埙的内涵
原始先民有下意识地吹响中空腔体的很多机会,他们也就有了发现一件乐器的可能。他们只要找到或制作一个可以产生空气团的腔体,在上面开出一个吹孔和几个指孔,就完成了“埙”制作。
埙腔体的形状曾经有卵形、鱼形、棒形、葫芦形、牛头形等等,但其中为数最多的是卵形;制作的材料初始时用泥土,也有用兽骨、玉石、木材、甚至用合成材料等多种选择,但其中使用最多的材料是泥土;这个空腔的体积可大可小,腔体大的发音的频率低;指孔的多少和大小不等,打开的面积越大,发出的频率越高。一般说靠指孔的开合,可以吹出的音域大概只在十度左右,称之为指孔音。指孔全部闭合后,靠改变吹气的角度和力度,还可以向下吹出五度甚至八度音,音越低时音量越小,称之为俯吹音。俯吹音的音量虽稍小,但在音色上有独特的魅力。
“埙”,也可以写做“埙”。它的音色低沉苍劲,醇厚圆润有如人声,找不到有其它的乐器与其音色相近。但是由于埙的音色独特、音域较窄决定了它只能是一件特色乐器。
我国的埙至今已经有七千多年的历史。出土的和民间流传的埙分布十分广泛。朝鲜和日本的埙自中国传入(西冈雄信1994:410),形制自然与中国埙一样,它们的吹孔是很普通的圆孔,钻孔成型很容易,所以产生的年代久远。世界上其它地区的人当然也会有产生这样乐器的机会,那些洋埙的英文名字是ocarina (奥卡里纳)。ocarina 的吹孔都作成了与竖笛一样的哨嘴(fipple mouthpiece)(同上)。哨嘴的制作较圆孔的制作要复杂得多,所以ocarina诞生很晚,约于1860年问世,至今才只有140多年的历史。(肯尼迪等1991:690)
Ocarina可译作“小鹅笛”,又称“甘薯”(sweet potato)球形笛。在十九世纪末由一种在意大利狂欢节上使用的、只能发一两个音的陶制哨笛发展而来。有些只是作为玩具的蛋形容器。另一种在20世纪30年代得到专业性的发展,在美国流行音乐中吹奏和声。通常有8个指孔和两个拇指孔,可能有一个调音栓塞。(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不列颠百科全书编辑部1999:301)
目前国内有人称ocarina为陶笛,这是因为有一张用ocarina演奏的CD被译作《陶笛之歌》,“陶笛”之称遂被讹传。译者不知“笛”是一根管子,由空气柱振动而发声。而埙或ocarina却不是管子,振动的是一个气团,两者在发音的规律上也很不相同。把ocarina称为“哨嘴埙”最科学,称为“洋埙”也说得过去,直接叫它的英文名字也很合乎潮流,唯独称其为“陶笛”最不科学。
我们谈及埙的历史时总是包括了那些只有一个吹孔,或虽有少数指孔,也很难吹出简单音阶的腔体,它们当然还算不上一件乐器,充其量不过是一种玩具。但是在追溯这两类东西的历史时却无法把它们分开。在发展的过程中,其中的一类发展了音乐的属性,成为乐器;另一类在外形上求发展,制成了不同形状的哨类玩具。本文介绍的仅仅是作为乐器的埙在近几十年内的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