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你唱吧 关注:18贴子:264
  • 3回复贴,共1

【好声音】声乐技术教学中运用歌唱心理的方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歌唱时的思维活动、内心歌唱的作用和类似歌唱心理等等的心理因素,对歌唱质量和水平的提高起着很要作用。本贴通过对声乐技术教学中如何运用歌唱心理的方法的初步探索,希望能够对声乐技术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所帮助。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6-14 13:58回复
    1.用在声乐技术支持下的声乐艺术来激发学生的技术“激情”。在声乐学生中间常常出现这种现象:当他们听到歌唱家优美的歌唱时,就会激动而情不自禁地唱起来,而且感到唱得很自如、放松,感到很舒畅;在学习歌唱的环境里,听到一声充满激情的高音时,他们也会随之发出这个高音来。尽管那时他的情绪可能正处于低潮,然而,此刻似乎他已丢掉了自己不好的情绪,以激昂的情绪来代替。当歌唱作品已被自己理解,被自己感情接受以后,他会感到声乐技术发挥得很好,越唱越想唱,越唱越兴奋,越兴奋技术发挥得越好。
    因此,教师以美好的声音和形象的教学语言来准确地表达作品的形象时,即能引起学生内心的感情共鸣,调动他们积极的心理因素,唤起他们的歌唱欲望,这样的“共鸣”、“欲望”,即可使他们处于情绪饱满和感情充沛的状态之下,从而激起歌唱的发声器官、呼吸肌肉和身体动作产生内部和外部积极的运动。这样,声乐技术的传授也就易于被学生接受。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6-14 13:59
    回复
      2.启发和利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来完成声乐技术和艺术上的要求。音乐不用文字就能表达人类的思想感情,并且对听众产生强烈的影响,这是因为音乐具有感人的“音乐形象”。歌唱音乐一般是和文字一道来表现“音乐形象”的。声乐技术以表现音乐和语言形象为目的。歌唱家将音乐形象通过声乐技术变为“声音形象”,语言和音乐都融合在一起了。在这里,丰富的想象是铸造“声音形象”的心理因素。当教师发现学生唱得很呆板、很机械时,常以充满感情的想象来分析音乐和歌词,使学生通过想象将作品的音乐、语言构成一幅幅生动的图画,对这些画面进行连续的想象,激起学生对声乐技术的追求。在追求中,声音形象被表现出来了。反过来,声音形象也使声乐技术得到稳定、巩固和提高。想象力来源于生活经历和丰富的文学艺术修养。因此,声乐教师应提倡学生加强对生活的观察、文学作品的阅读、以及各种艺术的欣赏活动,以此来培养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06-14 14:02
      回复
        3.“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现象,它包含着注意力的集中和分配两个方面。在声乐教学过程中,用各种办法使学生发声时对技术的注意力能合理地集中和分配,也是调动学生心理因素,为歌唱服务的方法之一。我们知道,歌唱发声技术中各方面的因素(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因素),均不是在孤立地完成正确的歌唱发声的,而是以一种所有因素的互相协调,配合一致的运动来实现的。这就要求歌唱者在学习发声技巧过程中,将注意力合理地集中和分配到各个因素的实施上,以便完成这种多因素的协调运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注意了这方面的因素,而忽略了另一方面因素的现象,结果还是完成不了正确的歌唱发声。发声中对各因素的“控制能力”,实际是歌唱者合理地集中和分配注意力的能力。因此,学生在学习中,应当学会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师所要他注意的发声器官的活动方面,同时还能注意到(这种注意力可能比前者弱一些)其他发声器官的运动。这就是教师常要求学生头脑对技术的实施,不能只是“一根弦”,而要“多装几根弦”。
        教师应当用各种办法来协助学生对注意力的集中和分配的调节。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教师对学生存在问题的注意力,也应当有一个合理的“集中和分配”。学生的问题绝不是一个因素造成的,在我们设法克服其主要因素时,还必须注意对其他因素的指导。在注意学生学习阶段中的技术同时,还应注意到前阶段的技术因素和后阶段技术的衔接。
        第二,教师在学生学习阶段中提出的技术要求,范围不能过分扩大。应以学习阶段的技术目标为主,其他方面技术目标为辅,有重点地提出技术要求。这样学生就有可能将注意力集中在主要技术目标上,同时适当地在其他方面分配些注意力,以求得阶段技术目标的完成。
        第三,当教师实施的某种方法、某个发声练习、某些教学语言已不能使学生合理地集中和分配自己的注意力时,应立即改变自己选用的方法、发声练习和教学语言,以促使学生重新合理地集中和分配注意力,使被抑制的注意力重新积极起来。
        第四,学生注意力的培养是和学生的意志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论是在学习技术阶段
        或是艺术表现上都是如此。因此,在注意培养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教师必须注意对学生学习意志力的培养。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06-14 14: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