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稽戏吧 关注:360贴子:861
  • 4回复贴,共1

从独角戏《十三个人搓麻将》说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从独角戏《十三个人搓麻将》说起
正文:
《十三个人搓麻将》一向被认为是运用方言最多的传统独角戏,正如《金陵塔》是最有代表性的上海说唱。
十三个人中,山东人和广东人讲山东腔和广东腔上海话,其他十一人均来自江苏、浙江,分别使用各自的家乡方言。耐人寻味的是,十三人中,没有人讲上海(市区)话,连房东也不使用上海(市区)话。
对此,简单分析如下:
此独角戏最早的雏形可能出自韩兰根。早期,外来第一代移民在上海城区人口中占据绝对优势,上海县城和周边地区的本地人说的则是本地话(浦东话或与浦东话相近的方言,如现在闵行地区的本地话)。山东人和广东人讲山东腔和广东腔上海话,但也可以反过来说,他们说的是带上海腔的山东话和广东话。这十三人应该都是第一代外来移民,可以断定,无人生于上海市区、长于上海市区。也就是说,其中没有上海人(狭义的上海市区人)。
上海市区话是很年轻的融合性方言。民国初年,宁波话、苏州话开始与上海县城话逐步融合,上海市区话(老派上海话)有了雏形,但还未成熟,也未被普遍使用。在社会层面,上海市区方言占据主导地位,可能要迟至1930年代。在语言上,也会出现老一辈跟从小一辈的情况。类似服装潮流、饮食潮流就是如此。不但流行的词汇、句式,甚至发音、语速,都会出现“老从小”。上海市区方言最终成型和流行,起主导作用的可能不是第一代移民,而恰恰是出生、成长在上海市区的移民后代(狭义的上海市区人)。1900-1920年间,这些移民的后代,对父、祖辈的各种家乡方言进行了融合和改造,创造出一种在交流时更为简洁、明快、柔和的方言——上海市区方言(上海闲话),并使之被普遍接受。
语言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十三人沟通没有使用国语(北方官话)——反映了民国初年,国语还未在上海流行,但沟通不成问题。这种场景延续到了1990年代,上海弄堂里,老一辈往往说带着浓烈家乡口音的上海话,中一辈和小辈则说上海话。但这种包容性是建立在这些方言大多是与上海话可以直接沟通的吴语区小方言之上,而少数来自非吴语区的第一代移民,一般也会尽量使用带口音的洋泾浜上海话。
最近20年,上海重新成为面向全世界开放的移民城市。但新的挑战出现了。据统计,新上海人中,来自江苏、浙江的只占了25%左右(其中也有非吴语区。吴语区中,温州话与上海话也无法直接沟通)。保守估计,至少75%的新移民来自非吴语区——与近代上海移民中70%出自吴语区形成鲜明对照。而普通话的强势地位,也直接导致新上海人之间,新上海人与“老上海人”之间,选择以普通话作为日常的交流语言。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用普通话交流,成本最低。
上海话的未来走向是要主动出击。第一步就是要在新上海人中推广普通话。绝对不能将上海话的大门向新上海人关闭,关闭大门将加速上海话的衰落。听听《十三个人搓麻将》,想想当年的上海又何曾向当年的外来移民(今天上海人的先辈,也曾经是当年的新上海人)关闭过大门。


1楼2014-06-19 12:45回复
    两个常见的滑稽中的错别字,独脚戏,不是独角戏,金铃塔,不是金陵塔,金陵塔是文革以前的写法


    IP属地:上海3楼2015-01-20 10:07
    回复
      已阅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5-02-25 08:31
      回复
        金陵塔 黄永胜说唱杰作


        IP属地:浙江5楼2015-06-15 15:38
        回复
          后排?


          6楼2016-05-10 14: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