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
资讯
视频
图片
知道
文库
贴吧
地图
采购
进入贴吧
全吧搜索
吧内搜索
搜贴
搜人
进吧
搜标签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
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
0
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
补签
。
连续签到:
天 累计签到:
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4月06日
漏签
0
天
西藏吧
关注:
775,656
贴子:
4,573,400
看贴
图片
吧主推荐
视频
游戏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84
回复贴,共
6
页
,跳到
页
确定
<<返回西藏吧
>0< 加载中...
【藏传】贴一些索达吉堪布的佛法教言(长期更新)
取消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0oChina松o0
扎西雪巴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在这个帖子里,我会选一些比较贴近我们生活或者多数人关心的内容发上来。其中多数是索达吉上师在各高校演讲时的问答。
0oChina松o0
扎西雪巴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问:该如何面对人生中的盛衰得失?
答:有病是一种快乐,依此可消除往昔的很多业障;没病也是一种快乐,用健康的身体可以多做善事。有钱是一种快乐,用它能上供下施,积累资粮;没钱也是一种快乐,可以断除自己对财物的耽著。
百度精选故事
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军区政委提交离婚报告,离开陆江。 "苏大夫,你们结婚不到半年怎么就想离婚了?组织审批至少得两个月,这段时间你跟陆同志再沟通沟通。"
2025-04-06 03:56
广告
立即查看
0oChina松o0
扎西雪巴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如何看待寺院商业化的问题?
问:我有一位同学,他去过大大小小的寺庙,几乎都有被骗钱买高香的经历。请问,藏传佛教的寺庙是否有类似情况?佛教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答:目前,汉地寺院商业化的倾向比较严重。在有些地方,寺院甚至在往上市公司的方向发展,有的已经上市了,有的正张罗着上市。对此,佛教徒和非佛教徒议论纷纷。这种情况如果继续下去,佛教确实会面临危机。
不过,最近国家统战部、发改委等部门联合下发文件,制止寺院“被上市”、“被承包”。如果这些政策能落实,对佛教应该是好事情。
到目前为止,藏地还没有出现这种情况。除了个别大寺院外,藏区的绝大多数寺院还保持着传统特色,没有往商业化方向发展。
我个人认为,寺院不应该卖门票,一方面许多寺院其实并不缺钱,另一方面如果卖门票,就分不清楚是寺院还是旅游景点了。作为佛教道场,应该保持清净如法,要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前段时间,有官员要求喇荣五明佛学院对外开放,搞所谓的“旅游开发”,我们佛学院的负责人就坚决顶住了。
0oChina松o0
扎西雪巴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有什么方法能证实轮回呢?
问:我是学自然科学的。佛教认为生命有轮回,但在自然科学看来,这是比较难以接受的,请问,有什么方法能证实轮回呢?
答:一个学自然科学的人,不接受轮回的说法,这一点我非常理解。
因为它关系到心的问题。但在现在的课程里,这方面仍是空白,自然科学的方向不是研究心,那些仪器也触及不到心的本源。所以,到目前为止,他们在心的领域内并无突破性进展,这是西方科学界所公认的。
不过,对于轮回的案例,许多科学家是承认的。像哈佛、耶鲁等的英美学者,他们在长期观察、审慎研究之后,从不同角度给出了结论。这类文章,我们“智悲翻译中心”最近翻译了许多,你们可以去看看。
当然,不仅是他们,像爱因斯坦、牛顿等这样的科学先驱,其实也相信轮回。这一点,从他们的传记、讲话中不难看出。既然如此,如果你只承认牛顿的部分学说——他在自然科学方面的理论,而否认他对生命延续的认识,恐怕是说不过去的。
所以,我们说有来世,你们不接受可以,但是科学家也说有轮回,是不是值得深思呢?
0oChina松o0
扎西雪巴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问:怎样才能改变当前大学生信仰和道德缺失的现状?
答:作为一个藏族人,我从小接受的是佛学教育,没受过汉地的国学教育,不过后来接触到国学典籍后,我感觉非常殊胜。我经常想,如果年轻人都能学习国学,国家和社会就有希望,如果不重视国学,人心彻底变坏了,物质再发展也没有意义。
十年文革是一场浩劫,这场浩劫革了传统文化的命。在座各位都是这场运动的受害者,像《弟子规》、《三字经》、《论语》、《道德经》这些典籍,以前基本上没系统学过,确实很可惜。
怎样才能恢复传统文化?一方面教育部门要承担应有的责任,另一方面每个有心人也要努力,如此上下齐心,传统文化就会遍地开花,社会风气也会从根本上好转。
其实,仅从饶益自身来讲,我们也需要推广传统文化教育。再过20年,在座不少人都成了拄着拐杖的老人,如果现在不对儿女传递国学思想,等到那个时候,他们就不一定管你了。
弘扬传统文化不是说说就行了,必须有实际行动。如果你们做不了很大的事,可以从弘扬《弟子规》入手。《弟子规》非常简单,每个人都应该会讲,如果实在找不到听众,可以给自己的孩子讲。
0oChina松o0
扎西雪巴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为什么有人作恶时一切顺利,行善时却违缘重重?
问:我有一个朋友,他的佛缘很深,他也一度笃信佛教。然而在现实中,苦难一个接着一个,把他打击得差点崩溃。后来他对佛法信心没那么强了,反而没什么灾难了。这是什么原因?
答:你这位朋友的不顺,并非源自他对佛法的信心。
现实生活中常有看似矛盾的现象:作恶时,一切都很顺利;行善时,则违缘重重。这并非因果错乱。一般而言,人在精进行善时,将来的恶报会提前成熟,那个时候往往会出现不顺;而从善法中退失后,生活往往会重归平静,不过这并不值得庆幸,因为恶业并未消失,依然在前面等候着他。
因果非常复杂,只有系统学习佛法,才会明白这些道理。
0oChina松o0
扎西雪巴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问:您的人生使命是什么?
答:以前,我没有特别的人生使命,只是觉得一辈子多看些书就行了,因为我从小就喜欢看书,从小学、中学到师范,最大的乐趣都是看书。后来我的想法变了,我觉得应该将学习佛法的心得分享给他人。
所谓“堪布”,有把知识传给他人的意思。我到喇荣五明佛学院才几个月,就获得了堪布学位,从时间上看太快了。我想,既然自己是堪布,就要将掌握的真理传递给众生,哪怕只剩最后一口气,哪怕只有一个有缘众生,也要尽心尽力传播佛法。这,应该就是我的使命吧。
问:怎样才能找到人生的使命?
答: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使命,具体是什么取决于自己的选择。从一般意义上讲,人生的使命在于断除一切伤害众生的恶行,行持一切饶益众生的善行。在这方面,自己要有所计划,哪怕一个月或者一年做一件好事,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0oChina松o0
扎西雪巴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问:我是西北师大化学专业的研究生,对佛教、传统文化都感兴趣。我看过各种不同的书籍,但始终收获不大,请问该如何学习,才会对佛法、佛教有个完整的了解?收益更大?该怎么选择适合大学生的经典、书籍?
答:学任何知识,专注很重要。如果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一看,不能深入其中,那不说佛教,就是世间一般的文字,也不会有收获。
我在看书之前,常会先提醒自己:“这里面肯定有很深的意义,可能是我不懂的。”因此,看的时候很专注。哪怕只看一节,也会反复思索: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这么说……而一旦心散乱了,就进不到它的精彩殿堂。所以,学佛法一定要专注。
对于想系统了解佛教的朋友,我常常建议他们:要深入了解大乘佛教,最好学《入菩萨行论》;要了解空性,最好学《中观根本慧论》或《入中论》;要了解藏传佛教的修行次第,那就是《菩提道次第广论》或《大圆满前行引导文》。
如果能常年钻研这些教理,那我相信,你的身心一定会有很大的变化。
夸克
拒绝广告打扰,随心看剧,上夸克搜影视,无弹窗无广告无删减,海量影视资源,让你一次看过瘾
2025-04-06 03:56
广告
立即查看
0oChina松o0
扎西雪巴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问:一个人若看到社会的丑恶与人生的痛苦,于是选择信佛、出家,以寻求解脱。但与此同时,他没能尽到赡养父母的责任。这在世间来说,是一种不孝。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索达吉堪布答:有些人是为了逃避而出家的,不一定有真正的出离心,即使出了家,也不一定有很大功德。若因此而没有尽到赡养父母的责任,那确实是一种不孝。
还有一种人,是看破世间而选择出家,并通过修行来报答父母的恩德,这是佛教里讲的大孝。汉地的莲池大师也说过:“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意思是,只有让父母脱离了轮回,获得了究竟的解脱,子女才算成就了孝道,是真正报答了父母的恩德。
毕竟,给父母提供一些财物,让他们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虽然这辈子会过得好一点,却不能解决他们的生死大事。甚至,如果你为了父母而天天造业,反而会让他们来世堕入恶趣,感受无量无边的痛苦。因此,这种孝顺并不是真正的孝顺。
相反,倘若自己真正看破世间,选择出家修道,虽然父母暂时会有些痛苦,但从长远来讲,对父母的解脱和安乐是有利的。
因此,出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自我逃避,可以称为不孝;另一种是以出离心引发的,这是大孝。
0oChina松o0
扎西雪巴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苦才是人生》书名由来
问:感谢堪布在炎热的夏天给我们带来清凉的讲座。我是甘肃中医学院的,学的是中医专业。刚才您在讲座中提到了拜伦·凯蒂,让我觉得您的涉猎非常广泛。请问,您对她的《一念之转》看法如何?
答:她在写书之前,曾经遭遇了很多磨难,被家庭的烦恼困扰,还得了忧郁症……但她反复思索以后,醒悟到:自己此前的一切抱怨,都毫无意义!从此开始了放下自我、开导他人的快乐生活。
她经由自我观察而获得的醒悟,有些类似于佛教的开悟,只不过,她不是这么说而已。但我很认同她的理念。尤其是,在她的指导下,很多人都解除了痛苦,感情上的、事业上的,甚至是交不起房费这样的痛苦。能解除众生的苦,无论是什么行为,佛教都认可。
除了《一念之转》,她还有几本佳作,很值得看。尤其是年轻人,在你憧憬美好人生、追逐快乐生活的途中,提前准备一些面对痛苦的理念,很有必要。否则,痛苦一来,人就困惑了。
其实我写《苦才是人生》,也就是这个目的。很多人说:“你不该取这么个名称,佛教徒是要给人带来快乐和光明的,怎么能提‘苦’呢?”
但我半开玩笑半解释说:“其实生活的底色原本是‘苦’,你知道了,遇到它就不会逃避,会坦然接受;而一旦你接受甚至转变了它,也就不苦了。相反,如果你对快乐的希望过大,而现实中的苦又太多,就接受不了了,搞不好会自杀。”
因此,我对他们说:“书卖得好不好无所谓,‘苦才是人生’——这个名字我取定了!”
0oChina松o0
扎西雪巴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问:现在各地都兴建了很多寺庙,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烧香观光的居士和游人,出家人的待遇也很有提高。这是不是说明佛教正在兴盛?
答:所谓的佛教,不在于修一座金碧辉煌的寺院,不在于一个出家人穿着庄严的僧服,也不在于一个居士包里装着皈依证,这些只是表面的形象。真正的佛教就是佛陀的智慧。
0oChina松o0
扎西雪巴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吵架时脱口而出的恶语过失很大
2014-05-21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佛法教言
问:在跟人吵架时,为了表达自己的愤怒,“我整死你”等恶语常常脱口而出,这样会不会有过失?
答:我们平时不能想或者说“我要杀了你”,即使开玩笑也不行。有些人在吵架时,动不动就嚷道:“你以后再不注意,我就把你吃掉!”其实,人吃人不是那么容易的,你这样威胁别人,就算没有真正吃人肉,但在你的相续中,吃人肉的恶业种子已“登记”了,这样不太好。
——出自《前行广释》
0oChina松o0
扎西雪巴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二、藏传佛教给人类带来的利益
1.具有无与伦比的内在科学
那么,藏传佛教的思想,归根结底是什么呢?就是释迦牟尼佛提倡的“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种思想对整个人类的意义不可小觑,尤其在内在科学方面,藏传佛教有着极大的贡献,并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高度认同。美国哈佛大学的赫伯特•班森博士(Herbert Benson,M.D,1935-),就曾明确地说过:“西藏具有最卓越的内在科学文明,这即是藏传佛教。它对心智影响身体的潜力之了解,西方是望尘莫及的。”鉴于此,国外不少人都抛弃了自己的工作、抛弃了成功的事业,前往雪域高原钻研藏传佛教的教义。
而今在汉地,不管是汉传寺院,还是学佛的信徒,也都特别希求藏传佛教。在我所了解的范围内,汉地有数不胜数的知识分子,纷纷前往藏地求法。我以前编过一部《智海浪花》,就讲述了125位知识分子学佛的心路历程,其中包括清华、北大等高校的教授和大学生。通过他们的学佛经历可以看出,现在相当多的人对藏传佛教极有信心。
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东西方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对物质的畸形发展已经生厌,转而对藏传佛教日益重视起来。哥伦比亚大学的罗伯•索曼博士(Robert A.F.Thurman,1941-)曾说:“藏人今日对世界的最大献礼,就是他们无与伦比的内在科学知识,以及由此推究出来的整套人类心智转化术。”
像上个世纪70年代,著名的创巴仁波切(Chogyam Trungpa Rinpoche,1939-1987)将藏传佛教带到了美国,成为藏传佛教弘扬欧美的第一人。他在美国创立了那若巴学院,使藏传佛教在该地迅速风靡。随后又以此为基地,在美国、加拿大和欧洲成立了一百多个禅修中心。1993年我曾去过那里,见到不少外国人都在学习佛法、研究佛法。这些中心的生活与修行方式皆不相同,上至美国总统府,下至吸毒的嬉皮士,当时都在那里学习,接受藏传佛教的教义。后来第十六世噶玛巴也应创巴仁波切之邀,前往西方弘扬佛法。
所以,从公正、客观的角度来看,藏传佛教有许许多多使人内心健康、幸福、快乐的殊胜妙药,这些妙药从世间层面来讲,则被称为最先进的心理学。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寇曼博士(Daniel Goleman,1946-),也曾宣称:“在西藏佛教里,有整套富丽堂皇的内在科学。”“我确信在东方心理学中,西藏佛学是最优异的例子。”
我以前在读书时,对心理学就非常感兴趣,但翻阅了大量书籍,也找不到满意的答案。于是我专门买了郭沫若历时15年翻译的《生命之科学》,有厚厚的三大本书,涉及了生物学、心理学、植物学等方方面面……当然,那个时候自己思想不成熟,对很多问题想得特别简单。直到后来学了佛,通过对比世间和出世间的理论,才发现藏传佛教对心理学的揭示最为透彻,依靠它的指导,定会给人类带来真实的利益。就像现在的一些佛教徒,或者研究佛教的知识分子,他们依靠认真研究和修行,通达了佛教的甚深内涵后,内心所得到的快乐、平和,远远超过了外在物质上的刺激。
0oChina松o0
扎西雪巴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2.不可思议的虹身成就
当然,藏传佛教还有许多更甚深、更神秘的领域。假如你有机会前往藏地,修学生起次第、圆满次第或者加行修法,对你带来的利益会无法言喻。不但今生的各种压力可以轻而易举解决,甚至当你离开这个世间时,还有可能成就特别殊胜的“虹身”。
虹身成就,恐怕你们有些人从来也没听说过,但它所表现出来的神奇,令东西方各国的研究者惊叹不已。1955年,甘孜州德格地方有一位老人,他对三宝的心非常虔诚。由于家境贫寒,他每天靠刻观音心咒勉强维生。虽然白天他整天工作,但晚上还坚持禅修,一天只睡两三个小时。后来他在德格的玛尼冈果去世,7天之后,家人惊奇地发现,除了指甲和头发留下外,他的肉身竟然没有了,已经虹身化为光了。这个现象被当地许多人亲眼所见。
还有1958年,当时正逢解放期间,藏地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一位法师叫才旺仁增,他被关在监狱里,有一天要拉到会场上批斗。有五个当兵的把他从监狱中押解出来,因为他腿脚不便,只能骑在一头牦牛的背上。快到批斗现场时,突然刮起一阵猛烈的狂风,士兵个个睁不开眼睛。狂风止息之后,士兵们定睛一瞧,牛背上早已不见法师的身影,他在几朵彩云的簇拥下飞升入空,空中传来他诵莲师心咒的声音,声音越来越远、越升越高,直至最后消失在虚空中。后来,这些人在批斗现场不敢明说,只好说人在途中死了,尸首也已掩埋。
目睹这一事件的人,有些到现在还活着。我们学院有一位慈诚罗珠堪布,就特意从四川赶往青海,一个一个去专门采访。这些人都感到特别稀有,但当时因形势所迫不敢承认,到现在才坦白地把事实讲了出来。
1998年,新龙也有一位阿曲堪布,成就了无余虹身,圆寂后连一根毫毛都没有留下。我们学院的法师也亲自去了那里,对现场所有的人都作了采访,最后证实这一切真实不虚。
当然,这种现象在藏地来讲,非常司空见惯。很多藏族人都相信,只要自己虔心修持佛教的法理,以后出现各种瑞相、各种成就相都不足为奇。而在汉地,像济公和尚这样的成就者比较罕见,所以人们对他的行为感到新鲜,进而褒贬不一,有正面的赞叹,也有反面的评价。可是在藏地,具有如是稀有成就的人非常非常多,好多人也就见怪不怪了。
不过,也不排除有些人明明没有这种境界,却故作高深、装模作样,为了赢得名声或获得财富,以种种目的做不如法的行为。尽管如此,这也是他个人的问题,而不是佛教的问题,真正的藏传佛教是没有任何弊病的。
如今汉地很多寺院的高僧大德都承认,藏传佛教存在着非常深妙的讲辩著、闻思修传统,可令我们有系统、有次第地修学佛法。如此传承圆满、历史悠久的佛教体系,至今在雪域高原上完好无损,以此也吸引了无数佛子。就拿我们佛学院来说,每次开法会时,汉地来的知识分子特别特别多,有时候管理起来都比较困难。
不过,作为知识分子,他们希求的目标,跟一般老百姓或不信教的群众完全不同:第一、他们对理论的研究能力相当强;第二、他不可能轻易相信任何一门知识,除非有确凿可靠的依据,自己才会试着接受,并贯穿于生活实践中。
所以,现今很多高校的教授、大学生,将目光投注于青藏高原这片神圣、清净、古老的土地,也不是心血来潮、无缘无故,而是它确实有种吸引力。什么样的吸引力呢?藏传佛教中,既有无上的智慧,也有无偏堕的慈悲,这种大爱不分国界、民族、地位、贫富。只可惜有些人因为福报、信心等关系,不一定愿意接受它而已。
0oChina松o0
扎西雪巴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三、我们每个人应具足正见
在座的各位,不管你修学藏传佛教也好,还是对它只停留在研究层面上也罢,都应该树立正确的见解。《涅盘经》说过:“有信无解,增长无明;有解无信,增长邪见。”一个人光有信心、却无智慧,这种信心就是迷信,只能徒增自己的无明愚痴;光有智慧、却无信心,这种智慧会成为傲慢的资本,最终只能增长无边的邪见。因此,“信解圆通,方为行本”,只有具足信心和智慧这两者,才是成就一切事业的根本。
现在很多的年轻人,只有智慧而无信心,由于缺乏因果观念的约束,听说学校里有人动不动就自杀;或者在大学毕业之后,不择手段地谋取自利,不但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反而损害了许许多多的人,最终自己也是锒铛入狱,坐一辈子牢。这种人就算有再过硬的技术、再绝伦的才华,可是因为不相信因果,最后所学的知识也全部成了邪慧。
还有一种人,对什么都有很好的信心,但却没有智慧进行辨别、取舍,这样的信心只能称为迷信。这种迷信,不但人们对佛教会有,对科学也常常有。
北师大有个田松教授,他写过一篇文章,叫《科学的迷信与迷信的科学》,文字不多,道理却讲得很实在。文中说:尽管很多迷信与宗教有关,但宗教并不必然等同于迷信,相反,很多宗教是反对迷信的。所以,对于烧香、念佛等很多行为,是否是迷信,不可一概而论。其实,把自己不懂的东西推到一个至高无上的位置,这才是真正的迷信。但让人不愿接受的是,现在人们对科学的态度,正是一种迷信。有些领导在向农民推广化肥时,会理直气壮地说:“这是科学!“尽管他可能不懂化肥的化学细节,但仍底气十足,这就是一种“科学的迷信”。这样的迷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因此,我们应舍弃这种盲目、无知,树立起一种颠扑不破的正见。
伟大的佛学家圣天论师,在《中观四百论》里就曾强调:“宁毁犯尸罗,不损坏正见。”也就是说,假如在毁坏戒律与损坏正见之间必选其一,那么宁可毁净戒,也不应坏正见。为什么呢?如果你拥有正见,戒律毁坏后尚可忏悔并恢复,可是正见若受损了,那就无可挽救了。因此,我们的见解千万不能出问题,否则,内心如果充满了颠倒邪见,就会不害怕后世、不害怕因果,什么恶业都造得出来。
所以,大家一定要建立真实的正见。《华手经•正见品》中也说:“正见生长时,令愚痴损减。”当你的正见产生时,贪、嗔、傲慢、嫉妒、焦虑等烦恼会慢慢消减,就如同太阳升起来时会驱走黑暗一样。当然,若想建立这样的正见,一方面要依靠善知识的引导,同时,自己的观修也很重要。
记得在佛经中,有一则依佛像而消除邪见的故事:久远劫前,当时住世的佛也叫释迦牟尼佛。佛陀入灭后,有个王子名为金幢,傲慢邪见,不信佛法。一天,有位定自在比丘向王子建议:“佛塔中供有佛像,由众多珍宝所装饰,王子可前往瞻仰。”听了比丘的话,王子便去佛塔瞻仰佛像。
见到非常庄严的佛像,王子生起无比的欢喜心,对定自在比丘说:“佛像尚且如此圆满相好,更何况是佛陀的真身了?”定自在比丘回答:“王子今日见到佛像即使不能礼拜,也应合掌念南无佛。”于是王子就听从他的建议,合掌称念“南无佛”。
金幢王子返回王宫后,仍系念佛像的相好庄严,所以晚上睡觉时梦见佛像。他醒来后十分欢喜,原来的傲慢彻底断除,从此舍离邪见,皈依三宝。以此因缘,他在多生累劫中不生邪见、不堕恶道。
可见,有些人以偶尔一个因缘,命运便会从根本上转变。比如你遇到一位上师,听了非常好的开示;或者遇到一个好老师,接受了他的教育,这些都可能成为人生的转折点。
对一个人来说,拥有正见非常重要。前几天,我在复旦遇到有些非洲和美国的同学,他们说来中国的原因,并不是想学其他知识,因为这在别的地方也学得到,来这里主要是想学东方文化中的宗教,尤其是佛教的禅宗等思想。这一点我听了很赞同,如果他们在一生中有了正确的信仰,就会为生生世世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藏地,不管是高僧大德还是学者,都经常引用伟大的文学家、佛学家龙树菩萨的一句话:“世间之正见,谁人若具足,彼于千劫中,不会堕恶趣。”此偈说明了具足正见的重要性。现在很多人因受“进化论”的影响,没有善恶有报的观念,觉得自己莫名其妙来到这个世间,做什么好事、坏事都不会有报应,以至于各种邪行特别可怕,最终定会毁灭自身、毁灭人类。反之,假如谁具足特别正确的见解,那么他在千百万劫中,也不会堕入地狱、饿鬼、旁生等恶趣。因此,我非常希望大家好好研究佛教,以树立起正确的见解!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