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智库联盟吧 关注:17贴子:843
  • 9回复贴,共1

茶,南方有嘉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关于茶,我有一个茶与文学很深刻的记忆:《红楼梦》中老太太来到栊翠庵,说我不喝六安茶,妙玉说,知道,这是老君眉。
这个花絮,很多人有各种猜测。有的说老太太想在妙玉这个昔日富家千金面前摆个架势,没想到被妙玉软顶了一下。有的说老太太曾经来过栊翠庵,不惯六安瓜片的口味,而妙玉很细心的察觉了。
一部小说《南方有嘉木》,写尽“茶的清香与爱的纠缠”,可见茶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饮茶起于中国,在这个国家的传统文化中,上层的达官贵人品茶可以极近精致,下层市井百姓的大碗茶也可以喝得通透舒坦。茶传到日本,有人说是日本把茶道发展成了极其繁复庄重的仪式,而在中国,一方面在皇家珍藏中发展了茶具的艺术,另一方面在读书人中成长了茶的高洁情趣。文人说保留茶之真味,拒绝任何添加,留下一盏轻扬芬芳。《茶经》赋予了茶的知识性地位,并整理了茶道的规矩,这一点,陆羽功不可没。
六安茶和老君眉都是中国的名茶,前者是绿茶,后者是红茶。妙玉独崇六安茶,品的是茶中的清冽高洁,而老太太却更爱老君眉,则是对于老年人来说,红茶解腻更温和些吧。中国的茶就是这样,无论你身处哪个阶层,无论是牛饮还是细品,每个人都有关于茶的滋味。
茶,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饮茶有许多益处,这是众所周知的。随着科学的发展,到了19世纪初,茶叶的成分逐渐明确起来。经过现代科学的分离和鉴定,茶叶中含有机化学成分达四百五十多种,无机矿物元素达四十多种。
茶的主要成分
儿茶素类,茶叶特有成份,具有苦、涩味及收敛性。
在茶汤中可与咖啡因结合而缓和咖啡因对人体的生理作用。具抗氧化、抗突然异变、抗肿瘤、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及低密度酯蛋白含量、抑制血压上升、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菌、抗产物过敏等功效。
咖啡因,是构成茶汤滋味的重要成份。红茶茶汤中,与多无酚类结合成为复合物,茶汤冷后形成乳化现象。茶中特有的儿茶素类及其氧化缩和物可使茶中咖啡因的兴奋作用减缓而持续。
矿物质,茶中含有丰富的钾、钙、镁、锰等11种矿物质。
以制作工艺分类的六大茶系
绿茶不发酵茶。这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其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首位。绿茶具有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等特点。其制作工艺都经过杀青一揉捻一干燥的过程。由于加工时干燥的方法不同,绿茶又可分为炒青绿茶、烘青绿茶、蒸青绿茶和晒青绿茶。绿茶的代表有六安瓜片、龙井茶、碧螺春、信阳毛尖等。
黄茶微发酵茶。在制茶过程中,经过闷堆渥黄,因而形成黄叶、黄汤。如蒙顶黄芽、君山银针。
白茶轻度发酵茶。加工时不炒不揉,只将细嫩、叶背满茸毛的茶叶晒干或用文火烘干,而使白色茸毛完整地保留下来。如白毫银针、白牡丹等。
青茶半发酵茶,即乌龙茶。制作时适当发酵,使叶片稍有红变,是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的一种茶类。它既有绿茶的鲜浓,又有红茶的甜醇。因其叶片中间为绿色,叶缘呈红色,故有“绿叶红镶边”之称。代表有铁观音、大红袍、冻顶乌龙茶。
红茶全发酵茶。红茶加工时不经杀青,而是萎凋,使鲜叶失去一部分水分,再揉捻(揉搓成条或切成颗粒),然后发酵,使所含的茶多酚氧化,变成红色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一部分溶于水,一部分不溶于水,而积累在叶片中,从而形成红汤、红叶。如祁门红茶。
黑茶后发酵茶。原料粗老,加工时堆积发酵时间较长,使叶色呈暗褐色,压制成砖。如普洱茶。


1楼2014-06-12 11:26回复
    现在,中国茶叶跃居了世界五第一:茶园面积世界第一,2013年已有257.9万公顷(3869万亩),占世界茶园总面积的60%以上;茶叶产量世界第一。2014年产茶189万吨,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38.57%;茶业产值世界第一。2013年的综合产值达4000多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106.2亿元;商品产值2000多亿元;茶馆产值600多亿元;茶饮料产值600多亿元;还有茶具,茶机设备,茶叶包装等;从业人员世界最多,目前茶农已有8000万人,茶叶加工与贸易人员2000万人,总数达到上亿人;茶叶消费世界第一,2013中国茶叶内销100多万吨。中国65年茶产业的发展,把这个传统的小商品发展成为一个大产业。它横跨了中国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它不再仅仅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活必须品了,已成了“琴棋书画歌舞茶”的文化产品。它不但同百姓的生活悉悉相关,而且同中国儒、释、道密切结合,极大额丰富了中国传统的中华优秀文化——中国茶文化。形成了“正、清、和、雅”茶道文化的核心理念。


    3楼2014-07-16 16:52
    回复
      茶叶产量超人均一公斤
      法制晚报讯(记者 张珺 谢家乐) 近年来,我国茶叶市场的增速相当明显。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2年,全国茶叶市场成交额达到226.17亿元,比2008年翻了接近一番。同样在这一年,全国茶叶的人均产量达到1.33公斤,本世纪初的2001年,这一数字不过只有0.55公斤。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是茶叶的出口大国,但事实上,茶叶出口量的增长远逊色于茶叶总产量的增长,这从一个侧面也证明了:国内市场有足够的能力消化这部分新增的茶叶产量。从趋势上看,目前国内的茶叶产量增速平稳,并且在一段时期内仍然将维持上升的态势。
      目前,在我国所有的茶叶品种中,绿茶是毫无疑问的领跑者,产销量均居于第一位。在国家统计局的统计中,仅将红毛茶、绿毛茶分别单列项进行了统计,但即使如此也不难看出,占据所有茶叶产量七成的绿茶无疑更受消费者欢迎。但是,其中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红毛茶产量曾在2011年时出现了一次大爆发,但这是否会成为一个趋势,红茶是否会越来越受欢迎乃至与绿茶分庭抗礼,还有待观察才能得知。
      ·茶的脚步·
      茶,南方之嘉木,中国也是茶的故乡。最早,茶被作为药材使用,后来又被当做一种食材,茶之为饮则晚于茶的药用与食用。
      关于中国人饮茶的起源,至今众说纷纭,有先秦、西汉、三国等诸多说法。也许,饮茶之风的起源永远无法给出定论,但这丝毫不影响茶在中国第一饮品的地位。
      如今,茶已在中国的各个角落生根发芽,茶在中国的传播与壮大经历了千百年的发展。
      起源于巴蜀
      巴蜀有关茶叶的记载可上溯到战国时期,到西汉时成都已成为茶叶消费中心、集散中心
      顺长江而下
      秦汉时期,巴蜀与各地交流日益密切,茶被广泛传播到东部、南部,荆楚、荆汉地区逐渐成为茶文化发展的重要基地。三国时期的东吴,茶树已得到广泛种植,西晋时的《荆州土记》就有“武陵七县通出茶”的记载。
      继续向东行
      西晋王室南渡后,建康(今南京)成为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饮茶之风盛行,江东茶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茶叶种植由浙西扩展到温州、宁波沿海一带。三国两晋后,茶业重心东移趋势越发显著。
      前行至江南
      唐代中期后,长江中下游茶区产量大幅提高,湖州紫笋、常州阳羡茶被列为贡茶,江南地区正式成为我国茶叶产制中心。在唐代,今四川、陕西、湖南、湖北、云南、广西、广东、贵州、福建、浙江、江西、江苏、安徽、河南等多地都有茶叶产区分布,其范围与近代茶区相近。
      由东转向南
      五代到宋朝初年,中国天气发生重大变化,气温骤降,这使得南部茶区开始迅速发展,并取代长江中下游茶区成为宋代的制茶中心,如福建建安茶取代顾渚紫笋等成为贡茶。闽南、岭南一带茶叶产业的发展尤为活跃。此时,茶已遍布全国各地,茶区范围基本确定,到了明清以后,茶的发展主要侧重于制法等,而不是产区。
      中国名茶英雄谱
      绿茶派
      西湖龙井
      顾渚紫笋
      上饶白眉
      洞庭碧螺春
      太平猴魁
      婺源茗眉
      黄山毛峰
      金奖惠明
      老竹大方
      庐山云雾
      都匀毛尖
      恩施玉露
      蒙顶甘露
      屯溪绿茶
      井冈翠绿
      六安瓜片
      涌溪火青
      普陀佛茶
      信阳毛尖
      安吉白茶
      金坛雀舌
      君山银针
      皖西黄大茶
      海马宫茶
      蒙顶黄芽
      北港毛尖
      沩山白毛尖
      霍山黄芽
      广东大叶青
      温州黄汤
      武夷岩茶
      台湾乌龙茶
      永春佛手
      安溪铁观音
      文山包种
      黄金桂
      凤凰单丛
      闽北水仙
      白毫乌龙
      正山小种
      闽红功夫茶
      祁门红茶
      宁红功夫茶
      云南红茶
      越红功夫茶
      红碎茶
      湖红功夫茶
      茉莉花茶
      玫瑰花茶
      栀子花茶
      金盏花茶
      桂花茶
      薰衣草茶
      六堡茶
      湘尖茶
      普洱茶
      四川边茶
      白毫银针
      白牡丹
      贡眉
      毛茶,也称毛条,是鲜叶经初制后的产品,其品质特征已基本形成,可以饮用。 青茶、红茶及绿茶的原料茶都称为毛茶,并分别称做青毛茶、红毛茶、绿毛茶。
      本版文/记者 张珺 谢家乐


      4楼2014-08-20 16:42
      回复
        茶叶能吸收放射物质!专家公布喝茶养生方
         “柴米油盐酱醋茶”。如今,茶叶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早在4700多年前的神农时代,人们就发现新鲜茶叶可以解毒。此后,随着茶叶的广泛饮用,人们发现它不仅有益心血管健康,还能预防癌症,延缓衰老。不过,喝茶的好处远远不止这些,8月30日,美国“最好的”网站结合最新研究指出,喝茶又新增了六个好处。本期,《生命时报》采访多位权威专家,教您选茶、喝对茶。
          喝茶还有六大好处
          喝茶有益身心众所周知,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咖啡碱、脂多糖、多种维生素等能够起到保健和药理作用。
          提高肌肉耐力。研究发现,茶叶中含有一种名为“儿茶素”的抗氧化剂,可以增加身体燃烧脂肪的能力,改善肌肉耐力,有助于对抗疲劳,增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常喝绿茶,效果最为显著。
          抵抗紫外线。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质,用茶水洗脸能清除面部油腻,收敛毛孔,具有消毒、灭菌、抗皮肤老化的作用,还有助于减少日光中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是天然的“防晒霜”。
          保持身材。唐代《本草拾遗》中关于茶的论述就曾提到“久食令人瘦”,现代科学研究证实了这一点。茶叶中的咖啡碱能促进胃液分泌,帮助消化,增强人体对脂肪的分解能力。国外研究也表明,定期饮茶可以缩减腰围,降低身体质量指数(BMI),从而有助于预防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
          抵御辐射。国外研究表明,茶多酚及其氧化物可以吸收一些放射性物质,保护细胞不受辐射伤害,对于修复受损细胞也有帮助。临床研究显示,茶叶提取物可治疗肿瘤患者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引起的轻度放射病,治疗辐射导致的血细胞、白血球减少,效果很好。
          改善记忆力。茶多酚有助于大脑进行局部调节,改善记忆力,提高学习效率。国外研究证实,喝茶可以预防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老年认知障碍症。此外,咖啡碱能促使中枢神经兴奋,有提神、益思、清心的效果。
          提高骨密度。虽然茶叶中含有咖啡因成分,会促进钙随排尿流失,但含量极低。即便是咖啡因含量颇高的红茶,每杯也只有30~45毫克。其实,茶叶中含量更多的是有助于减少钙流失的物质,包括氟元素、植物雌激素类物质和钾元素。台湾研究发现,常喝茶的人骨密度较高,髋关节骨折机率更低。
          喝好茶要先学会选
          想通过喝茶养生,就必须对茶有所了解。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研究员江和源表示,每种茶的性质不同,一定要选适合自己的茶。此外,喝茶还讲究天时、地利。许多人一年四季都喝一种茶,这样也不对,因此要学会选茶。
          按体质选茶。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江用文表示,中国的茶分为绿茶、红茶、黄茶、白茶、青茶、黑茶六大类。六大茶类茶性不同,对人体的影响也不同。例如:绿茶性寒,适合体质偏热、胃火旺、精力充沛的人饮用,绿茶有很好的防辐射效果,非常适合常在电脑前工作的人。白茶性凉,适用人群和绿茶相似,但“绿茶的陈茶是草,白茶的陈茶是宝”,陈放的白茶有去邪扶正的功效。黄茶性寒,功效也跟绿茶大致相似。青茶(乌龙茶)性平,适宜人群最广。红茶性温,适合胃寒、手脚发凉、体弱、年龄偏大者饮用。黑茶(普洱茶)性温,能去油腻、解肉毒、降血脂,适当存放后再喝,口感和疗效更佳。
          按季节选茶。中国中医科学院杨力教授建议,春夏季节应多喝绿茶。春天适合喝信阳毛尖和碧螺春,这两种绿茶都有生发作用,可以缓解春困;夏天喝绿茶能清热解毒、降低血脂。秋天最该喝青茶,乌龙茶介于绿茶、红茶之间,茶性平和,而且不寒不温,非常适合秋天饮用,可以兴奋神经,使人神清气爽。黑茶冬天喝最适合,尤其是熟普洱茶,茶性温和,冬天饮用最为合适。杨力表示,冬天寒气重,是阳气闭藏的季节,熟普洱可以生热暖胃。另外,普洱茶还具有一定的控制体重的作用。用低热量的普洱茶,代替日常的甜饮料,可以控制热量摄入。
          茶要泡对、喝对才养生
          “想要喝好茶,除了会选,还要会泡、会喝。”多位专家共同支招,教您泡茶、喝茶的一些要领,助你喝得舒心。
          泡绿茶水温偏低。“泡茶要控制好茶水比例,不能太浓,淡茶益于养生。”江和源指出,冲泡绿茶时,水温以80℃为宜,2~3分钟就好,3克绿茶冲水150毫升,浓淡最适中。黄茶、白茶的冲泡方法与绿茶相似。而红茶最好用沸水冲,还要多泡一会,以5分钟为宜,有助于红茶内黄酮类保健物质的溶出,香气更浓,保健效果也更好。乌龙茶也喜欢沸水,泡茶用量相对较多,以紫砂壶为例,需要半壶茶半壶水,可冲泡5~6次。以普洱茶为代表的黑茶需要洗茶,第一次冲泡前,要用开水浸泡10秒,倒掉后再正式冲泡,这样做可以滤去杂质,让茶味更香醇。
          一天三杯茶最合适。杨力建议,人一天喝3杯茶最合适。第一杯是早茶,适合早饭后9点到10点饮用,可以起到提神、排毒、抗疲劳的作用,早茶最宜选花茶。第二杯是午茶,在午饭或午觉后的1点到3点饮用最好。午茶可以适当浓一些,绿茶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病毒等保健功能,最为合适。第三杯是晚茶,适合晚饭后6点到7点喝,红茶有降血脂、助消化的功效,是晚茶的最佳之选。
          饭后1小时再喝茶。喝绿茶时,最好现泡现喝,如果温度过高或时间过久,茶汤就会变黄,芳香也会挥发殆尽。杨力指出,即使现喝,也要等水温不烫后再喝。喝茶最好在餐后半小时至1小时后再喝。饭后直接喝茶,会妨碍人体对铁质和蛋白质的吸收。睡前也要少喝茶,以免失眠。最后,江用文提醒,喝茶后别嚼茶渣,可能含有微量的铅、镉等重金属元素以及不溶水性农药,有潜在风险。


        5楼2014-09-16 09:58
        回复
          国家茶产业研究院权威数据:茶业潜在消费量巨大
            茶叶中国9月22日讯  据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经济研究室样本调查数据表明:
            1、近10年来,中国年均消费茶叶年年增长,增长幅度5~8%;
            2、茶类偏好:绿茶55%,乌龙茶20%,花茶9%,黑茶8%,红茶6%;
            3、品类偏好:铁观音17.29%,龙井15.9%,普通绿茶12.97%,碧螺春11.4%,茉莉花茶9.06%,普洱7.6%,信阳毛尖7.49%,红茶5.41%.
            4、全国喝茶消费者合计4.68亿,占全部人口36%,其中城市消费人口2.54亿,农村2.14亿。潜在消费人群巨大;
            5、全国人均年消费量仅为0.95公斤左右。潜在消费量较大。
            6、48%的人茶叶投放次数每天只有一次,40%的人二次,如果人均按照2杯茶标准算,现有人群消费量可提高40%以上;
            7、个人收入每提高1%,茶叶消费量提高0.07%;
            8、因茶比其它饮料健康无副作用,许多年轻人已经转为饮茶,80、90后将成为茶消费主力军,倾向品牌茶消费。
            9、均价:自己喝208元/斤,办公招待264元/斤,馈赠亲友384元/斤,馈赠领导及贵宾804元/斤。
            10、96%的人表示,知道饮茶对健康的好处后会喝茶。(伍策小高)
          责任编辑:Magina


          6楼2014-09-22 16:17
          回复
            中国茶文化的形成简史

              茶文化从广义上讲,分茶的自然科学和茶的人文科学两方面,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茶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着重于茶的人文科学,主要指茶对精神和社会的功能。由于茶的自然科学已形成独立的体系,因而,现在常讲的茶文化偏重于人文科学。
              一、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1、三国以前的茶文化启蒙
              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东汉华佗《食经》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西汉以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荼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三国魏代《广雅》中已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
              2、晋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
              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
              3、唐代茶文化的形成
              780年陆羽著《茶经》,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其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以后又出现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等。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禅教的兴起有关,因茶有提神益思,生精止渴功能,故寺庙崇尚饮茶,在寺院周围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专呈茶事活动。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人茶道。
              4、宋代茶文化的兴盛
              宋代茶业已有很大发展,推动了茶叶文化的发展,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有官员组成的“汤社”、佛教徒的“千人社”等。宋太祖赵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宫庭中设立茶事机关,宫廷用茶已分等级。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还赐给国外使节。至于下层社会,茶文化更是生机活泼,有人迁徙,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民间斗茶风起,带来了采制烹点的一系列变化。
              5、明、清茶文化的普及
              此时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徵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茶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到清朝茶叶出口已成一种正式行业,茶书、茶事、茶诗不计其数。
              6、现代茶文化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茶叶从1949的年产7500T发展到1998年的60余万T。茶物质财富的大量增加为我国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个以宏扬茶文化为宗旨的社会团体--“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陆羽茶文化研究会”,1990年“中国茶人联谊会”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在湖洲成立,1991年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杭州西湖乡正式开放。1998年中国国际和平茶文化交流馆建成。随着茶文化的兴起,各地茶艺馆越办越多。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已开到第五界,吸引了日、韩、美、斯及港台地区纷纷参加。各省各市及主产茶县份份主办“茶叶节”,如福建武夷市的岩茶节、云南的普洱茶节,浙江新昌、泰顺、湖北英山、河南信阳的茶叶节不胜枚举。都以茶为载体,促进全面的经济贸易发展。


            7楼2014-10-13 21:16
            回复
              喝茶新添六大好处
              随着茶叶的广泛饮用,人们发现它不仅有益心血管健康,还能预防癌症,延缓衰老。美国“最好的”网站结合多项研究指出,喝茶又新增了六个好处。
                
                网络配图
                随着茶叶的广泛饮用,人们发现它不仅有益心血管健康,还能预防癌症,延缓衰老。美国“最好的”网站结合多项研究指出,喝茶又新增了六个好处。
                喝茶有益身心众所周知,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咖啡碱、脂多糖、多种维生素等能够起到保健和药理作用。
                提高肌肉耐力研究发现,茶叶中含有一种名为“儿茶素”的抗氧化剂,可以增加身体燃烧脂肪的能力,改善肌肉耐力,有助于对抗疲劳,增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常喝绿茶,效果最为显著。
                抵抗紫外线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质,用茶水洗脸能清除面部油腻,收敛毛孔,具有消毒、灭菌、抗皮肤老化的作用,还有助于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是天然的“防晒霜”。
                保持身材茶叶中的咖啡碱能促进胃液分泌,帮助消化,增强人体对脂肪的分解能力。国外研究也表明,定期饮茶可以缩减腰围,降低身体质量指数(BMI),有助预防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
                抵御辐射国外的研究表明,茶多酚及其氧化物可以吸收一些放射物质,保护细胞不受辐射伤害,对于修复受损细胞也有帮助。
                改善记忆力茶多酚有助于大脑进行局部调节,改善记忆力,提高学习效率。国外研究证实,喝茶可以预防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老年认知障碍症。
                提高骨密度虽然茶叶中含有咖啡因成分,会促进钙随排尿流失,但含量极低。即便是咖啡因含量颇高的红茶,每杯中也只含有30mg~45mg。其实,茶叶中含量更多的是有助于减少钙流失的物质,包括氟元素、植物雌激素类物质和钾元素。
                喝好茶要先学会选,想通过喝茶养生,就必须对茶有所了解。每种茶的性质不同,一定要选适合自己的茶。此外,喝茶还讲究天时、地利。许多人一年四季都喝一种茶,这样也不对,因此要学会选茶。
                按体质选茶中国的茶分为绿茶、红茶、黄茶、白茶、青茶、黑茶六大类。六大茶类茶性不同,对人体的影响也不同。例如绿茶性寒、适合体质偏热、胃火旺、精力充沛的人饮用,绿茶有很好的防辐射效果,非常适合常在电脑前工作的人;白茶性凉,适用人群和绿茶相似,但“绿茶的陈茶是草,白茶的陈茶是宝”,陈放的白茶有去邪扶正的功效。青茶(乌龙茶)性平,适宜人群最广。
                按季节选茶专家建议,春夏季节应多喝绿茶。春天适合喝信阳毛尖和碧螺春,这两种绿茶都有生发作用,可以缓解春困;夏天喝绿茶能清热解毒、降低血脂。秋天最该喝青茶,乌龙茶介于绿茶、红茶之间,茶性平和,且不寒不温,非常适合秋天饮用,可以兴奋神经,使人神清气爽。黑茶冬天喝最适合,尤其是熟普洱茶,茶性温和,冬天饮用最为合适。冬天寒气重,是阳气闭藏的季节,熟普洱可生热暖胃。


              8楼2014-10-13 21:19
              回复
                近日,细心的市民发现,靖江大街小巷中出现了很多古色古香的茶庄,精致的中式装潢,古朴的茶海上摆放着成套茶具,多宝阁上排列着各种与茶有关的饰品,与其说是销售茶叶的,反而更像私人茶文化沙龙。 记者走访靖江多家茶庄发现,如今靖江市很多茶商悄然转型,纷纷以茶文
                  近日,细心的市民发现,靖江大街小巷中出现了很多古色古香的茶庄,精致的中式装潢,古朴的茶海上摆放着成套茶具,多宝阁上排列着各种与茶有关的饰品,与其说是销售茶叶的,反而更像私人茶文化沙龙。
                  记者走访靖江多家茶庄发现,如今靖江市很多茶商悄然转型,纷纷以茶文化推动茶叶的销售。
                  经营的是文化
                  走进位于人民路旁的一家茶馆内,记者看到茶馆的茶艺师徐女士正在向客人展示茶艺。古朴的茶桌上放置着各式精致的紫陶茶储、茶洗、铁壶等器皿,与旁边精心伺弄的花草相映成美。徐女士说:“要想突破茶行业发展的瓶颈,就要不断探索新的营销模式,通过借助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提供各种增值服务,能够有效推动茶叶销售。”
                  徐女士说,喝茶有两种境界:一种就是物质层面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有一种是精神层面的琴棋书画诗酒茶。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市民饮茶逐渐由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茶道的最高境界,是人们在品茗时抛开杂念,修炼内心,达到清、敬、和、美。
                  “茶叶专卖店不能单单卖茶叶,还要经营茶文化。随着生活品位提高,人们在喝茶时有了许多养生、茶道等方面的需求。”在人民南路上,一家新开的茶庄以销售大红袍等红茶为主,但整个店面都摆置成茶馆的格局,以方便客人坐在店里小憩、品茶。店堂里还陈列了很多店主自己收藏的各式茶具和字画。店主韩先生说,茶文化的注入,可使茶叶店找到新的市场定位,拓展新的价值空间。如今,更多地挖掘茶文化内涵,提升茶叶的附加值,已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
                  “最近城区新开了不少茶馆,供客人品茗、赏茶艺,这种对茶文化的坚守虽然难,但是长远来看,前景会更广。我们要让越来越多市民学习茶叶养生知识,认识茶道,欣赏茶艺,从而爱上喝茶。”徐女士说。
                  茶商主推“百姓茶”
                  当下正是喝秋茶的季节。秋茶由于质量稳定、茶品好而成为不少茶友喝茶的首选。目前市场上的秋茶种类繁多,主要分为绿茶、红茶、黑茶、青茶、黄茶、白茶等六大种类。“比较名贵的绿茶有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信阳毛尖等,而红茶主要就是祁红、滇红和英红,最常见的黑茶是普洱茶,另外像武夷岩茶、铁观音、乌龙茶等都属于青茶……”韩先生向记者介绍道。记者在各大茶行经过询问得知,各类低、中、高档茶叶价格从十几元到上千元不等。
                  “现在老百姓平常喝的中低档茶叶比较好卖,每斤价格多在几十元,如今我们也很少收高档茶叶,因为市场热度不高。”位于中天城市花园门口一家茶行的刘军华坦言,自从限制“三公”消费之后,高档茶叶的市场行情不容乐观,正面临着重新洗牌的境遇。
                  经常与朋友到茶庄喝茶聊天的市民宋先生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作为中坚消费层的普通老百姓,其实更看重的是茶叶品质。茶商更多地是应该走平民化路线,增加中档茶叶的比重,回归茶叶其本身价值,只有做出老百姓消费得起的好茶,这个行业才能健康发展。”
                  消费群体年轻化
                  随着消费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喝茶,愿意接触中国传统茶文化,茶叶消费群体正向年轻化发展。“我非常享受沏茶的时光,茶叶的渐浮渐沉是一段生活的感悟。”市民任女士因为从小受到父亲每天饮茶习惯的影响,从此对茶文化情有独钟。
                  “这个宁夏红枸杞多少钱一包?”“把那罐杭白菊拿给我看看!”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许多市民在选购茶叶时很注重其功能性,具有养颜、明目甚至是减肥等功效的保健茶备受年轻人尤其是时尚女性的青睐。
                  有关业内人士称,年轻人是茶行业的潜在消费者,也是这个市场上最活跃的群体。在茶消费趋势中,传统茶叶的区域性消费习惯正在慢慢分解,取而代之的是科技含量更为加重的现代茶叶消费趋势,功能性保健茶因为具有较高的附加值而成为现阶段茶叶消费市场的新宠。


                9楼2014-11-05 21:11
                回复
                  人生没有那么多如果,有的只是缘分。

                  茶说,这一生就是在相逢,相逢在这一天,你恰好来,我恰好在。

                  这里,只是天涯的一角,水也恰当,茶刚好。你来,从一个不相识,仿如江湖的陌生中来。

                  只是,茶说,这一切早有安排,前世的缘分,拿起茶杯就好。在这一杯里,有无限的前因,浅啜即可,不必深究。

                  茶说,这一生就是在相遇,无论是在寒冬还是春秋,我在泡茶,你来喝茶。

                  而你,坐在我面前,从茫茫人海中走来。我能做的,是为你泡一杯茶。

                  读经声自天空中传下,一念间,我寻遍梦里。茶说,相逢何必曾相识…

                  无论如何,但愿那时,我们相遇,在恰当的时机。

                  恰好你青春年少,恰好我芳华正好。

                  恰好你来,恰好我在。


                  10楼2015-04-22 11:54
                  回复
                    品茶,是一种宁静,更是一种顿悟!
                    当信阳毛尖沉入杯底的一刹那,似春笋出土、生机盎然。杯中清澈明亮,青翠鲜丽,令人心旷神怡!每每揭开紫砂杯盖的那一刻,缕缕清香便悠然升起,在房间里轻轻弥漫,满室生香,三日不绝!做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那些经历过沉浮的人,平平静静地生活,总是浮在上面,就很难释放出生命的潜能和体内所有的清香。而那些经历过宦海沉浮、大起大落、饱经沧桑之人,便会释放出他们生命的潜能和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品茶,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执着!
                    年轻时,我们风华正茂、意气风发、踌躇满志,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韧劲与执着,敢做敢言敢当敢为,无忧无虑无知无畏,经历过无数次的挫折和坎坷之后,我们才知道生活的真谛。如今的我们艰辛地打拼、苦心地经营,终于有了自己温馨的小家,也有了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最后也终于明白了,其实人生亦如这信阳毛尖,应该懂得珍惜,懂得回味。那是因为我们曾经努力过、拼搏过、奋斗过、执着过、追求过,才有了今日的拥有。人生无论处在哪个阶段、什么年龄,哪怕是耄耋之年,还应持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鸿鹄之志!因为人生的价值在于执着地追求、无悔地奉献!
                    品茶,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陶醉!
                    一切随缘,只求舒心。在尝尽人生的酸甜苦辣之后,品味一杯醇香的信阳毛尖时,我们的内心就会沉稳而淡定、宁静而安详!人生其实是很美的,就像这杯香酽无比、青翠欲滴的信阳毛尖,需要我们慢慢地去品味,去思量,才能品味出人生岁月中那先苦涩后甘甜的温馨味道来。人生亦如此,我们在经历着生命中的一切考验,同时也在享受着这一过程。人生本来就是一部充满着机遇与挑战、激情与碰撞、汗水与付出、快乐与温馨的成长史,我们每个人都应充分享受这一人生如诗、生活如歌的美好历程,享受这丰盈、充实的美丽人生。人生美丽,重在过程。过程在品,品茶、品人生,因为人生如茶,茶如人生!
                    品茶,是一种寄托,更是一种超越!
                    就让信阳毛尖净化我们的心灵,超越我们的思想,开启我们的智慧,启迪我们的人生!


                    11楼2015-07-20 16:25
                    回复