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罗汉吧 关注:951贴子:6,818
  • 1回复贴,共1

法住智与涅盘智的关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中道的正见中,有着一定的程序,主要是:“先得法住智,后得涅盘智”。佛为深摩说:“不问汝知不知,且自先知法住,后知涅盘”,这是怎样的肯定,必然!什么是法住智?什么是涅盘智?依七十七智经说:一切众生的生死缘起,现在如此,过去未来也如此,都是有此因(如无明)而后有彼果(如行)的,决不离此因而能有彼果的,这是法住智。所以,法住智是对于因果缘起的决定智。这虽然是缘起如幻的俗数法(如不能了解缘起的世俗相对性,假名安立性,而只是信解善恶,业报,三世等,就是世间正见,不名为智),但却是正见得道所必备的知见。经上说:如依此而观缘起法的从缘而生,依缘而灭,是尽相,坏相,离相,灭相,名涅盘智。这是从缘起的无常观中,观一切法如石火电光,才生即灭;生无所来,灭无所至,而契入法性寂灭。这就是:“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由无常(入无我)而契入寂灭,是三乘共法中主要的解脱法门(还有从空及无相而契入的观门)。所以,法住智知流转,知因果的必然性,涅盘智知还灭,知因果的空寂性;法住智知生灭,涅盘智知不生灭;法住智知有为世俗,涅盘智知无为胜义。依俗谛的缘起因果,而后契入缘起寂灭的真实,这是解脱道中正观法的必然历程,一定如是而决无例外的。
佛教中,每有一种错误的倾向,就是不求法住智,而但求涅盘智。特别是备有世间一般知识,年老而求佛法的。对于因果缘起的必然性,四谛的价值决定,常是并无希求;有的以为这早都已经知道,而不知梦都没有梦想过。却以为,需要的是开悟,是明心见性。不知道没有修成法住智,涅盘智是不会现起的。由于偏向证悟,弄到一开口,一下手,似乎非说心说性,谈修谈证不可。于是乎失去了悟入的必要过程,空谈些心性,空有,理事,弄得内外也不辨了。过去的大德们,就有错认定盘星,以为孔颜乐处,大学明明德,孟子致良知,就是祖师西来大意。因此有的就高唱:“东方圣人此心焉,西方圣人此心焉”,好像儒佛融通起来。其实,儒门大师,即便翻过语录,用过存养功夫,那一位是确认三世因果的?那一位从缘起的流转还灭中求正见的?那一位体见一切众生平等的?根本都没有三世因果决定的法住智,必然是漂流于佛法的门外。理学大师都不能赞同佛法,而要以拒杨墨的态度来排斥佛老,为什么?就是于佛法没有正见,不知佛法的涅盘智,是依缘起因果的法住智而进修得来。所以,如以为只要谈心说性、或者说什么绝对精神之类,以为就是最高的佛法,那真是误入歧途,自甘沈沦了!
印顺导师《成佛之道》问答集


IP属地:吉林1楼2014-06-13 17:51回复
    得法住智,后得涅盘智,依俗契真实,正观法如是。
    法住智知流转,知因果的必然性,涅盘智知还灭,知因果的空寂性;
    法住智知生灭,涅盘智知不生灭;
    法住智知有为世俗,涅盘智知无为胜义。
    依俗谛的缘起因果,而后契入缘起寂灭的真实,这是解脱道中正观法的必然历程,一定如是而决无例外的。
    法住智--知流转--知因果的必然性--知生灭---知有为世俗。
    涅盘智--知还灭--知因果的空寂性--知不生灭--知无为胜义。
    《大毗婆沙论》卷110对于「法住智、涅盘智」有五家七说之多:132
    法住智
    涅盘智
    第一家
    知集智
    知灭智
    第二家
    知苦、集智
    知灭、道智
    第三家
    知苦、集、道智
    知灭智
    第四家
    知流转智
    知还灭智
    知缘起智
    知缘起灭智
    知生死智
    知生死灭智
    第五家
    近分地智
    根本地智


    IP属地:吉林2楼2014-06-13 17: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