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文明吧 关注:30,726贴子:136,521

来个新帖,不知道有人发过没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01年;云南抚仙湖水下发现大型史前文明遗址,已经组织了多次水下探测和打捞。
神秘的抚仙湖是中国最深的淡水湖之一,位于云南玉溪。一个被当地人称为水鬼的潜水爱好者———耿卫,在抚仙湖潜水时的一个惊人发现,让抚仙湖显得更加疑云重重。他发现在湖底有大量的人工建筑遗迹,遗迹的规模之大令人称奇。难道这里真有传说中的水下古城?如果是的话,它又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又是怎么沉到湖底的呢?
2005年12月云南澄江抚仙湖下,通过进一步的探测发现,古城中有8座建筑组成的古建筑群,其中一座高20多米、相于十层楼高的类似金字塔的建筑最引人注目。
据发现者介绍,这群古建筑除了这座“金字塔”型的建筑之外,还有一个底座宽为63米、高21米类似古罗马“斗兽场”的巨大建筑。在这些建筑群中间,还有一条300米长、7米宽的石板路,上面镌刻着精美的图案,另外的建筑很可能是当时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
据初步考证,这是一座2000前的古城,很可能是历史上记载的古滇国的国都。根据抚仙湖周围出土的大量青铜器研究表明,当时的古滇国青铜文化已经比较发达,这次通过对水下古城的考古研究,对揭开古滇国兴衰之迷将提供重要依据。
据乘坐潜水艇沉人湖底和潜入水下的潜水员透露,抚仙湖水下尸体数不胜数,俨然成了一个巨大的天然人体库,这些水下尸体都是斜站着的,男尸前倾,女尸后仰,还会随着水的流动而游动,好像活人一般。
抚仙湖中的大鱼有多大……奶奶讲:有一次从省城回来,乘船过澄江海(抚仙湖),到了尖山时,海里大风大浪,船像树叶一样颠簸,不远处看到一个像船一样的东西,仔细一看,原来是一条大鱼的背脊……
于水下探秘活动的难度相当大,抚仙湖首次水下探秘仅仅揭开了这座水下古城神秘面纱的一角,当时只打捞起了几块刻有图案的石板、一个古陶釜和一枚贝壳。五年来,抚仙湖水下古城的发现者耿卫,以及其他的一些探险爱好者,坚持在抚仙湖水下不断探索,希望能有更多新发现。
为了进一步揭示这座水下神秘古城的历史面目,玉溪市、澄江县联手开展了第二次抚仙湖水下探秘活动。此次水下探秘将由新华网云南频道、玉溪新闻网、玉溪日报等联合,与央视同步对整个探秘活动进行全方位的网上直播,在第一时间通过互联网即时把水下探秘的过程、结果传向世界。同时,还将向世界推介玉溪市、澄江县、抚仙湖,展示玉溪市、澄江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和抚仙湖的保护、治理、开发等。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6-15 10:01回复
    失眠党的沙发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6-15 10:12
    收起回复


      IP属地:湖南3楼2014-06-17 07:44
      收起回复
        应该是木人发过。继续!有其他资料吗?


        4楼2014-06-17 18:47
        收起回复
          近日,云信特邀研究易学与史前文明的专家黄懿陆(抚仙湖遗址研究专家)、研究古滇国文化的专家赵廷光、研究太阳历的专家刘尧汉和云大人文学院教授李昆声四大权威学者,探寻史前文明,深度解读“地球生命密码”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06-18 10:48
          回复
            抚仙湖遗址研究专家黄懿陆。记者 汤兴萍 摄
            解读话题:抚仙湖水下遗址人类文明发源地
            专家观点:在历史认识论提出“中国”名称之前,历史研究没有国界,任何遗址都属于人类文明社会的一部分,彼此有交流影响作用;人类文明同源,源头在远古中国云南抚仙湖水下遗址;历史上确有“伊甸园”,具体地点在远古中国云南抚仙湖水下遗址;创造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苏美尔人祖籍地在远古中国云南抚仙湖一带;甲骨文和青铜文明发源于远古中国云南抚仙湖水下遗址;中国文明起源有一个易学模式,起源时间在2万年以前。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06-18 10:49
            回复
              继2001年、2006年、2007年3次抚仙湖水下探秘和考古发掘。神秘的抚仙湖水下遗址再次吸引众多专家学者赴澄江,参加由玉溪市委、市政府主办,云南抚仙湖与世界文明研究会、玉溪市抚仙湖管理局承办的首届云南玉溪抚仙湖与世界文明学术研讨会。
              此次研讨会,吸引了大陆和台湾的157位专家学者,其中包括从事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中国文明的起源研究的考古学界泰斗、北京大学终身教授严文明,著名考古学专家、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刘庆柱先生,著名考古学专家、出任“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重大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专家组副组长和“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重大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主持人之一的李伯谦,著名甲骨学学家、中国殷商研究学会会长王宇信先生等4位考古学界学术泰斗。
              研讨会以“水下文明与世界关系”、“世界起源史”、“滇国时期的历史文化”、“中国历史相关问题研究”为主要议题,会议收到近百篇学术论文。
              会上,专家学者就抚仙湖与中华文明、生命科学、人类学、地理学、历史学的关系,以及古滇国时期的历史文化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研讨。经过相关学者研究,认为抚仙湖水下遗址与黄河流域仰韶文化遗址、河姆渡文化遗址、大汶口文化遗址以及印度的一些古老文化遗址中出现的文字符号和图案都有着密切联系,涉及到整个学术领域关于世界文明起源问题的研究。
              前3次考古发掘已探明抚仙湖水下遗址面积为2.4平方公里,分布着约30座的石质建筑群,目前只是不太彻底地探索了两处。专家称:“我们发现了一些很难解读的文字符号和图案,其他约28处的石质建筑还有多少秘密,我们并不知道。我们期待着抚仙湖水下遗址真正解密的那一天。”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06-18 10:51
              回复
                水下考古
                  一时间人们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水下建筑是码头、水坝,有的认为是祭祀台、庙宇,还有的则认为是古城……
                  这一切又为烟波浩渺的抚仙湖披上了一层神奇的面纱。那么湖底的“水下遗迹”到底是什么?如果是传说中的古城,它又是历史上哪一座城市呢?
                  为了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中国水下考古队正式进驻抚仙湖,一场声势浩大的水下考古就此拉开了帷幕……
                  2005年12月云南澄江抚仙湖下,通过进一步的探测发现,古城中有8座建筑组成的古建筑群,其中一座高20多米、相于十层楼高的类似金字塔的建筑最引人注目。
                  据发现者介绍,这群古建筑除了这座“金字塔”型的建筑之外,还有一个底座宽为63米、高21米类似古罗马“斗兽场”的巨大建筑。在这些建筑群中间,还有一条300米长、7米宽的石板路,上面镌刻着精美的图案,另外的建筑很可能是当时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
                  抚仙湖地形图的形状像一个倒置的葫芦,水下遗址主要在湖的东北部区域,考古队重点要探测的位置也就是在这里。这次考古除了有专业的水下考古人员潜到湖底进行勘测之外,还动用了一个专门从事水下探测任务的潜水器“蓝鲸”号,对水位较深的区域进行探测。“蓝鲸”号潜水器里面可以乘载4个人,上面装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最先进的声纳扫描仪,曾经多次执行深海目标的探测与定位的任务。那么这次考古能否解开抚仙湖下的重重谜团呢?
                  潜水器进入遗址所在的水域,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散落在湖底的形状规整的石块。随着潜水器的推进,专家们在声纳显示器上发现了一堵南北走向的石墙。与此同时,考古队的潜水员在遗址的浅水域发现了一条石板铺就的类似于街道的建筑物。潜水员在通过一段开阔的平地以后,一座气势雄伟的带有台阶的高台式建筑映入眼帘,踏着布满青苔的石板拾阶而上,这座建筑曾经散发出的那种庄严、神圣感依然历历在目。
                  据初步考证,这是一座2000前的古城,很可能是历史上记载的古滇国的国都。
                  根据抚仙湖周围出土的大量青铜器研究表明,当时的古滇国青铜文化已经比较发达,这次通过对水下古城的考古研究,对揭开古滇国兴衰之迷将提供重要依据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06-18 10:52
                回复
                  八大谜团谜团重重
                    是水坝、庙宇还是古城?根据司马迁《史记》等史书记载,战国时期,楚国欲将势力范围扩展到西南,便派出大将庄?率领大军来到滇地(现在的云南地区),征服了当地的少数民族。正当庄?准备班师回朝之际,偏偏赶上秦国入侵楚国,切断了他回路。庄?索性在滇地称王建国,史称“庄?王滇”。到了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中央王朝把滇国所在区域设为“益州郡”,下辖24个县,滇王成了名义上的统治者,古滇文明逐渐衰弱,融入中原文明。由于缺少文字记载,关于古滇国的一切,逐渐湮没,成了一个无人知晓的历史之谜。
                    至于俞元城,在有关的史料记载中曾经描述,西汉王朝在抚仙湖一带设立了俞元城,可是俞元城到隋唐以后再没有任何记载。澄江当地一直流传这样的传说,“俞元古城和人都沉到湖底”。
                    因此,在第一次水下考古的时候,专家根据有限的线索初步推测这座古老的建筑可能就是古滇国国都或者俞元城。
                    但随着第二次水下探秘的推进,更多的新发现使原来的推测又有所变化。
                    云南大学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李昆声和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刘庆柱认为,有关水下古建筑群的疑点较多。
                    疑点之一,该建筑群通过声呐探测扫描,确定其面积大致为2.4平方公里,那么大的城市规模不是一般都城或者郡县所能达到。在汉代,一般的中国县级城市仅有0.25平方公里,郡级城市一般为0.64平方公里。
                    疑点之二,建筑结构不一致。无论古滇国国都还是俞元城的建筑结构应为土木结构,而水下古建筑群结构以石头为主。
                    疑点之三,符号、图案不太吻合。从澄江、江川等地各种墓葬群中出土的青铜器来看,兵器是古滇国青铜文化的重要标志,在许多剑柄上都雕有奇特的动物造型,如变形的青蛙、呲牙的蛇头、猴头人身像等,这些图案刻画得较为清晰,面目表情可见。而这次探秘发现的三道人工划痕、“0”“1”符号、七个规律排列的石孔、一张“人面图案”及象征太阳的图案只是简单的勾勒,看上去更原始古老,二者在此表现出来的文化特征不太一样。
                    民国《江川县志》有一段非常详实也非常生动的记载:清咸丰九年六月,“一日早起,忽有飓风吹荡,继而波涛山立,声呜雷响,殆有天翻地覆之势,远近惊讶,莫名所以。约一时许,则又风平浪静,海面如镜。少间,则见尖山对面抚仙湖深处有马二匹,灰色而黑鬃尾,由海中窜出,蹄波不濡,双双驶骋至孤山将抵麓,忽而又踅头窜回,如是三次,仍由原处而没。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06-18 10:53
                  回复
                    谜五:夜见光环
                      1991年10月24日,旧历九月十七,正好是“霜降”日,夜间月明星稀,风平浪静,张玉祥等人驾船到湖中捕鱼,发现从湖中冒出一个发光的圆盘,像个光环,十分醒目耀眼……
                    谜六:水底建筑
                      盛传,抚仙湖古时候是一个很大的坝子,坝子里有一个繁华的城池,一场像水漫金山一样的大水淹没了这个坝子,那个热闹非凡的城池也在这场灾难中沉入水底。人们在湖上行船,风平浪静的时候还能看见城墙……
                    谜七:孤山鲛宫
                      民间传说,孤山下面是龙宫,孤山由十棵金柱子顶着。孤山下面有许多的洞,抚仙湖的鱼进去游玩,谁知身大洞口小,进去就出不来,就永远呆在里面。湖中的鱼经常到这里来朝见。
                    谜八:怪石界鱼
                      抚仙湖和星云湖中间的隔河上,有一块“界鱼石”,抚仙湖的抗浪鱼和星云湖的大头鱼,游到此处各自回头,形成了有名的“两湖相交,鱼不往来”的奇观。
                      这八大千古之谜,有一些是湖边人祖祖辈辈留下来的传说,本身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在人们口传耳听的过程中容易被加工和篡改,真实性值得怀疑。但有一些传说,突然之间就会变为现实。比如说抚仙湖里有一座城,风平浪静的时候还能看见城墙。现在果然在抚仙湖水下发现了一座古城,说明这些传说还是有一定根据的。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4-06-18 10:55
                    收起回复
                      2001年;云南抚仙湖水下发现大型史前文明遗址,已经组织了多次水下探测和打捞
                      惊人发现
                        2000年11月13日,云南的权威报纸《春城晚报》发表了《抚仙湖里有古城?》,一石激起千层浪,国际二级潜水教练耿卫和职业摄影测量员贺杰的发现,使这个小城一时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世界从此知道了中国有个澄江、澄江有个抚仙湖、抚仙湖水下有一座古城,形成一股“水下古城”热!
                      发现经过
                        耿卫,一个从小就在湖边长大的年轻人,一名专业潜水员,因为天生水性极好被人称作“水鬼”。在一次潜水的过程中,抚仙湖东北岸的一大片水域下面的一个奇怪的现象引起了他的注意。
                      耿卫告诉记者:“我第一次潜下去的时候就发现很多垒积的大石料,包括石板、石条,上面有非常厚的青苔。”出于潜水员特有的敏感,这个现象令耿卫非常奇怪,因为通过多年的潜水观察,抚仙湖底的地貌主要是以淤积的泥沙为主,怎么会在这个区域突然出现大量的散落石块呢?再接下来的发现更是让耿卫惊讶不已。
                        耿卫说:“那些建筑都是高台式的,堆积都是一些非常大的石块,非常规整,一米二乘一米二,这种方方正正的石头,随处可见。”
                        这些石头是浑然天成,还是人工所建呢?好奇心驱使着耿卫决定探个究竟。在进行仔细的观察后他发现,这些石头人工痕迹非常明显。
                        在随后的几次探测中耿卫认为,从这些静躺在水底建筑石料上附着的厚厚的青苔来看,这些水下建筑的年代非常的久远,那么这些水下建筑是从哪里来的?又是怎么到水里来的呢?满腹狐疑的耿卫不由得想到了一个关于抚仙湖的神秘传说。
                        在云南澄江县,据当地人讲,平日天气晴好、风平浪静的时候,站在附近的山上,偶尔可以看到抚仙湖“水下古城”的墙基显影,但是由于湖水太深,始终没有发现确凿的证据能够证明古城的存在。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水下古城吗?这一切成了耿卫心中的一个不解的谜团。为了进一步探明真相,耿卫先后38次潜入该水域进行探测并拍摄了大量的水下录像,随后把相关的资料写成专题报告,向云南省有关部门和相关的专家作了通报。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06-18 10:57
                      回复
                        卫星图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06-18 11:02
                        回复
                          示意图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4-06-18 11:02
                          回复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06-18 11:03
                            回复
                              大鱼发现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4-06-18 11:0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