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其以贱为本邪?非乎?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侯王以为称。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琭琭如玉,珞珞luò如石。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固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天下皆乐推而不厌,非以其不争欤?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词意:
不谷:本意是不结果实。对人来说,就是没有子女,老绝户。叫“不榖”、“不谷”。和孤、寡意思相并列。用来比喻人没有德行,所以绝后。古代王侯以此自警、自谦。“不谷”,应为“不榖”。“榖”,善,美。“不谷”,不善,古代诸侯自称之谦辞。
琭琭:珍贵貌
珞珞luò:坚硬貌。刚正貌。
恃:依赖,仗着
见贤:谓被赞誉
推:举荐
致数舆无舆”,是说这位君王的行为和事迹。舆,侯王贵族等所乘用车、轿。《管子·禁藏》:“故圣人之制事也,能节宫室、适车舆以实藏,则国必富,位必尊。
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河上公 注:“琭琭喻少,落落喻多,玉少故见贵,石多故见贱,言不欲如玉为人所贵,如石为人所贱,当处其中也。”
译文:
江与海所以能够把百谷之水汇聚在一起,是因为它处在最低的位置,所以才会如此。
所以,圣人要想统治百姓,在言行举止方面先会把自己的姿态放到最低。
要成为百姓前面的领路人,必先把自己的个人利益放在百姓之后。
虽然尊贵,但必以贫贱为自己存在的根本。
虽然高高在上,但必以底层的民众为自己存在的基础。
所以,侯王们都以孤,寡人,不谷这类低贱的词汇来称呼自己。
这不就是以贱为本的表现吗?难道不是吗?
人都不希望自己孤、寡、不谷,而侯王却自己这么称乎自己。
所以,圣人虽然有很多车轿可以乘座,但却不会坐着车轿到处去招摇。
不去追求成为希少珍贵的宝物而为人所贵,
宁愿去做一个很普通的石头而为人所贱。
所以,圣人做事,不依仗权势,不以势服人。
不贪图功名,不追求被人赞美。
地位居于百姓之上,百姓不觉得有压力。
做百姓的领路人,走在百姓的前面,百姓不加害于他。
天下的人都愿意不厌其烦地拥戴他。
不就是因为他们不与天下的人争高下吗?
正因为不与天下的人争高下,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够跟他们争。
本章在大道原理结构中的位置
本章主要讲为下,低调,不争之理。
举例:
有个齐国人去见田骈,说:“听说先生道德高尚,主张不能入仕途为官,一心只求为百姓出力。”
田骈问:“你从哪里听来的?”
那人答道:“从邻家女处听来。”
田骈问:“你说这些是什么意思?”
那人说:“邻家之女立志不嫁,年龄还没到三十岁却有子女七个人,说是不嫁吧,却比出嫁更厉害。如今先生不仕,却有俸禄千种,仆役百人,说是不做官,可比做了官还富有呀!”
田骈表示惭愧。
分析:
田骈之不争,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天下莫能与之争,这才是目的。
------------------------------------------------------------------------
鬼谷术精研与案例分析群118015265 通过案例逐句分析鬼谷原理的运用。禁离题闲聊。
《道德经》学院 120648134本群逐词逐句研讨原文并通过古今案例分析加深理解。禁离题闲聊。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其以贱为本邪?非乎?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侯王以为称。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琭琭如玉,珞珞luò如石。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固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天下皆乐推而不厌,非以其不争欤?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词意:
不谷:本意是不结果实。对人来说,就是没有子女,老绝户。叫“不榖”、“不谷”。和孤、寡意思相并列。用来比喻人没有德行,所以绝后。古代王侯以此自警、自谦。“不谷”,应为“不榖”。“榖”,善,美。“不谷”,不善,古代诸侯自称之谦辞。
琭琭:珍贵貌
珞珞luò:坚硬貌。刚正貌。
恃:依赖,仗着
见贤:谓被赞誉
推:举荐
致数舆无舆”,是说这位君王的行为和事迹。舆,侯王贵族等所乘用车、轿。《管子·禁藏》:“故圣人之制事也,能节宫室、适车舆以实藏,则国必富,位必尊。
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河上公 注:“琭琭喻少,落落喻多,玉少故见贵,石多故见贱,言不欲如玉为人所贵,如石为人所贱,当处其中也。”
译文:
江与海所以能够把百谷之水汇聚在一起,是因为它处在最低的位置,所以才会如此。
所以,圣人要想统治百姓,在言行举止方面先会把自己的姿态放到最低。
要成为百姓前面的领路人,必先把自己的个人利益放在百姓之后。
虽然尊贵,但必以贫贱为自己存在的根本。
虽然高高在上,但必以底层的民众为自己存在的基础。
所以,侯王们都以孤,寡人,不谷这类低贱的词汇来称呼自己。
这不就是以贱为本的表现吗?难道不是吗?
人都不希望自己孤、寡、不谷,而侯王却自己这么称乎自己。
所以,圣人虽然有很多车轿可以乘座,但却不会坐着车轿到处去招摇。
不去追求成为希少珍贵的宝物而为人所贵,
宁愿去做一个很普通的石头而为人所贱。
所以,圣人做事,不依仗权势,不以势服人。
不贪图功名,不追求被人赞美。
地位居于百姓之上,百姓不觉得有压力。
做百姓的领路人,走在百姓的前面,百姓不加害于他。
天下的人都愿意不厌其烦地拥戴他。
不就是因为他们不与天下的人争高下吗?
正因为不与天下的人争高下,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够跟他们争。
本章在大道原理结构中的位置
本章主要讲为下,低调,不争之理。
举例:
有个齐国人去见田骈,说:“听说先生道德高尚,主张不能入仕途为官,一心只求为百姓出力。”
田骈问:“你从哪里听来的?”
那人答道:“从邻家女处听来。”
田骈问:“你说这些是什么意思?”
那人说:“邻家之女立志不嫁,年龄还没到三十岁却有子女七个人,说是不嫁吧,却比出嫁更厉害。如今先生不仕,却有俸禄千种,仆役百人,说是不做官,可比做了官还富有呀!”
田骈表示惭愧。
分析:
田骈之不争,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天下莫能与之争,这才是目的。
------------------------------------------------------------------------
鬼谷术精研与案例分析群118015265 通过案例逐句分析鬼谷原理的运用。禁离题闲聊。
《道德经》学院 120648134本群逐词逐句研讨原文并通过古今案例分析加深理解。禁离题闲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