨憨的小伙子,他在见到女孩的第一眼就爱上了她,不是因为她清丽的美貌,脱凡的气质,他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她正满身污泥的泡在水田里,只为了救一只不慎落水的鸽子。他这才发现,她伤得很重,血色已浸染了纯白的衣襟。他救了她,照顾她,直到她痊愈。农夫自知再也留不住她,有些颓然,竹叶贴在唇间,与秋风相和,却别有一番萧索之意。
第二天,女孩整好了包裹,对着他微笑,只说了四个字,等我回来。农夫惊讶地睁大了眼睛,女孩却握紧了他的手。而后,离开……
第二年的春天,女孩回到了村庄。他们很快成了亲,得到了全村人的祝福。新婚之夜,女孩问她的丈夫,你就一点都不好奇,我过去的事情么?农夫拥紧了她,轻轻摇了摇头,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空间,我知道你爱我,我知道我们将会拥有平淡而温暖的幸福,那过去怎样,又何必苛求呢?
从那以后,女孩的生命中没有轰轰烈烈,也不会有刻骨铭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温如细水,却如酒般甘醇。平静的微笑,温暖如春。不似终南山迷蒙的雪雾,风和日丽才是最真实的期盼。
又过了两年,女孩带着丈夫去见自己的母亲。黄衫女子眼中的欣慰让女孩倍觉心安。看来,有些事是可以说出口的时候了。
我是不是姓古?女孩静静地问道,不出意外地看到母亲猛然皱眉。
我见过他了。女孩叙述着,似乎是一件与己无关的事情。我被人追杀,如果不是得他相助,恐怕早已无幸。他是我的恩人,可他也是抛弃了我的父亲。我曾经想刺杀他,可他告诉了我一切,我罢了手。他说他很爱你,可你对于他来说只是爱情,没有了解也无法交流,所以他娶了湘儿,一个完全了解他的女人,可以予他出谋划策,相伴知音。他们没有强烈的爱恨离合,只有淡然地生活,相敬如宾。
你说得对。黄衫女子已恢复了平静,只是事降己身,只有时间久了,才会渐渐放开。若我在二十年前就明白这个道理,恐怕也不用远离尘世,逃避了这么多年。所谓爱情,不过是一个人的事情,只有当两个合适的人相遇在一起,才会烟已成为生活的话句。而他与我,如同浮云之于山野,动静相悖,曾有一线相牵,却敌不过,南辕北辙的撕扯。我终究明白,却已太迟……
不会太迟的,娘。女孩温柔的笑容让女子依稀看到多年前的自己,只是,那时的自己却没有如此的平和。我们过于封闭所以看不清本貌的自己,外界的诱惑才是真实的生命,娘,一起走吧,离开这个静谧而闭塞的空间,去山下看看出世的快乐。
几天之后,路人看见,有三人从终南山缓行而下,一男孩小心翼翼地牵着他身后的女孩,而女孩的手紧紧地握着她身后的女子。似乎是误入山林的百姓,在大雪中行走了几个时辰,脸上,身上满是飘落的雪花。女孩轻轻的掸去母亲身上的雪花,转头送给男孩一个灿烂的微笑。男孩握住她的指尖,轻轻地呵气,有些心疼地表情。有人问他们是否在山上遇见仙人,三人笑而不答。转过街角,穿过闹市,三人的身影很快融入这凡世之中,终南山上,活死人墓,从此再无人踪。
女孩的丈夫姓郭,似乎还是一个世家后代,而女孩随母姓杨。其实名字不过是一个符号,只有生活才是真实的延续。
多年之后,当时的少年夫妻都已相伴夕阳,不知是谁,又想起曾经的那句问话。
娘,你说太公公当年可曾爱过郭女侠?
——你说呢?……
PS:看懂的请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