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网会吧 关注:17贴子:118
  • 0回复贴,共1

大健康时代来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每个有抱负的医药电商企业都在勉力寻找自己的利基市场,甚至已将视野放在既有的成熟品类之外。广东健客总经理谢方敏说:“今年内或将出现新品类的成熟”。想来,这句话并非无的放矢。
1.中药饮片
一直名不见经传的类目,其实有着良好的市场基础及增长态势,据介绍,同仁堂的中药饮片无论是在天猫医药馆,还是在“京东医药城”(或可称之为雏形)都有着不错的销售形态。
该品类暂时势微主要源于两个原因:
第一,中药饮片标准不统一,产品认可度低,缺乏领导性品牌;
第二,生产商缺乏敏感性,“以同仁堂为首的众多企业目前志向不在网络,整个品类目前缺少一个有力的整合者和推动者”。
尽管如此,行业仍然看好中药饮片的未来。以岭健康副总经理、电商总经理邵清说:“中药饮片药食同源,可以依据消费者及政策动向灵活选择销售方向,同时市场需求客观存在且毛利率相对可观。从某种意义上讲,中药饮片是仅次于药品的大品类,康美率先介入,开启品牌电商化的进程,实际上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如果经营得当,有望成为未来医药电商未来品类的一极。”
2.可穿戴设备(BaaS)
这是医药电商目前密切观望的重要品类,但由于尚未完全达到企业的预期,多未匆忙上马。对此,邵清认为,目前可见的可穿戴设备仅是把医疗器械“微型化”,尚未产生革命性的影响;甘肃德生堂、111医药馆董事长龙岩则认为,医疗类可穿戴设备严肃性不足,“将设备戴在手指上监测心脏,科学性仍有待论证”。
当然,对产品的否定,并不等价于对品类的否定,一旦可穿戴设备找到市场切口,增长性不容忽视。龙岩认为,可穿戴设备的流行,技术成熟是前提,主流市场(医疗机构)认可是要件,“唯有医疗机构率先引进可穿戴设备,并将之演化为行业的主流,才能真正成就可穿戴设备的大发展”。
3.循“大健康”概念的延伸
从网上药店到医药电商,植根于传统医药零售的电子商务内涵发生变化,同步的是品类的扩张。而在邵清看来,未来的发展将进一步深化为“健康电商”。在这样的思路牵引下,邵清认为,医药电商品类的可拓展空间极大,简单来讲,触及健康的衣、食、住、行都可以划归“大健康”的品类界限之内,“家居类、汽车类、办公室类等健康用品都可能演化为医药电商的重要品类”。
4.移动互联网求索
诸多医药电商企业上线手机客户端,今年,腾讯微商城、京东微店强势加入,移动端的战役逐渐升级。关于移动端和PC端的区隔,业内尚存争议,一方认为二者并无实质差异,市场需求趋同,一方则认为人群局部变更,会引爆新品类或新品种。后者似乎更趋主流,从用户的角度看,移动端涵盖了一众只用手机不用PC的人群,其个性化的需求势必催生“屌丝经济”,人群基数决定,这是值得医药电商企业深入调研、布局的空白领域。


1楼2014-06-13 14:5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